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克, 劉 姣, 劉麗華, 李彩霞, 王 康, 申曉日
(1.石家莊市第四醫(yī)院,河北石家莊050011;2.河北中醫(yī)學(xué)院實驗中心,河北石家莊050200)
白背三七總黃酮對2型糖尿病大鼠胰島素抵抗的影響
賀 克1, 劉 姣2*, 劉麗華1, 李彩霞1, 王 康2, 申曉日2
(1.石家莊市第四醫(yī)院,河北石家莊050011;2.河北中醫(yī)學(xué)院實驗中心,河北石家莊050200)
目的 觀察白背三七總黃酮對2型糖尿病大鼠胰島素抵抗的影響。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飼料喂養(yǎng)加腹腔注射鏈脲佐菌素 (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模型。設(shè)空白組、模型組、陽性藥二甲雙胍組、白背三七總黃酮高劑量組、中劑量組及低劑量組,給藥6周后測各組大鼠糖耐量 (GTT),空腹血糖 (FPG)、糖化血紅蛋白 (GHb)和血清胰島素(FINS)水平,計算胰島素敏感指數(shù)(ISI)及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RT-PCR法檢測肝細(xì)胞膜胰島素受體 (InsR)mRNA表達(dá)。結(jié)果 高劑量及中劑量白背三七總黃酮組大鼠的糖耐量得到顯著改善 (P<0.01),F(xiàn)PG、GHb、FINS及HOMA-IR水平顯著減少(P<0.01),ISI水平顯著上升(P<0.01),肝細(xì)胞膜InsR mRNA的表達(dá)顯著增強(qiáng) (P<0.05或P<0.01)。結(jié)論 白背三七總黃酮能夠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島素抵抗,其作用機(jī)制可能與上調(diào)InsR mRNA的表達(dá)有關(guān)。
白背三七總黃酮;2型糖尿??;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受體
白背三七Gynura divaricata(L.)DC.又名白(百)子菜,來源于菊科菊三七屬植物白子菜,根、莖、葉均可入藥,其味甘、淡,性寒,具有清熱涼血、散痞消腫之功效,主要用于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等[1-2]。近年來,民間有用白背三七治療糖尿病、高血脂及高血壓等病的情況,文獻(xiàn)中也可見白背三七降糖作用的相關(guān)報道[3-5]。在前期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白背三七提取物對胰島素抵抗 (IR)模型大鼠的空腹血糖 (FPG)、糖耐量(GTT)、糖化血紅蛋白 (GHb)及血清胰島素水平(FINS)均有降低作用?;瘜W(xué)研究顯示,白背三七中主要含有黃酮、多糖等,其中黃酮類為降血糖的主要活性成分[4,6-7]。為進(jìn)一步探討白背三七總黃酮對2型糖尿病IR的改善作用,并明確其作用機(jī)理,本研究采用高糖高脂飼料喂養(yǎng)加小劑量注射鏈脲佐菌素的方法復(fù)制2型糖尿病大鼠
模型,以白背三七總黃酮治療后,觀察大鼠FPG、GTT、GHb、FINS水平以及肝臟胰島素受體(InsR)mRNA表達(dá)的變化。
1.1 材料
1.1.1 動物 清潔級SD大鼠,雄性,體質(zhì)量180~200 g,購自河北省實驗動物中心 (許可證號SYXK冀2006-0047),動物合格證號1305032。
1.1.2 藥物 取白背三七,粉碎后以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濃縮后上大孔樹脂柱,以不同濃度乙醇洗脫,收集洗脫液,回收溶劑后即得白背三七總黃酮 (總黃酮的量為51.32%),由河北中醫(yī)學(xué)院實驗中心制備。鹽酸二甲雙胍片 (0.25 g/片,深圳市中聯(lián)制藥有限公司)。
1.1.3 試劑 鏈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美國Sigma公司);強(qiáng)生穩(wěn)豪血糖試紙 (強(qiáng)生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糖化血紅蛋白試劑盒 (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RTPCR試劑盒(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Trizol(美國Invitrogen公司)。
