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朝勇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4-0125-02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推進,音樂學科不再是以往教師們眼中的“豆芽”學科了,隨之,音樂教學也倍受關注。然而,音樂教學讓許多教師感到困惑,尤其是小學音樂教學,幾乎一潭死水。音樂課上,教師不知所措,一些教師無外乎就是教學生唱幾首歌,但是,泛泛的教唱,學生會厭煩,唱得受不了,不唱時就沒事可干,如果一節(jié)課都教唱,連教師也會受不了;再說,這樣的音樂課根本就提高不了學生的音樂素質(zhì),究竟如何是好呢?今年,我接任了五年級的音樂教學工作,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了一道亮光,覺得音樂教學應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音樂課要讓學生感興趣
由于地域條件的影響,鄉(xiāng)村學生大都對音樂不感興趣,更談不上懂樂理知識了,學生們唱歌總是黃腔黃調(diào),教唱歌他們還不愛唱呢!交談中,得知他們之前的音樂課,有的教師就教唱幾首歌,有的教師走進教室就讓他們作業(yè)或自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學生對音樂感興趣,就得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音樂課上,我先給學生輕唱一首歌,給學生講解音樂的好處,生活中沒有音樂就如同大地沒有陽光,一部分學生洗耳恭聽,一部分仍然無動于衷。接著,我用豎笛吹奏了《揚鞭催馬運糧忙》這支曲子,吹完后,教室里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都搶著說:老師,教我們吹豎笛吧!我欣然一笑,知道學生們興趣來了,我因勢誘導,借此話題,給學生們講:燈籠是張紙,奪破不值錢;要想學吹豎笛并不難,萬丈高樓平地起,還得從基本的簡譜學起,要想學簡譜,就得學會“1、2、3、4、5、6、7”這幾個基本的唱名音,只要大家有信心,我保證教你們能吹豎笛。接下來我就從簡單的樂理講起,學生們都聽得很出神,有的學生還做了筆記,下課鈴響了,學生們感覺時間過得真快,不約而同的說:“就下課了啊!”我暗自高興,這節(jié)課為以后的音樂課拉開了序幕。
二、音樂課要讓學生有事干
在音樂課上,我采取“講—教—練—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先給學生講解有關樂理、唱歌的藝術,接著教學生唱,學生現(xiàn)學現(xiàn)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唱一會,學生練唱一會,最后是評的過程,教師抽學生唱,讓學生互評,教師再點評,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取長補短,音樂水平得以提升,這樣,使學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鐘內(nèi)忙得不亦樂乎,再也不會閑著沒事干了。
三、音樂課要多借助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鄉(xiāng)村學生并不是沒有音樂細胞,而是他們見到的太少,對于樂器類是可望而不可接,只得利用教學具讓學生直觀體驗。在教學具的制作的制作上,還得讓學生也動起手來,制作的教學具要講究美觀、精致,要求學生把美術與樂器教學具的制作融為一體。我在教學生練習豎笛指法時,讓學生用竹子自制一支豎笛,音樂課上,學生們拿著自制的豎笛,鼓著腮幫,津津有味的練起豎笛指法來。不到兩周時間,大部分學生指法都會了,有幾個學生還能吹奏簡單的曲子,通過學生實際操作訓練,效果甚佳。
總之,學生音樂素質(zhì)的提高,需要教師的努力,有人說:“沒有落后的學生,只有落后的教師。”只要音樂教師們潛心的專研,鄉(xiāng)村小學的音樂教學也會有所起色,學生的音樂素質(zhì)才會真正提高!
(責任編輯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