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薇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yī)院,福建 福州350003)
痤瘡是常見、多發(fā)的損容性皮膚病,臨床表現(xiàn)以好發(fā)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膿皰、結節(jié)及瘢痕等多形性皮損為特點[1]。重度痤瘡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好發(fā)于青少年[2-3]。目前治療痤瘡主要有內(nèi)治(藥物調(diào)理)和外治(藥物外敷、物理療法)。粉刺針挑治痤瘡是目前被廣泛采用的物理療法,但粉刺針挑治只對粉刺和成熟膿皰有顯著效果,而對于炎性丘疹、結節(jié)及瘢痕卻無明顯效果。毫針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針灸針具,毫針圍刺在治療上有軟堅散結、消腫排膿的功效,對于治療炎性丘疹、結節(jié)、囊腫及瘢痕有顯著效果。因此采用毫針圍刺結合粉刺針挑治對外治重度痤瘡能夠增強療效。本文研究毫針圍刺結合粉刺針組與單純使用粉刺針組的療效對照,以進行毫針圍刺結合粉刺針治療重度痤瘡的作用研究。
1.1 病例選擇標準
1.1.1 納入標準 符合重度痤瘡的患者,臨床上根據(jù)痤瘡皮損性質和嚴重程度將痤瘡分為3度、4級。① 1級(輕度):僅有粉刺;② 2級(中度):除粉刺外,還有一些炎性丘疹;③ 3級(中度):除粉刺外,還有較多的炎性丘疹或膿皰;④ 4級(重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膿皰外,還有結節(jié)、囊腫或瘢痕。
1.1.2 排除標準 有瘢痕體質患者;有肝、腎、血液及內(nèi)臟疾病患者;因個人原因沒有完成療程或治療過程中又患有其它疾病及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意外沒有完成療程者。
1.2 一般資料 100例痤瘡患者均收自醫(yī)學美容科門診,按隨機原則分成治療組(毫針圍刺結合粉刺針組)和對照組(粉刺針組)各50例。治療組中男25 例,女 25 例;年齡 13~31 歲,平均(21.6±4.17)歲;病程1~30個月,平均(17.6±4.14)個月。對照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15~40歲,平均(21.5±4.99)歲;病程 10~60 個月,平均(17.8±4.36)個月。2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實驗器材 粉刺針選用不銹鋼粉刺針 (廣東芳齡實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毫針選用一次性無菌針灸針(無錫佳健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其規(guī)格選用直徑0.30 mm,長度25 mm(1寸);噴霧機選用美容噴霧機(珠海泰東電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
1.4 實驗材料 薄荷軟膜粉成分為蘆薈、抗痘植物精華、尿囊素、薄荷等(東莞市莎妮化妝品廠生產(chǎn));冷膜粉成分為石膏、薄荷等(廣州曼蕾精細化工廠生產(chǎn))。
1.5 不良反應 如實記錄患者治療過程中皮膚對毫針及面膜的反應。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性分布者采用t檢驗,等級相關資料采用Ridit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照組 治以軟堅散結、消癰排膿法,用粉刺針清除粉刺、成熟膿皰。治療過程中所使用粉刺針、棉球等均需進行消毒處理,消毒過的棉球還需進行75%酒精浸泡處理。首先用清水及洗面乳清潔面部,再用噴霧機對面部進行熱噴霧處理15 min,之后用酒精棉球消毒已成熟的膿皰,再用粉刺針針尖端挑刺膿皰,用粉刺針鋼圈端按壓挑刺過的膿皰直至膿液擠出,再用酒精棉球消毒挑治過的膿皰。對粉刺治療可用粉刺針鋼圈端輕輕按壓,直至擠出油脂粒,但對于炎性丘疹、結節(jié)、囊腫及瘢痕粉刺針不可進行挑治。隨后用清涼消炎的薄荷軟膜為底膜,冷膜粉調(diào)制冷膜敷面15 min。4次為1個療程,每周1次,連續(xù)治療20周。
2.2 治療組 采用粉刺針療法和毫針圍刺的綜合使用。首先按對照組所使用的方法清除完粉刺和成熟膿皰,然后在炎性丘疹、結節(jié)、囊腫及瘢痕處用酒精棉球進行消毒,取1寸毫針多用瀉法在高于表皮較多的病灶處使針身與患處皮膚表面呈45°角左右傾斜刺入,高于表皮較少的病灶處則使針身與患處皮膚表面呈15°角左右沿皮刺入,圍刺患處,根據(jù)病灶大小可刺入1~8針不等,刺入約5~10 mm,無須行針,可留針10~20 min,瀉法出針,可適當放血,出針后用酒精棉球消毒患處,最后用清涼消炎的薄荷軟膜為底膜,冷膜粉調(diào)制冷膜敷面15 min。4次為1個療程,每周1次,連續(xù)治療20周。
3.1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jù) 《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進行判定。 ① 治愈:皮損消退95%以上;② 顯效:皮損消退70%~95%;③ 有效:皮損消退30%~70%;④ 無效:皮損消退30%以下。
3.2 結果
3.2.12組治療2周后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2組治療2周后療效比較
表1數(shù)據(jù)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P<0.01,差異有顯著性,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3.2.22組治療4周后療效比較 見表2。
表2 2組治療4周后療效比較
表2數(shù)據(jù)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3.2.3 不良反應 2組均無不良反應。
痤瘡發(fā)病的主要機理是由于皮脂腺的分泌過度,毛囊皮脂腺導管的角化異常,角化栓塞,痤瘡丙酸桿菌、表皮葡萄球菌、糖秕孢子菌等感染所致。根據(jù)中醫(yī)辨證認為,其病因與肺、脾、胃、腎關系密切[5],肺胃血熱、濕熱蘊結、痰濕瘀滯、經(jīng)絡阻塞[6]引發(fā),毫針圍刺作用原理是毫針刺激穴位,激發(fā)臟腑功能。本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毫針圍刺具有軟堅散結、消腫排膿的功效,對痤瘡產(chǎn)生作用,毫針圍刺結合粉刺針治療重度痤瘡見效快、療程短。以薄荷軟膜為面膜基質,具有清涼消炎的作用,再配合消炎冷膜,有不易過敏的優(yōu)點,加強療效,且無不良反應。治療過程中個別病例出現(xiàn)無效的現(xiàn)象可能與患者生活飲食習慣和心理因素等有關,尚需進一步探討和研究。
[1]孫明然,鄒迪,董宇翔.針灸治療痤瘡研究概況[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23(2).
[2]JEREMY A H,HOLLAND D B,ROBERTS S G,et al.Inflammatory events are involved in acne lesion initiation[J].J Invest Dermatol,2003,121(1):20-27.
[3]HOLLAND D B,JEREMY A H,ROBERTS S G,et al.Inflammation in acne scarring:a comparison of the responses in lesions from patients prone and not to scar[J].Br J Dermatol,2004,150(1):72-81.
[4]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01.
[5]董寶強,李江舟,張書劍,等.長圓針結合毫針治療痤瘡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1,20(6):999-1001.
[6]董寶強,董剛.從十二經(jīng)脈氣血盛衰理論略談粉刺的針灸治療[J].光明中醫(yī),2007,27(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