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海口市人民醫(yī)院超聲影像科,海南 ??凇?70208)
?
剪切波彈性成像聯(lián)合核磁共振成像檢測在前列腺良惡性病變鑒別診斷中的價值
李娜(海口市人民醫(yī)院超聲影像科,海南???70208)
〔摘要〕目的探討剪切波彈性成像(SWEI)聯(lián)合核磁共振成像(MRI)檢測在前列腺良惡性病變鑒別診斷中的價值。方法選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該院確診治療的前列腺病變患者136例,均給予SWEI,MRI及兩者聯(lián)合檢測,統(tǒng)計分析所有患者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診斷準確情況,以及SWEI平均、最大楊氏模量值和MRI各向異性值(FA)、平均表觀彌散系數(shù)(ADC),應(yīng)用ROC曲線分析SWEI、MRI對前列腺良惡性病變的診斷價值。結(jié)果SWEI聯(lián)合MRI檢測對Pca、BPH診斷準確率最高,MRI檢測準確率次之,SWEI檢測準確率最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 05); BPH患者平均、最大楊氏模量值、FA明顯低于Pca患者,BPH患者ADC明顯高于Pca患者(P<0. 05); ROC曲線分析結(jié)果顯示,SWEI診斷Pca的敏感度為69. 86%,特異度為73. 24%,準確度為75. 74%,MRI診斷Pca的敏感度為72. 86%,特異度為78. 69%,準確度為82. 35%,SWEI聯(lián)合MRI診斷Pca的敏感度為83. 58%,特異度為87. 59%,準確度為92. 65%。結(jié)論SWEI聯(lián)合MRI檢測可有效提高對前列腺良惡性病變鑒別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有助于提高對Pca的檢出率,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關(guān)鍵詞〕剪切波彈性成像;核磁共振成像;前列腺病變;診斷
前列腺癌(Pca)是最常見的一種上皮性惡性腫瘤,好發(fā)于老年男性群體,可致使患者前列腺發(fā)生嚴重的病變,導(dǎo)致排尿困難、尿痛等癥狀的發(fā)生,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1〕。但由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臨床癥狀與Pca極為相似,而治療方法和預(yù)后卻存在本質(zhì)上的差異,因此早期對前列腺良惡性病變進行診斷和鑒別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dǎo)意義〔2〕。目前,Pca的篩查主要有徑直腸超聲、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等手段,可有效檢出前列腺良、惡性病變的位置、形態(tài)、大小及信號改變等,但這些手段具有費用昂貴、特異性、靈敏性欠佳等不足〔3〕。對此,為了進一步提高Pca、BPH篩查的準確性、臨床檢測的可行性,我院通過給予前列腺良惡性病變患者剪切波彈性成像(SWEI)聯(lián)合核磁共振成像(MRI)檢測,以探討其對前列腺疾病的鑒別診斷價值。
1. 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確診治療的前列腺病變患者136例,年齡61~78〔平均(68. 59±7. 29)〕歲,PSA濃度1. 63~232. 46 ng/L,平均(76. 29±36. 47)ng/L。納入標準〔4〕:①PSA濃度均有明顯升高,升高值>10 ng/L;②年齡>55歲;③有明顯尿頻、尿急等前列腺病變癥狀;④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經(jīng)醫(yī)藥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排除標準〔5〕:①伴有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性疾病;②有穿刺活檢、SWEI和MRI檢測禁忌證;③未取得所有檢測、活檢所需實驗數(shù)據(jù);④拒絕或中途終止參與本次研究。
1. 2方法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體位、檢測配合指導(dǎo)等檢測準備,SWEI,MRI及兩者聯(lián)合檢測,檢測后進行穿刺活檢進行病理診斷。
1. 2. 1 SWEI檢測所有患者準備完成后先通過SuperSonic ImagineAixPlorer實時SWEI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4~15 MHz)進行常規(guī)超聲檢測記錄前列腺病變的聲像圖特征和位置,再切換至彈性成像模式通過平緩移動探頭、不施壓等方式對前列腺進行檢測,同時叮囑患者停止呼吸,依據(jù):儀器的測量取樣框選取感興趣區(qū)并測量彈性模量值,重復(fù)3次定位測量,靜置探頭直至圖像清晰并進行定幀、儲存〔6〕。