1.1.4 儀器 強(qiáng)生穩(wěn)豪血糖儀 (強(qiáng)生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756MC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上海精密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PE9600型PCR擴(kuò)增儀(美國PE公司);電泳儀及電泳槽 (北京六一儀器廠);MDF-382E超低溫保存箱(日本SANYO公司);1-15K高速冷凍離心機(jī)(美國Sigma公司)。
1.2 方法
1.2.1 高脂飼料的制備 高脂飼料的配方為:66.5%普通飼料、20%糖粉、10%豬油、2.5%膽固醇加1%膽酸鈉,由河北醫(yī)科大學(xué)實驗動物中心加工。
1.2.2 動物模型制備 60只SD大鼠,隨機(jī)分為空白組10只和造模組50只,分別給予常規(guī)飼料和高糖高脂飼料喂養(yǎng)。4周后,造模組大鼠腹腔注射STZ 50 mg/kg,空白組腹腔注射相同體積的枸櫞酸-枸櫞酸鈉緩沖液。2 d后,于鼠尾采血測量血糖值,空腹血糖>10.0 mmol/L,即得2型糖尿病大鼠。
1.2.3 分組與給藥 選取造模成功的大鼠50只,按空腹血糖值隨機(jī)分組,分為2型糖尿病模型組、白背三七總黃酮高劑量組(120mg/kg)、中劑量組(60mg/kg)、低劑量組(30 mg/kg)及二甲雙胍陽性對照組(100 mg/kg)5組,每組10只。各給藥組大鼠按照每次1mL/100 g體質(zhì)量的容量灌胃給藥,空白組及模型組大鼠給等體積蒸餾水,每日1次,連續(xù)6周。
1.2.4 標(biāo)本采集 實驗結(jié)束后,大鼠禁食12 h,腹主動脈取血,離心分離血清。迅速取部分肝組織,于液氮中保存。
1.2.5 指標(biāo)檢測
1.2.5.1 葡萄糖耐量試驗(GTT) 大鼠禁食12 h,灌胃2 g/kg葡萄糖,0、30、120min分別尾部取血,用血糖儀測定血糖值,并計算血糖-時間曲線下面積 (AUC)以表示糖耐量。0.25×(0 h血糖值+4×0.5 h血糖值 +3×2 h血糖值)1.2.5.2 測定空腹血糖 (FPG)、糖化血紅蛋白 (GHb)及空腹血清胰島素水平 (FINS),計算胰島素敏感指數(shù)(ISI)及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 分光光度法測定大鼠FPG及GHb水平,放免法測定空腹FINS水平,并計算ISI和HOMA-IR。ISI=IN[1/(FPG×FINS)],HOMAIR=(FRG×FINS)/22.5。
1.2.5.3 RT-PCR測定肝細(xì)胞膜胰島素受體(InsR)mRNA表達(dá)水平 將大鼠肝臟組織加入Trizol溶液后研磨,分離并保存總RNA,逆轉(zhuǎn)錄后,進(jìn)行PCR擴(kuò)增。InsR擴(kuò)增條件:94℃3 min;94℃40 s,52℃50 s,72℃90 s,進(jìn)行30個循環(huán);然后72℃10 min。GAPDH擴(kuò)增條件:55℃50 s,其余條件與InsR擴(kuò)增相同。用凝膠緩沖液配制瓊脂糖凝膠,進(jìn)行DNA樣品電泳,在凝膠成像儀上觀察電泳帶及其位置,通過比較二者的吸光度積分來表示InsR mRNA表達(dá)量。
PCR引物序列:正向引物5′-CAAGAAGTTTGTGCACCGGG-3′,反向引物5′-GTCCTTGAGCAGGTTGACGA-3′,預(yù)擴(kuò)增片段為421 bp;GAPDH正向引物5′-CCTTCATTGACCTCAACTAC-3′,反向引物5′-GGAAGGCCATGCCAGTGAGC-3′,擴(kuò)增片段為594 bp。
1.3 統(tǒng)計學(xué)分析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jìn)行正態(tài)性檢驗及單因素方差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LSD-t檢驗。
2.1 對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 (BG)及糖耐量 (GTT)的影響 由表1可知,模型組0、0.5、2 h的BG及GTT均較空白組顯著升高 (P<0.01)。給藥6周后,與模型組相比,陽性藥二甲雙胍組0、0.5、2 h三個時間點的BG及GTT均顯著降低 (P<0.01);白背三七總黃酮高劑量組各時間點BG及GTT值均顯著降低 (P<0.01);白背三七總黃酮中劑量組0、2 h的BG及GTT值顯著降低(P<0.01),0.5 h的BG值也明顯降低 (P<0.05);白背三七總黃酮低劑量組0 h的BG值出現(xiàn)明顯降低(P<0.05),但0.5、2 h的BG及GTT與模型組相比則無顯著性差異 (P>0.05)。
2.2 對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 (FPG)及糖化血紅蛋白(GHb)值的影響 由表2可知,與空白組相比,模型組大鼠FPG及GHb值顯著升高 (P<0.01)。給藥6周后,二甲雙胍陽性對照組大鼠FPG及GHb水平較模型組均出現(xiàn)顯著下降 (P<0.01);高劑量的白背三七總黃酮能使大鼠的FPG、GHb水平較模型組出現(xiàn)顯著下降 (P<0.01);白背三七總黃酮中劑量組FPG值顯著降低(P<0.01),GHb值也明顯降低 (P<0.05);白背三七總黃酮低劑量組FPG值明顯降低 (P<0.05),而GHb值與模型組比較則無顯著性差異 (P>0.05)。注: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表1 白背三七總黃酮對2型糖尿病大鼠BG及GTT的影響
