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得
問題是探究的前提,也是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更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基礎。所以,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鼓勵學生在教師恰當的提問中,鍛煉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進而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因此,作為課改下的物理教師,我們要恰當提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主動探究,進而在構建出高效的物理課堂的同時,也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
一、生活化問題的提問
眾所周知,好的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以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應用能力。所以,我們的物理提問應該從學生熟悉的情境出發(fā),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探究中體會到物理與生活之間的關系,進而幫助學生樹立學以致用的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升華和凝華》時,為了活躍課堂氣氛,也為了讓學生認識到物理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在本節(jié)課的提問過程中,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1)樟腦球在衣柜里為什么會越來越???(2)寒冷的冬天,堆起來的雪人為什么會逐漸變小?(3)碘受熱升華為紫色的碘蒸氣?!M織學生思考上述與生活現象熟悉的情境提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有效的生活化問題的提問也能減少學生的恐懼心理,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
二、開放性問題的提問
在以往的封閉式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的思維嚴重受到限制,很難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導致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僅是用知識應對考試,嚴重不利于學生健全的發(fā)展。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設置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要打破以往封閉式、一對一答案的問題,鼓勵學生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自主地解答相關的問題,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為高質量物理課堂的實現做好基礎工作。
例如,在教學《測量小燈泡的電阻》時,首先,我引導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設計實驗步驟,再按照自己的實驗過程進行實驗操作,測量電阻。在這樣的開放式環(huán)境中,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而且也能使學生在的思維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總之,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借助多樣化的提問形式來為高質量物理課堂的實現做出相應的貢獻,同時,也能促使學生獲得健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簡展暉.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提問設計的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29).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