1. 2. 2 MRI檢測所有患者準備完成后通過GE 3. 0T磁共振掃描儀(平掃:軸位快速自旋回波T1WI: TR 500 ms,TE 14 ms,層厚3 mm,層距0 mm,激勵次數(shù)(NEX)2,F(xiàn)OV 24 cm×24 cm,矩陣256×192;軸位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 TR 3 500~4 000 ms,TE 85 ms,層厚3 mm,層距0 mm,NEX4,回波鏈19,F(xiàn)OV 24 cm×24 cm,矩陣320×256對前列腺和精囊范圍內(nèi)進行平面回波DTI掃描,擴散敏感梯度方向取15個,擴散敏感系數(shù)b取0 s/mm2、500 s/mm2,掃描范圍為20層〔7〕。
1. 2. 3穿刺活檢所有患者準備完成后在超聲檢測引導(dǎo)下通過自動活檢穿刺槍配合18 G穿刺針對前列腺進行穿刺,按照常規(guī)12針法進行,B超橫斷面左、右側(cè)葉內(nèi)、中、外帶各2針,結(jié)合SWEI檢測和MRS掃描提示的可疑病灶及偏硬區(qū)進行靶向穿刺活檢,每個可疑病灶或偏硬區(qū)加穿刺2~3針。穿刺所得標本置于裝有10%甲醛溶液的玻璃器皿中固定,并對標本進行常規(guī)病理檢查〔8〕。
1. 3觀察指標Pca和BPH診斷準確情況以及SWEI平均、最大楊氏模量值和MRI各向異性值(FA)、平均表觀彌散系數(shù)(ADC),所有影像片及其數(shù)據(jù)均由2名經(jīng)驗豐富閱片醫(yī)師采用雙盲法進行閱片、讀取,意見不一時由另外1名同等資格參與評定,最終結(jié)果遵從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原則進行判定。
1. 4統(tǒng)計學(xué)方法應(yīng)用SPSS15. 0軟件進行χ2檢驗、t檢驗、F檢驗及ROC曲線分析。
2. 1 SWEI、MRI及其聯(lián)合檢測對Pca、BPH診斷情況對比136例患者均經(jīng)前列腺穿刺取樣成功,經(jīng)病理證實57例為Pca,79例證實為BPH,SWEI聯(lián)合MRI檢測對Pca、BPH診斷準確率最高(92. 98%,92. 41%),MRI檢測準確率次之(80. 70%,83. 54%),SWEI檢測準確率最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 05)。見圖1。
圖1 前列腺病變患者的SWEI、MRI
2. 2 Pca、BPH患者SWEI平均、最大楊氏模量值和MRI的FA、ADC對比BPH患者平均、最大楊氏模量值〔(38. 69± 7. 69)kPa,(56. 39±10. 52)kPa〕、FA(0. 273±0. 086)明顯低于Pca患者〔(51. 27±9. 25)kPa,(69. 87±12. 39)kPa,0. 469± 0. 103〕,BPH患者ADC(1. 326±0. 157)明顯高于PCa患者(0. 759±0. 132)(P<0. 05)。
2. 3 SWEI、MRI及兩者聯(lián)合診斷前列腺良惡性病變的ROC分析圖2可見,SWEI診斷Pca的敏感度為69. 86%,特異度為73. 24%,準確度為75. 74%,MRI診斷Pca的敏感度為72. 86%,特異度為78. 69%,準確度為82. 35%,SWEI聯(lián)合MRI診斷Pca的敏感度為83. 58%,特異度為87. 59%,準確度為92. 65%。
圖2 SWEI、MRI及兩者聯(lián)合診斷前列腺良惡性病變的ROC分析
Pca和BPH均屬于嚴重威脅老年男性健康的前列腺疾病,二者臨床癥狀較為相似,均主要表現(xiàn)為下尿路梗阻加重、排尿困難等癥狀,但Pca和BPH的臨床治療具有顯著的本質(zhì)性差異,因此早期鑒別診斷前列腺良惡性病變對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dǎo)意義〔9〕。SWEI是新型超聲彈性成像,通過超聲檢測組織內(nèi)部剪切波波速可快速、準確取得組織的彈性模量分布,對疾病的檢測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及重復(fù)性〔10〕。MRI作為一種高空間分辨率、高對比度和高幀率的成像技術(shù),可多方位、立體觀察病變組織,被廣泛應(yīng)用于各種疾病的臨床檢測中,同時被認為是前列腺疾病較為理想的非創(chuàng)傷性檢測方法〔11〕。
在對前列腺病變檢測過程中,SWEI作為一種新的技術(shù)手段,通過對組織施加一個外部或內(nèi)部的動態(tài)或靜態(tài)或準靜態(tài)的激勵,在彈性力學(xué)、生物力學(xué)等物理規(guī)律作用下,引起組織的響應(yīng),使如位移、應(yīng)變、速度等分布產(chǎn)生特定的差異,此差異通過物體彈性模量的轉(zhuǎn)換可得出應(yīng)力與應(yīng)變的比值(即楊氏模量),而在物體彈性限度內(nèi),此比值大小可有效反映組織彈性的大小,即楊氏模量值越大,組織越硬。MRI則通過彌散梯度脈沖方向改變,使彌散值發(fā)生波動對水分子進行標記,同時描繪水分子彌散情況,在彌散加權(quán)成像基礎(chǔ)上施加多個非線性方向的梯度磁場即可得前列腺的MRI成像,并通過觀察FA、ADC值對組織進行評估。FA值表示水分子各向異性成分占整個擴散張量的比例,可有效反映水分子的各向異性程度,ADC值反映組織中水分子移動的自由度和擴散程度,組織的細胞密度,組織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0-5892-03;
doi:10. 3969/j. issn. 1005-9202. 2015. 20. 106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R73
第一作者:李娜(1973-),女,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超聲影像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