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女
摘 要: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提出了全新的課程理念,信息技術課堂不再是單純的操作技術課,而要更多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精神需求。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從學生的情感因素出發(fā),及時滲透情感教育,讓課堂充滿濃厚的人文關懷與生命色彩,才能更好地展現(xiàn)學生多彩的內心世界。從關注學生內心情感、關注生命與尊嚴的高度來審視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的神奇魅力,熱愛學習信息技術,使信息技術成為一個現(xiàn)代人必須具備的技術之一。
關鍵詞:情感;信息技術;情感教學;情感實施
現(xiàn)代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變革使得許多教學論專家認為教學過程不僅是認知的過程,更是情感交流的過程?!读x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情感目標,同時新課程標準在評價中也提出:“既要評價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水平,更要評價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情感和態(tài)度?!?/p>
情感,是主體對客體事物是否滿足自己需要時所持的態(tài)度體驗。情感教學是指教師運用一定的教學手段,通過激發(fā)、調動和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促進教學活動積極化的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合理調節(jié)和充分利用情感,努力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這一情感教學的要求,體現(xiàn)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本人根據(jù)教學實踐和教學效果的反思,淺談以下幾點教學體會。
一、信息技術學習情感研究的意義
美國心理學家之父威廉·詹姆士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沒有受到情感激勵的人,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當他受到情感激勵時,其能力可以發(fā)揮到80%~90%,也就是說,同樣一個人在通過充分情感激勵后,所發(fā)揮的能力相當于激勵前的3~4倍。在教學實踐中,體現(xiàn)最明顯的就是在高二的《算法與程序設計》的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效果兩極分化極其明顯。有的學生對visual basic編程興趣濃厚,會有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而有些學生,對此毫無興趣,學習態(tài)度消極,信心變弱。
二、新課程理念下信息技術學習情感的內涵
“信息素養(yǎng)”一詞的出現(xiàn),表明信息技術課程將不再是單純的操作技術課,而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情感、文化和精神需求。
1.自身情感激發(f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需求則是最大的原動力。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活需要,讓學生感受信息技術對表達自身情感和思想的意義與價值,激發(fā)學生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的熱情。例如,在母親節(jié)或父親節(jié),學生可以自己制作《母親節(jié)賀卡》或利用Photoshop來處理一張母親或父親的舊照片,使其更加鮮活生動。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對母親的情感表達,又可以實現(xiàn)自身能力的價值體現(xiàn)。
2.社會文化熏陶
社會文化教育對學生情感的熏陶有著重要的作用和積極意義。因此,學校應積極提倡學生接受社會文化教育,通過各種途徑讓學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比如,2015年閱兵抗戰(zhàn)紀念大會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我國首次實現(xiàn)電視空中直播,乘客首次能在飛機上觀看閱兵直播,央視以及各地門戶網(wǎng)站都會進行全程視頻直播,沒電視機也能在線觀看,這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在社會大環(huán)境影響下,帶有學生自身成長環(huán)境文化烙印的內容非常容易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共鳴。學生更容易接受,在制作作品過程中更容易形成積極、健康的信息技術使用意識。
3.精神文明培養(yǎng)
信息技術課堂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文明傳播途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每位學生的成長都融入了精神文明的培養(yǎng)。
三、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上情感教育的實施探究
1.培養(yǎng)師生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創(chuàng)設人際情景
熱愛學生是培養(yǎng)師生情感的前提條件。多年的教學實踐讓我體會到:親切和藹的教學語言,會使學生感到可親可敬,心理上容易接受;鼓動人心和抑揚頓挫的教學語言,會煽動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共鳴。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堂信息課。如果第一堂課,教師給學生的印象是可親而友好的、令人尊敬和佩服的,學生會因為喜歡老師而喜歡這一科的學習,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體驗,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活動中形成自主意識,培養(yǎng)他們熱愛信息技術的情感。比如今年的教師節(jié),我把主題活動所涉及的圖片、文字、視頻等資料提供給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制作電子板報,以此來慶賀和紀念教師節(jié)。
3.小組合作,豐富學生的情感價值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通過合作共同完成一些較為復雜的設計任務。比如在講解FrontPage網(wǎng)頁制作時,因為涉及的計算機知識范圍廣,且制作過程復雜,如果讓一個學生來制作較為精美的網(wǎng)頁或網(wǎng)站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完成。此時,就可以把具有不同特長的學生進行分工合作,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發(fā)揮了各人的特長,還體驗了合作的樂趣,有效地豐富了大家的情感價值。
4.面向個別學生進行情感交流,進行個性化教學
實踐證明,教師客觀對待學生的個別差異,有針對性地加強與個別學生的情感交流,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每個班都會有幾個比較調皮的學生,表現(xiàn)為對課堂教學的內容不關心,希望教師給他們更多的自由。這些調皮的學生通常計算機操作比較熟練。與這些學生交流時,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以成就感,比如,讓他給大家演示操作步驟,小組合作時讓他當組長,把他的長處展現(xiàn)在其他學生面前等。另外,還可以對他們提一些更高難度的要求,參加電腦動畫制作、網(wǎng)頁制作比賽,引導他們把聰明用到學習信息技術知識上。
有的學生其他課程學得很好,但由于平時很少接觸計算機,所以在操作方面跟不上其他學生。這類學生會覺得信息技術高深莫測、難以駕馭,從而產(chǎn)生畏懼心理。對于這類學生,一定要熱心地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同時適當降低對他們的要求。
5.合理利用評價機制,充分激勵學生
激勵性的評價是提高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必須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質量進行評價。教師的評價可以通過班與班之間的對比及學生對教師的認可程度、調查報告等形式來完成。我在教學中第一學期給學生布置個人主頁,讓他們在期末前提交到INTERNET上,各班級同學間互相展示,并在學生間進行討論和評價,作為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指標,作為一種督促和激勵手段。另外,還可以舉行各種形式的制作比賽等,通過這些比賽展示,讓學生互相交流,展現(xiàn)自我。
教學的精彩在課堂,教師要充分利用“情感”這條無形的線,把關注學生內心情感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用人性的光芒來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愿意學習、學會學習,并成為自主的學習者,這是新課程追求的教育目標,也是新時期信息技術教學的最高追求。
參考文獻:
[1]楊琳.論教師教學情感對課堂教學的積極影響[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02).
[2]李藝,李冬梅.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繼承與創(chuàng)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尹曄莉.淺談情感教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0(13).
[4]曹海華.注重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情感體驗[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8(12).
[5]田陸萍.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構建多維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7(12).
[6]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02.
[7]石鷗,侯靜敏.在過程中體驗:從新課程改革關注情感體驗價值談起[J].課程·教材·教法,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