表1 白背三七總黃酮對2型糖尿病大鼠BG及GTT的影響
組別 BG/(mmol.L-1)0 h 0.5 h 2 h GTT/(mmol.h-1.L-1)空白組 5.04±0.23** 5.95±0.65** 4.78±0.26** 10.79±0.81**18.15±1.86 14.35±1.29 32.40±3.04模型組 16.58±2.99 20.05±3.14 16.68±2.80 36.70±5.78二甲雙胍組 5.94±0.78** 6.92±0.58** 5.80±0.71** 12.76±1.02**白背三七總黃酮高劑量組 7.99±1.82** 10.01±2.96** 8.30±2.36** 18.24±5.09**白背三七總黃酮中劑量組 12.45±1.82** 17.02±2.38* 13.07±1.63** 29.93±3.56**白背三七總黃酮低劑量組 13.97±1.22*
表2 白背三七總黃酮對2型糖尿病大鼠FPG和GHb的影響
表2 白背三七總黃酮對2型糖尿病大鼠FPG和GHb的影響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組別 FPG/(mmol.L-1) GHb/(g.m L-1)空白組 4.99±0.38** 14.66±3.31**模型組 16.98±3.00 25.86±3.70二甲雙胍組 5.80±0.69** 15.77±2.55**白背三七總黃酮高劑量組 8.13±1.74** 17.34±2.71**白背三七總黃酮中劑量組 12.17±1.52** 22.33±2.38*白背三七總黃酮低劑量組 14.18±1.29*24.72±2.20
2.3 對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清胰島素水平 (FINS)、胰島素敏感指數(shù)(ISI)及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的影響 由表3可知,與空白組相比,模型組大鼠的FINS及HOMA-IR水平出現(xiàn)顯著提高(P<0.01),ISI水平則顯著下降 (P<0.01)。給藥6周后,陽性藥二甲雙胍、高劑量及中劑量的白背三七總黃酮能使2型糖尿病大鼠的FINS及HOMA-IR水平較模型組顯著下降(P<0.01),ISI水平則出現(xiàn)顯著上升(P<0.01);白背三七低劑量組HOMA-IR與模型組比較出現(xiàn)明顯降低(P<0.05),而FINS及ISI則無顯著性差異 (P>0.05)。
表3 白背三七總黃酮對2型糖尿病大鼠FINS,ISI以及HOMA-IR的影響
表3 白背三七總黃酮對2型糖尿病大鼠FINS,ISI以及HOMA-IR的影響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組別 FINS/(m IU.L-1)ISI HOMA-IR空白組 38.17±3.14**-5.26±0.11** 8.56±0.94**模型組 62.08±6.18 -6.92±0.18 45.51±7.79二甲雙胍組 44.86±6.80**-5.57±0.18**11.78±1.98**白背三七總黃酮高劑量組41.38±5.44**-5.78±0.22**14.55±3.03**白背三七總黃酮中劑量組51.92±4.49**-6.46±0.21**28.88±5.80**白背三七總黃酮低劑量組59.83±5.12 -6.72±0.12 37.14±4.65*
2.4 對2型糖尿病大鼠肝細(xì)胞膜胰島素受體 (InsR)mRNA表達(dá)的影響 由表4、圖1可知,與空白組相比,模型組大鼠肝細(xì)胞膜的InsR mRNA表達(dá)出現(xiàn)顯著下調(diào)(P<0.01)。給藥6周后,陽性藥二甲雙胍及高劑量的白背三七總黃酮均能使大鼠的InsRmRNA表達(dá)較模型組出現(xiàn)顯著上調(diào) (P<0.01),中劑量白背三七總黃酮也能明顯上調(diào)InsR mRNA表達(dá) (P<0.05),低劑量組則無顯著性差異 (P>0.05)。
表4 白背三七總黃酮對2型糖尿病大鼠肝細(xì)胞膜InsR m RNA表達(dá)的影響
表4 白背三七總黃酮對2型糖尿病大鼠肝細(xì)胞膜InsR m RNA表達(dá)的影響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表達(dá)空白組 2 370.50±178.90組別 InsRmRNA ** 1 142.00±164.05模型組 933.00±80.61二甲雙胍組 2 228.50±68.59**白背三七總黃酮高劑量組 1 678.00±158.39**白背三七總黃酮中劑量組 1 297.00±138.59*白背三七總黃酮低劑量組
