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廣華
(昆明市東川區(qū)銅都鎮(zhèn)街道辦獸醫(yī)中心,云南 昆明 654100)
禽業(yè)科技
雛鵝飼養(yǎng)過“五關”
丁廣華
(昆明市東川區(qū)銅都鎮(zhèn)街道辦獸醫(yī)中心,云南 昆明 654100)
雛鵝指孵化出殼后至4周齡的小鵝,這一階段的飼養(yǎng)稱為育雛期。這個時段雛鵝具有體溫調節(jié)能力差,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與抵抗力較弱,消化道容積小,消化能力較弱,體溫高,呼吸快,新陳代謝旺盛等諸多生理特性。因此,雛鵝的培育是養(yǎng)鵝生產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關系到整個養(yǎng)殖生產的成敗。筆者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雛鵝飼養(yǎng)的五個原則或五關,供大家參考。
昆明市東川區(qū)氣候條件優(yōu)越,夏酷暑少,冬無嚴寒,育雛的方法可因地制宜,不必盲目照搬外地經驗,關鍵在保證育雛舍內溫度。雛鵝的保溫形式分為人工保溫和自溫育雛兩種,參考溫度為:出殼1~5d、室內28~27℃,6~10d、26~25℃,11~15d、24~22℃,16~20d、22~18℃。20d左右應根據氣候的變化適時脫溫。
雛鵝飼養(yǎng)要注意“三開”,即開水、開食和開青。第一次喂水叫“開水”,第一次喂食叫“開食”,第一次喂青叫“開青”?!叭_”時間的早晚和效果好壞對雛鵝以后的生長發(fā)育有很大影響。出殼1~3d,一定要使雛鵝學會飲水和吃食,開食越早越好,一般應在雛鵝毛干后能站立行動時就可開食。蛋黃吸收良好的雛鵝在出殼后12~16h就有采食行為,這時便可以調教喂食。開食過晚往往會有一部分雛鵝不會采食、飲水而死亡,即使蛋黃吸收不好的大肚皮雛鵝,也應該在24h內“三開”。這樣,可促進蛋黃吸收和胎便排出體外?!叭_”的方法是:先開水,先讓雛鵝開水,又叫“潮口”,把盛有清潔飲水的水盆放在圍欄的角落,把部分雛鵝的嘴多次按人水盆中飲水,只要有個別的雛鵝在水盆中飲水,其它雛鵝就會仿效跟著飲水。雛鵝會飲水后就可以開食、開青,飼養(yǎng)人員可將切成細絲的綠菜葉放在手上晃動吸引雛鵝,也可以均勻地撒在草席或塑料布上,還可以將少量的菜葉撒在雛鵝身上,或者將半熟的米粒、碎玉米摻水后與切碎的菜絲混合撒在塑料布上,并用手輕輕地拍打草席或塑料布,引誘和訓練雛鵝采食,2~3d后逐步改用飼料槽喂食。
潮濕對雛鵝影響很大,潮濕環(huán)境是育雛的大敵。一般高濕低溫時,雛鵝容易感冒和下痢;高濕高溫時會因悶熱而造成代謝與食欲下降,抵抗力減弱,發(fā)病率增加。因此,育雛室應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興建。育雛室還應注意通風透光,門窗不宜緊閉,注意勤換墊草,保持地面干燥。1~10日齡濕度60%~65%,10~20日齡濕度60%~70%即可。
雛鵝脫溫與放牧:當外界氣溫較高時,雛鵝在出殼3~7d時可逐步結合放牧與放水活動,逐步外出放牧,逐步脫溫。但在夜間,尤其是凌晨2:00—3:00氣溫較低時,應注意適時加溫,以免受涼。外界氣溫低時,特別是冷天出殼,10~20d才可外出放牧,20d時可以完全脫溫。冬季育雛可在出殼30d左右脫溫。放牧應選擇晴天,氣溫不低于15℃,待露水蒸發(fā)后再放,20~30d時可以整天放牧,但在陰雨天應避免放牧。
育雛階段所用的各類飼料要保持衛(wèi)生、新鮮,育雛室和運動場要經常打掃,及時清除糞便和污染物,墊草要勤換,飼料槽、飲水盆要每天清洗,定期消毒。育雛室晚上要有專人守夜,掌握燈光照明,觀察雛鵝動態(tài)與防鼠害、防蚊,在夏季晚上應用無毒蚊香驅蚊。1周齡內在飲水中加人0.05%高錳酸鉀、電解多維、葡萄糖、氧氟沙星提高抵抗力,控制腸道感染。1日齡內注射小鵝瘟抗血清,7日齡注射禽流感疫苗,15日齡注射副粘病毒疫苗,其它疫苗可根據疫情適時注射。
S835.4
C
1005-1341(2015)05-0008-01
201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