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亞萍
【摘要】由于英漢語言的禮貌用語受不同文化和價值觀的影響,其表達方式也有所不同。這種差異往往會影響跨文化交際的有效進行。禮貌是各種文化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禮貌用語是人們?nèi)粘UZ言交際過程中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適當?shù)亟o學生講解英漢禮貌用語的差異,以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guān)鍵詞】文化背景 英語 中西方 禮貌用語
一、前言
我們可以通過看外國電影、小說和電視等途徑發(fā)現(xiàn)中西方禮貌用語在表達方面有許多不同之處。從語言學的角度看,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受到不同文化的影響,必然會產(chǎn)生這種差異性。那么什么是文化呢?有些社會學家,文化人類學家把文化定義為:文化是一種復(fù)雜體,它包括實物、知識、信仰、藝術(shù)、道德、法律、風格以及其它社會上習得的能力與習慣。由此得出,文化的范圍是非常廣泛的,語言是不能超越文化而獨立存在的,文化的發(fā)展,推動和促進了語言的發(fā)展;同樣,語言的發(fā)展和豐富,也是整個文化發(fā)展的必要前提。所以我們把語言稱作是文化的載體,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鏡子。
二、文化背景對英漢禮貌用語的差異表現(xiàn)
不同社會背景和文化的人會話時所采用的表達方式不盡相同,禮貌用語也有天壤之別。讓學生理解這些差別,可以使他們很好的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順利的交流和溝通,避免發(fā)生文化誤解。
1.稱謂與招呼語。漢語在語言交際過程中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講究親屬之間,長幼之間輩分的嚴格區(qū)分。中國受2000多年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影響。儒家思想占據(jù)核心地位,儒家推崇的是“禮”。這體現(xiàn)在語言的運用上,用詞就各有講究。在我國“老”字表示尊敬,朋友之間,熟人之間稱呼“老王”、“老張”即自然又讓人感到受別人的尊重。但是西方社會卻恰恰相反,西方人非常忌諱用“老”子,在西方國家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都可以直呼其名,他們認為這才是表達親密度最好的方式。
2.謙虛與恭維語。西方文化中,在公眾場合夸贊女性是有禮貌、有教養(yǎng)、體現(xiàn)社會公德的具體表現(xiàn)。比如“you are so beautiful today? ”,“you look younger than yourself”. “you are so charming”.And so on. 得到的回答往往是“thank you very much.” 對他人的恭維、稱贊,西方人一般是接受,認為否定別人的贊揚是不禮貌的,等于否定別人的判斷力和眼光,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而在中國,如果在公眾場合恭維一個女人則被視為是輕佻的舉止。當中國人聽到別人的夸獎或贊賞時,則習慣于極力否定自己以表示謙虛,遇到別人當面夸獎時,往往回答如下“沒有沒有”、“不行不行”、“不敢當”。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的禮貌用語與不同的答應(yīng)語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語言習慣。所不同的是,西方人推崇的是“紳士風度”,這種“謙恭”在內(nèi)涵與表現(xiàn)形式上都有異于中方。其實他們表現(xiàn)出來的是:“恭而不謙”。而中國人受到“自謙尊人”的傳統(tǒng)習俗影響而表現(xiàn)出“謙虛”。這種差異的原因在于,在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念中,人們認為謙虛是美德;而西方人認為過分的謙虛就是虛偽。
3.禁忌語。不同語言的表達反映出不同名族的鮮明的文化特色,尤其是禁忌語的用法在這一方面體現(xiàn)的尤為明顯。中國人把對于詢問年齡,體重,收入、家產(chǎn)等等都視為常見的話題,在與人交談的過程中沒有什么不合適和不恰當?shù)?,但是西方人卻不以為然,他們認為這些話題是屬于個人隱私,是不能當面問訊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代西方人把年齡,婚姻等也會視為自然的事情。但是對于年齡和體重,他們?nèi)稳灰暈闃O為敏感的話題。一定要小心使用。
三、英語教學與文化知識的培養(yǎng)
1.教師在實施英語教學過程中,通過利用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這就要求老師在上課之前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老師要將有關(guān)的文化背景知識做口頭的介紹,再把這些材料設(shè)計成學生的語言訓練的材料,課堂上先讓學生聽,然后讓他們回答提出的問題,以此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這樣不但將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與加強學生的語言實踐精密的結(jié)合在一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
2.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插播一些影視和音頻進行視聽訓練,通過聽和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的交際語言運用,讓學生真正達到對外國文化和語言的理解,從真實的情景中學習到實用的有關(guān)英美文化風情的語言知識。
3.加強課堂情景交際文化教學。教師應(yīng)該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進行對話練習,要求他們模擬生活中和工作中的不同角色,并利用教材中的背景知識有效的使用稱呼語,委婉的拒絕及道別這類包含文化背景知識的交際用語。
4.加強課外閱讀活動。教師在外語教學中應(yīng)該重視文化的滲透,在課外活動中鼓勵學生關(guān)注了解各種文化的異同,鼓勵學生增加課外閱讀量是提高學生對文化明感度,培養(yǎng)社會文化能力的另一條途徑。讓學生通過參加各種英語大賽,舉辦英語知識大賽,開辦英語角來提高學生學習英美文化知識的積極性和興趣度。
禮貌語在中西方人際交往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好語言,首先要理解雙方各自的文化差異。中西方禮貌用于表達方式的不同是由于各自的文化差異造成的,學生只有通過英語教學了解彼此間的文化差異,才能達到語言的理解。也只有這樣才能在交流中正確地運用語言,從而達到預(yù)期的交際效果。才能達到我們高職院校實用英語教學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1]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際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
[3]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英漢語言文化對比[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