圖1 白背三七總黃酮對2型糖尿病大鼠肝細(xì)胞膜InsR m RNA表達(dá)的影響
胰島素是體內(nèi)唯一能夠降低血糖的激素,機(jī)體分泌胰島素后,當(dāng)其與胰島素受體相結(jié)合,通過去磷酸化和磷酸化,激活多種激酶,引起多級聯(lián)效應(yīng),實現(xiàn)體內(nèi)血糖的調(diào)節(jié),以適應(yīng)外界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維持血糖的穩(wěn)定[8-9]。如果此過程中的某些環(huán)節(jié)發(fā)生異常,則會影響到胰島素信號轉(zhuǎn)導(dǎo),引起糖代謝異常。因此在1942年,Himsworth將糖尿病分為胰島素敏感型和不敏感型兩類,并于1979年在糖尿病分類中確定了胰島素抵抗 (IR)的概念[10]。IR是指機(jī)體在促進(jìn)葡萄糖攝取和利用方面受損,即一定量的胰島素產(chǎn)生的生物學(xué)效應(yīng)低于預(yù)期的正常水平[11-13]。研究顯示,胰島素抵抗的發(fā)生多與胰島素受體和受體后的缺陷有關(guān)。IR不僅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機(jī),還是引起心血管疾病、血脂代謝紊亂等多種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14]。而改善IR是治療上述疾病的關(guān)鍵。
糖尿病胰島素抵抗患者,因其胰島素生物效應(yīng)減低,可造成葡萄糖在脂肪、肌肉及肝臟組織的利用量減少,加劇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出現(xiàn)高血糖,因而出現(xiàn)血糖高于
正?;蛱悄土慨惓5默F(xiàn)象[15]。但空腹血糖較容易受到進(jìn)食和糖代謝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在2010年,美國ADA糖尿病協(xié)會就將糖化血紅蛋白 (GHb)作為診斷糖尿病的標(biāo)準(zhǔn)之一[16]。GHb是葡萄糖與血紅蛋白的β鍵N末端纈氨酸殘基非酶化結(jié)合而成,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因此GHb的量與血糖濃度成正比。因GHb不易分解,相當(dāng)穩(wěn)定,可以可靠的反映出近2、3個月內(nèi)的平均血糖值,且不易受到飲食、運(yùn)動等因素的干擾,可以看作是確診糖尿病的一項有重要意義的標(biāo)記物[16]。
本研究通過高糖高脂飼料喂飼加腹腔注射小劑量鏈脲佐菌素復(fù)制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大鼠模型。鏈脲佐菌素為胰島β細(xì)胞毒劑,可引起胰島素缺乏。如單純注射鏈脲佐菌素,誘導(dǎo)的模型較類似于人類Ⅰ型糖尿病。且大劑量注射鏈脲菌素較易損傷肝臟、骨骼肌等靶組織,并對實驗結(jié)果產(chǎn)生影響[17-18]。本研究前期以高糖高脂飼料喂飼大鼠4周,引起大鼠高脂血癥、高胰島素血癥等,再小劑量注射鏈脲佐菌素,從而導(dǎo)致糖尿病胰島素抵抗。造模后,可見模型組大鼠FPG、GTT、GHb、FINS、HOMA-IR升高,ISI降低,表明其已經(jīng)發(fā)生了胰島素抵抗。
白背三七地上部分在民間常用于糖尿病、高血脂及高血壓的輔助治療,現(xiàn)代藥理學(xué)研究也已經(jīng)證實了其降血糖及降血脂作用,并確定其主要藥理活性成分為總黃酮類[3-6]。為了進(jìn)一步觀察白背三七總黃酮對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影響,并探討其作用機(jī)制,本研究復(fù)制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大鼠模型,以白背三七總黃酮進(jìn)行治療。治療后可見,大鼠FPG、GTT、GHb、FINS、HOMA-IR顯著降低,ISI顯著升高,且InsR mRNA的表達(dá)顯著增強(qiáng)。結(jié)果表明,白背三七總黃酮能夠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且對IR大鼠的高胰島素血癥也有改善作用。而白背三七總黃酮對糖尿病IR大鼠的改善性作用,與促進(jìn)肝細(xì)胞膜InsR mRNA表達(dá)增強(qiáng),調(diào)節(jié)受體環(huán)節(jié),增強(qiáng)2型糖尿病IR大鼠胰島素的生物效應(yīng),抑制胰島素的過度分泌有關(guān)。
[1] 江蘇新醫(yī)學(xué)院.中藥大詞典:上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2] 俞 浩,毛斌斌,周國梁,等.白背三七總黃酮對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J].食品科學(xué),2013,34(15):295-298.
