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鑾芹
(安徽省宿州市第九中學,安徽 宿州 234000)
淺析初高中物理教學的合理銜接
劉鑾芹
(安徽省宿州市第九中學,安徽 宿州 234000)
如何正確對待初高中物理課的關系,使同學們不再恐懼高中物理,引導同學們去正確的接受物理這門課程,本文正是巧妙的利用案例闡述,帶領更多的同學們融入高中物理的學習中。
區(qū)別;聯(lián)系;方法;措施
對于剛進入高中生來說,可能學習物理是大家最傷腦筋的事情了。摸不到頭緒、不知道該怎么學、不能進入狀態(tài)也成了同學們的共同話題。那么究竟該如何對待初中物理向高中物理過度呢?這也成為了老師和同學們共同關注的焦點。
(一)區(qū)別。
1.學習內容和所涉及層面的區(qū)別:對于初中物理可能只學習了聲、光、電、力等日常所常見與物理相關的知識,通過簡單的實驗,老師繪聲繪色的講解,從而得到一種最膚淺的理解和認識,如果拿一門手藝的過程來比喻,這只是小試牛刀,距離爐火純青的程度還相差甚遠。而相對高中物理而言,涵蓋范圍變廣了,所學知識變深了,由原來的聲、光、電,拓展到了磁、分子論、氣體運動、機械等多個領域,并且不只是簡單的文字體現(xiàn),更多的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2.理解程度的區(qū)別:初中物理,語言描述淺顯,易懂,讓同學們有一種顯而易見的感覺,通過直觀的思維理解便能有很大的收獲。高中物理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每節(jié)知識都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密相連,更多地是要去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3.能力考查的區(qū)別:由于初中物理是通過形象思維把知識傳輸給大家的,所以只需要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就足矣;然而高中物理卻是一個抽象思維過程,所以需要同學們大顯神通,盡量發(fā)揮自己的潛質,至少要具備推理能力、運用能力、實踐能力等其他能力的配合,才能達到更加理想的學習效果。
(二)聯(lián)系。
1.知識結構上: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相比,與其說是知識量的增加,不如說是一種原有知識的延伸和發(fā)展 ,雖然感覺上內容多了很多,其實也就是在初中物理的基礎上更加深入了,更加透徹了。
2.實驗重心上:在記得講述密度實驗的時候,老師是通過不同種工具在水中的狀態(tài),以說明不同物體的密度大?。欢搅烁咧形锢?,同樣的實驗,我們更多探討的是分子運動和機械平衡的原理運用,這就說明,高中物理實驗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去證明原理,而不是說明表象。
3.學科的結合上:只運用公式的方法去得出答案是初中物理慣有的做法,而高中物理又一次延續(xù)了這一種做法,并且在這種做法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在公式運用的同時匯集了其他學科的所學,是一種學科結合的表達形式。
(一)方法。
1.從學生角度:(1)要端正態(tài)度,不能自暴自棄,遇到困難就撤退,不是學生應有的作為。(2)要消除消極思想,不能排斥對物理的學習和探究,要具有積極的思想,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和學科“交朋友”。(3)要溫故而知新,不是上了高中,初中的所學就荒廢了,知識是一個積累、延續(xù)的過程,萬變不離其中,往往最深奧的要用最簡單的方法去解決。(4)學以致用,要有知識的摘取和整合能力,活學活用,利用一切有用資源,使得問題以最佳的方式方法去解決。
2.從教師角度:(1)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尋找有效的途徑使同學更加容易的接受物理。(2)要有啟蒙教育,利用學科間、年級間的聯(lián)系進行潛意識的灌輸。(3)深入了解,理清思路,真正的和學生做朋友,了解他們曾經的所學 ,所需要的,理清頭緒,指導學生們到底應該從哪里拾起,告訴他們與初中物理所學的關聯(lián)。
(二)措施。
1.多以實驗性教學為主,承上啟下,舉一反三,通過初中物理所學引申出所講內容 ,例如(1)蒸發(fā)與沸騰實驗,最初利用紙在干濕兩種狀態(tài)下用火烤的變化說明蒸發(fā)與沸騰,之后引申出在火烤的時間變化中發(fā)生了吸熱和放熱的現(xiàn)象。(2)物體的動與靜,最初只是利用物體的行動變化說明動與靜的區(qū)分,之后引申出兩種狀態(tài)下實際位移與位置的變化程度。(3)小車做工,最初是從力學角度上分析作用力所做的功,之后就可以引申出所有的功在能力守恒定律的使小車能量守恒。
2.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氛圍,成立物理學習小組,讓同學們自由討論、探索,讓同學們沉浸在物理的氣氛之中。
俗話講“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只有真正的解決初高中物理的銜接問題,只有將年級之間的學科整合問題完善了,才能使同學們更好地學習物理,掌握物理,運用物理。這不僅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份使命,不變的是定律,是原理,但改變著的卻是越來越完善的教育方法,教育體系。初高中物理銜接不是刻意的安排,而是知識間的相互轉化,相互聯(lián)系,這不僅體現(xiàn)著物理學這門學問的神秘與深奧,更闡述這物理的重要性和相關性。盡管初高中物理的銜接還有待完善,但終有一天會實現(xiàn)完美對接的。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發(fā)揮出自己最大力量,為初高中物理的銜接做出一份貢獻。
[1]馮海燕.論初中物理課外實驗的開展[J]. 中學生語數(shù)外(教研版), 2009,(02)。
[2]朱道榮.例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 湖北中小學實驗室, 2000,(05)。
[3]朱長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 宿州學院學報, 2005,(04)。
[4]郝貴有.做好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幾個環(huán)節(jié)[J]. 科技資訊, 2006,(02)。
[5]李巖莉.初中物理學習中的性別因素的研究[J]. 鞍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6,(06) .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共找到 2 條。
[6]丁春海.如何在實驗教學中提高初中生物理學習興趣[J]. 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 2008,(08)。
[7]高傳富.淺談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J]. 考試周刊, 2007,(12) 。
G633.7
A
1671-864X(2015)11-0044-01
劉鑾芹,女(1971-7),安徽宿州人,現(xiàn)工作單位為安徽省宿州市第九中學,中教一級職稱,主要研究方向為初中物理課程教學及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