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歡,張麗麗
四川省綿陽市中心醫(yī)院 消化內(nèi)科,四川綿陽 621000
胃食管反流?。╣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或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一系列的臨床表現(xiàn),包括食管癥狀、食管外癥狀和(或)食管粘膜的損傷[1]。非糜爛性反流?。╪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 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見類型,是指存在與反流相關的不適癥狀,但傳統(tǒng)內(nèi)鏡下未見Barrett’s食管及食管粘膜糜爛和/或破損[2]。在我國,胃食管反流?。℅ERD)患者中約50%~60%為NERD[3]。目前研究發(fā)現(xiàn),NERD 的發(fā)病并不完全是由食管反流所致,還可能與焦慮、抑郁等社會心理因素以及內(nèi)臟高敏感性密切相關。基于上述機制,該研究在傳統(tǒng)藥物泮托拉唑、莫沙比利的基礎上加用坦度螺酮輔助治療,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整群選擇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該院消化內(nèi)科門診診斷為NERD 患者167 例,其中男77 例,女90 例,平均年齡為(51.4±10.3)歲。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燒心、反酸等癥狀,且經(jīng)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或漢密頓抑郁量表(HRSD)篩選后考慮伴有焦慮抑郁狀態(tài)。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81 例,對照組86 例,兩組患者在性別構成、年齡、病情嚴重程度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①年齡:30~79 歲;②有典型的燒心、反酸、胸痛等癥狀;③胃鏡檢查食管粘膜正常;④癥狀≥4 周;⑤HAMA 評分為8~35 分或/和HRSD 評分為7~29 分。
①胃鏡提示消化性潰瘍、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s 食管、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腫瘤等疾??;②有胃食管手術史;③就診前2 周內(nèi)曾服用質(zhì)子泵抑制劑或H2 受體拮抗劑、胃腸道動力藥等;④已經(jīng)服用抗焦慮抑郁藥;⑤合并心、肺、腎等重要臟器疾病患者;⑥藥物過敏者;⑦有精神病史或無法配合治療者。
對照組口服泮托拉唑腸溶膠囊(40 mg,1 次/d),枸櫞酸莫沙比利片(5 mg,3 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枸櫞酸坦度螺酮膠囊(10 mg,3 次/d)。治療4 周結束后對反酸、燒心、胸痛、反食癥狀進行評估。
該研究采用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診斷問卷(RDQ)對治療前及治療結束后進行癥狀評分。RDQ 調(diào)查過去4 周內(nèi)燒心、胸痛、反酸、反食的情況。以每周癥狀出現(xiàn)的頻率計為1~5 分。根據(jù)癥狀的嚴重程度計為0~5 分,采用“癥狀頻率計分加嚴重程度計分總分”,評分最高可達40 分,臨界值為12 分[4]。療效分為3 級:顯效:治療前后評分下降3~5 分;有效:治療前后評分下降1~3 分;無效:治療前后評分無明顯變化或病情加重??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同時還需檢測治療前后血常規(guī)、肝腎功情況。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失訪2 例,治療組失訪1 例。
兩組患者治療前RDQ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6097,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組治療4 周后RDQ 評分低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9839,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RDQ 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RDQ 評分比較(±s)
組別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對照組17.96±2.27 18.21±2.53 11.24±2.97 14.01±3.55
治療組治療4 周后總有效率為90.3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0.24%,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320,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n(%)]
兩組在治療期間,均無明顯不適癥狀,治療前后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均無明顯異常。
胃食管反流?。℅ERD)是臨床常見疾病,非糜爛性反流?。∟ERD)是胃食管反流病中常見類型。NERD 的典型癥狀是燒心和反流,其發(fā)病機制不僅包括胃內(nèi)容物反流、內(nèi)臟高敏感性、食管上皮細胞間隙增寬等因素,還與社會因素、心身疾病有關[5]。傳統(tǒng)藥物質(zhì)子泵抑制劑(PPI)或H2 受體拮抗劑聯(lián)合胃腸道動力藥在改善燒心、反酸等癥狀上效果明顯,但并不能緩解所有反流癥狀,尤其對NERD 患者效果欠佳。反流癥狀與情緒因素相互影響,反流癥狀可導致焦慮抑郁情緒產(chǎn)生,后者亦可加重反流等不適,由此產(chǎn)生惡性循環(huán)[6]。近年來,臨床醫(yī)師越來越重視NERD 存在食管高敏感性的特點和其癥狀與精神心理因素有關,對于聯(lián)用PPI 制劑和胃腸道動力藥療效欠佳的NERD 患者,加用抗焦慮抑郁藥物治療后,臨床癥狀及生活質(zhì)量得到明顯改善。
坦度螺酮是日本住友制藥株式會社首先研制的氮雜螺酮類抗焦慮藥,于2004年在國內(nèi)上市。作為一種高選擇性5-羥色胺(5-HT)受體激動劑,對5-HT1A 受體表現(xiàn)出兩種作用,即完全的突觸前激動功能和部分突觸后激動功能,坦度螺酮激動突觸后5-HT1A 受體發(fā)揮抗焦慮作用,同時下調(diào)突觸前5-HT1A 自身受體密度而起到抗抑郁作用,它通過與突觸前后5-HT1A 受體的直接結合來實現(xiàn)抗焦慮及抗抑郁作用,并通過恢復5-HT 與5-HT1A、5-HT2A 受體的平衡結合狀態(tài)而發(fā)揮持久的抗焦慮作用[7]。
該研究納入的患者均為合并有焦慮抑郁狀態(tài)的NERD 患者,結果顯示,聯(lián)合坦度螺酮輔助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0.38%(對照組為70.24%),治療后RDQ 評分(11.24±2.97),較治療前(17.96±2.27)明顯改善。故傳統(tǒng)治療聯(lián)合坦度螺酮輔助治療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燒心、反酸等癥狀,明顯提高臨床療效。對于NERD 患者的治療,應采用綜合治療方式,全面評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狀態(tài),在治療臨床癥狀同時,關注精神心理狀態(tài)的調(diào)節(jié)。推薦合并有焦慮抑郁情緒的NERD 患者,在傳統(tǒng)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坦度螺酮輔助治療,可取得更為滿意的療效。
[1]孫曉紅,柯美云,王智鳳,等.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的食管動力特點[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4,94(22):1718-1721.
[2]Vakil N,van Zanten SV,Kahrilas P,et al.The Montreal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a global evidencebased consensus[J].Am J Gastroentero,2006,101(8):1900-1920.
[3]胡品津.非糜爛性反流病的研究的現(xiàn)狀[J].中華消化雜志,2005,25(1):54.
[4]陳天紅,朱建軍.蒙特利爾定義與RDQ 評分對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18):3069-3071.
[5]王樹美,駱真,褚傳蓮,等.非糜爛性反流病發(fā)病機制及診療進展[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14,13(3):199-201.
[6]季潔如,陳勝良.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輔助治療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的Meta 分析[J].臨床消化病雜志,2012,24(5):262.
[7]張紅衛(wèi).坦度螺酮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2010,5(2):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