[3] 馬正東,陳 磊,宋洪濤,等.白背三七水提取物對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機(jī)制[J].中草藥,2010,41(4):623-626.
[4] 姜曼花,胡劍卓,邱文高,等.白背三七多糖和黃酮降血糖及耐缺氧作用[J].中國醫(yī)院藥學(xué)雜志,2009,29(13):1074-1076.
[5] 胡 勇,李維林,林厚文,等.白背三七地上部分降血糖作用研究[J].西南林學(xué)院學(xué)報,2007,27(1):55-58.
[6] 王津江,陳 磊,宋洪濤,等.白背三七總黃酮的提取工藝研究[J].中國藥師,2009,12(2):146-149.
[7] 接 敏,萬春鵬,余燕影,等.白背三七大孔樹脂富集物化學(xué)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12,24(2):155-159,163.
[8] 劉雪芹,于 湄,張 燕,等.蟲草多糖對2型糖尿病小鼠InsR/IRS-1通路及糖代謝的影響[J].中國藥師,2011,14(2):163-166.
[9] 金 鑫,張彥芬,秘 堯,等.津力達(dá)對高脂誘導(dǎo)的胰島素抵抗ApoE-/-小鼠骨骼肌膽固醇相關(guān)基因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xué)通報,2014,30(11):1600-1604.
[10] Reaven G M.Banting Lecture 1988.Role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human disese[J].Diabetes,1988,37(1):1595-1607.
[11] Zimmerman T,Horber F,Rodriguez N,et al.Contribution of insulin resistance to catabolic effect of prednisone on leucine metabolism in humans[J].Diabetes,1989,38(10):1238-1244.
[12] 李秀鈞.代謝綜合征胰島素抵抗綜合征[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
[13] 扈麗萍,劉文峰.劉文峰自擬梔芪降糖飲治療胰島素抵抗驗案[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4,41(5):1031-1032.
[14] 戴 冰,邢 瑞,周放亮,等.六味地黃湯及其水提醇沉物對2型糖尿病大鼠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中成藥,2014,36(3):608-610.
[15] 王 蕊,黃 昆.胰島素受體家族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J].中國生物化學(xué)與分子生物學(xué)報,2009,25(12):1102-1109.
[16] 張閩紅.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檢測中的臨床意義[J].贛南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2014,34(1):97-98.
[17] 鄭素玲,陳 超,武 煒,等.鏈脲佐菌素誘導(dǎo)小鼠Ⅱ型糖尿病模型的研究[J].動物醫(yī)學(xué)進(jìn)展,2010,31(7):60-63.
[18] 閔筱輝,陳其奎,于 濤,等.鏈脲佐菌素誘導(dǎo)建立長期穩(wěn)定糖尿病小鼠模型的給藥方案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dǎo)報,2013,10(4):7-10.
R285.5
B
1001-1528(2015)11-2501-04
10.3969/j.issn.1001-1528.2015.11.036
2014-11-24
河北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11231005D)
賀 克(1977—),女,碩士,副主任藥師,從事中藥學(xué)研究工作。Tel:18633039389,E-mail:hkwkc@sina.com
*通信作者:劉 姣 (1978—),女,碩士,副教授,從事中藥藥理學(xué)教學(xué)及研究工作。Tel:13483127682,E-mail:fairypc_lj@ 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