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借外物,能夠幫助我們化不利為有利;善借外物,能夠使我們更容易獲得成功;善借外物,能夠讓我們走得更遠(yuǎn),飛得更高。
看吧,草地上的那片牽牛花,就是善借外物的高手。它們沒有結(jié)實(shí)的軀干,卻以自身柔軟的藤蔓攀附而上,在竹竿上頷首,在小灌木枝上微笑……猶如一片沉寂中的精靈,它給了人們極大的鼓舞。那纖細(xì)的枝條、看似柔弱的身軀,卻能攀得如此之高。靠著一根竹竿,牽?;ǖ奶俾湍芤稽c(diǎn)點(diǎn)地繞著竿兒盤旋上升。竹竿的支持,讓牽?;ㄅ实搅松捻敺澹缤變簣@的小娃娃,抓住扶手,一步步登上滑梯的最高處。
而 《斑羚飛渡》 中,年輕的斑羚在陷入絕境的危急時(shí)刻,拼命跳過山澗,中途將騰空的四蹄在老斑羚寬闊結(jié)實(shí)的背上猛蹬一下,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墜的身體奇跡般地再度升高,躍過了6米寬的山澗。雖然所借助的“外物”是老斑羚,這樣的成功代價(jià)慘重,但斑羚用這種自我犧牲的壯烈方式,避免了全軍覆沒,保住了種群的延續(xù)。
在2012年的倫敦殘奧會上,來自湖北的姑娘劉文君,不僅獲得女子100米輪椅競速的金牌,更以15秒82的成績打破了世界紀(jì)錄。雖然她失去了一條腿,但她懂得借用輪椅獲得飛一樣的速度,為自己的人生寫下輝煌的篇章。
不會忘了吧,天才物理學(xué)家牛頓,從不夸耀自己,總是謙虛地把自己比作“海邊拾貝殼的小孩”“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是的,有所成就的科學(xué)家,大都是在前人的理論基礎(chǔ)上開始自己的研究而后取得矚目成就的。不可否認(rèn),他們具有過人的才華,然而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懂得借助一切可用之物、可鑒之事、可學(xué)之人,在繼承與創(chuàng)新中,成就自我。
善借外物,是人生的兵法,是生活的智慧,是致勝的秘訣,更是揚(yáng)帆起航、翱翔藍(lán)天、奪取人生成功的氣魄和膽識。有了它,大樹的種子必將傳播到世界各地。
整體評價(jià)
文章以“善借外物 ?成就自我”為題,切合材料,主題鮮明。文章開篇亮明觀點(diǎn),主體部分列舉牽?;ɡ@竿生長、斑羚飛渡、“刀鋒戰(zhàn)士”奪冠、牛頓取得矚目成就等事例,由動植物到人,內(nèi)容豐贍,情理兼具,論述充分,說理自然。此外,靈活的表達(dá),大大增強(qiáng)了文章的感染力與說服力。
(王淦生評價(ji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