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明,陳欣欣,黃 健,溫春梅
(廣東省中醫(yī)院珠海醫(yī)院,廣東 珠海 519015)
急性咽炎是耳鼻喉科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之一,它是指咽黏膜、黏膜下組織及其淋巴組織的急性炎癥。多見于冬、春季,主要由病毒或細菌感染所引起,臨床癥狀早期可表現(xiàn)為咽干、咽癢、灼熱、咽異物感、咳嗽,繼而出現(xiàn)咽痛,多為灼痛,吞咽時咽痛較為劇烈,咽側索受累時疼痛可放射至耳部。急性咽炎如未積極予以針對性治療,極易成為慢性炎癥,或引起中耳炎、鼻竇炎等,若侵犯血液,可能出現(xiàn)急性腎炎、風濕熱等,故臨床上得到患者及醫(yī)生的重視。西醫(yī)霧化吸入療法多采用慶大霉素、地塞米松、酶蛋白酶等聯(lián)合治療,本院多年來采用經(jīng)驗方制劑喉寧霧化劑霧化吸入治療急性咽炎,取得滿意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病例選擇標準
1.1.1 診斷標準 參考第7版《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1]的急性咽炎,① 誘因:常有受涼、疲勞、煙酒過度及全身抵抗力下降等各種誘因。②主要臨床表現(xiàn):咽干、咽痛,可伴有全身不適感,發(fā)熱,惡寒,全身酸痛。③ 體征:咽部黏膜充血,顏色鮮紅;咽后壁淋巴濾泡和咽黏膜膿點散在分布;懸雍垂、軟腭紅腫;咽拭子培養(yǎng)有致病菌或陰性。
1.1.2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并同意接受治療的患者。
1.1.3 排除標準 ① 基礎體溫>39℃者;② 年齡<16歲者;③ 有嚴重心臟病、高血壓病等,有藥物過敏反應者;④ 有扁桃腺炎、慢性喉炎、氣管炎和慢性咽炎等。
1.2 一般資料 病例均選取于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耳鼻喉科就診的急性咽炎病人,依照就診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48例和治療組50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26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70歲;病程(6.03±2.7)d。 治療組中男 26例,女 24例;年齡最小 16歲,最大 65歲;病程(6.44±2.3)d。 2組一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檢驗,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治療方法
2.1.1 治療組 將喉寧霧化劑 (我院院內制劑,批準文號為粵藥制字Z20071365)10 mL溶于10 mL生理鹽水溶液中,使用氧氣霧化治療儀進行霧化吸入,吸入持續(xù)時間為20 min,1次/d,在吸入過程中囑咐患者進行節(jié)律性深吸氣,使得藥液能夠直接進入上呼吸道系統(tǒng)。
2.1.2 對照組 將地塞米松5 mg和慶大霉素8萬U溶于10 mL生理鹽水溶液中,使用氧氣霧化治療儀進行霧化吸入治療。
2組均給予口服頭孢克肟分散片0.1 g,每日2次,共5 d。并鼓勵患者休息,多飲水、流質飲食;病室環(huán)境注意保持整潔、安靜及空氣流通。2組均治療7 d后來判定療效。
2.2 觀察指標 咽痛消失時間及間接喉鏡下的咽腔黏膜變化。
2.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所得數(shù)據(jù)用(±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性分布者采用t檢驗,等級相關資料采用Ridit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jù)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2]進行療效判定。 ① 痊愈:患者癥狀、體征消失;② 顯效:患者癥狀、體征明顯改善;③ 有效:患者癥狀、體征有所改善;④ 無效:患者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經(jīng)喉鏡檢查的療效[3]評判,①顯效:咽部黏膜正常,咽側索無充血,咽部無滲出物;② 好轉:咽部黏膜輕度充血,咽側索輕度充血,咽部有少許滲出物;③ 無效:咽部黏膜中-重度充血程度,無明顯好轉,咽側索中-重度充血,咽部有較多滲出物。
3.2 結果 見表1~表3。
表1 2組療效比較
表2 2組咽痛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
表2 2組咽痛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
注:與對照組比較,1)P<0.05。
咽痛癥狀消失時間3.02±1.51)3.94±1.4組別治療組對照組n 5048
表3 2組喉鏡檢查結果比較
急性咽炎作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病毒(科薩奇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肺炎支原體、細菌、過敏因素、物理化學因素(刺激性氣體、吸煙、高溫、飲酒)、鼻部疾病累及等,但細菌感染仍是其主要致病因素。多發(fā)于秋冬及冬春季節(jié)交換之時,患者常自覺咽部異物感,吞咽疼痛,重者伴發(fā)高熱、頭痛、全身酸痛等。如不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可轉為慢性咽炎[4]。
急性咽炎屬中醫(yī)“風熱喉痹”范疇,其常因氣候急劇變化,起居不慎,肺衛(wèi)失固,為風熱邪毒乘虛侵犯,從口鼻直襲咽喉,內傷于肺,相搏不去,致咽喉腫痛而為喉痹?!秲冉?jīng)》言: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痹者,閉塞不通也,咽喉疾病的形成,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氣滯血瘀、經(jīng)脈痹阻的病理變化,出現(xiàn)咽喉紅腫疼痛、阻塞等現(xiàn)象,故古人稱之為喉痹。病機總屬風熱邪毒侵襲,夾痰蘊結于咽喉所致。治療以疏風清熱、解毒利咽、化痰散結為法。臨床上治療急性咽炎多采用局部治療為主。霧化吸入療法作為一種治療呼吸道的有效方法已經(jīng)得到公認,超聲霧化是由超聲波的聲能將藥液轉變成霧狀水汽,由呼吸道吸入到患者體內[5]。并且氧氣霧化氣流還可以促進咽部黏膜病變的組織修復,緩解炎性分泌物對組織的病理刺激,從而進一步加強療氧氣霧化對急性咽炎的治療作用。
喉寧霧化劑是廣東省中醫(yī)院院內制劑,由毛冬青、赤芍、川貝母、瓜蔞皮、僵蠶、桔梗、甘草等組成。其中以毛冬青、赤芍為君藥,善于清熱解毒、涼血止痛;川貝母、瓜蔞皮、僵蠶為臣藥,起到清熱化痰、散結之功,并稀釋稠痰;桔梗、生甘草為佐使,以利咽。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涼血利咽止痛之功。藥理實驗[7]表明,喉寧霧化劑對促進創(chuàng)面的愈合、炎癥的消退和水腫吸收,起到很大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并在咽痛消失時間及喉鏡檢查咽部黏膜改善情況均較對照組有優(yōu)勢 (P<0.05),在研究過程中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喉寧霧化劑霧化吸入治療急性咽炎可快速緩解各種不適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并可以避免患者對使用地塞米松等激素的擔心。
[1]孔維佳,王斌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36.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330-333.
[3]吳宏林,李兆龍.魚腥草霧化吸入治療急性咽炎的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5):938-939.
[4]李亞才,潘日興,楊麗芳,等.雙黃連針劑超聲霧化吸入輔治急性咽炎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2,5(4):11-12.
[5]歐艷.兩種霧化吸入方式在腦出血并發(fā)肺炎治療中的不良反應觀察[J].中南醫(yī)學科學雜志,2011,39(1):117-118.
[6]李云英,薛宗義,奠莉莉,等.“金喉片”治療聲帶小結的臨床及藥理實驗研究[J].廣州中醫(yī)學院學報,1995,1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