劉小兵
都說父愛如山,名人大師們的父親和普通人的父親一樣,對自己的兒女都傾注了濃濃的關心和關愛。
錢鐘書的父親錢基博是一個儒家學者,對兒子管教極嚴。1927年暑假,在清華任教的錢基博回家考察錢鐘書功課,誰知錢鐘書寫的文章不文不白,用字庸俗,父親氣得把他痛打一頓。這次痛打激發(fā)了錢鐘書發(fā)憤讀書的志氣,不過一兩年時間便判若兩人,常為父親捉刀寫文章。
1929年錢鐘書考上清華,父親在信上告誡錢鐘書,立身正大、待人忠恕比名聲大、地位高更加重要,并說:“勿以才華超絕時賢為喜,而以學養(yǎng)不及古圣賢人為愧?!弊龈赣H的一片拳拳之心躍然紙上。
沈從文少年時是逃學的頑童。父親不能容忍他的逃學,父親希望他有大出息。當父親看到沈從文逃學時,有一次竟怒吼著要砍掉沈從文的手指。正是在父親的嚴厲管教下,沈從文一改頑童習氣,專心向學。此后,這個湘西孩子不負父望,從邊城走向了世界。他用恣意汪洋的大筆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清純、靈動、讓人無比神往的湘西世界。
鄭淵潔的父親是某軍校的一名哲學教員,父親從來沒有打罵過鄭淵潔,如果他犯了錯,父親懲罰他的方式永遠是寫檢查。鄭淵潔讀到小學四年級時,遭遇“文革”,自此中斷學業(yè),跟隨父親來到河南農村五七干校。在干校子弟學校,鄭淵潔因為將老師出的作文題目《早起的鳥有蟲子吃》改寫為《早起的蟲子被鳥吃》,被學校開除。鄭淵潔的父親沒有因此對鄭淵潔放任不管,而是在家親自教鄭淵潔。
靠著父親的傳授和刻苦自學,鄭淵潔走向了文壇,并成為當代著名童話大師。功成名就的鄭淵潔想起當年父親的教育,念念不忘地說:“父親的身教,比要求孩子考一百分管用。”
(旺旺摘自《江門日報》2015年6月21日,圖/浩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