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士平 梁勁松 楊興柏 王家同 肖麗琴 艾姝智
2014年,荊門市農業(yè)局會同鐘祥市農業(yè)局結合旱作區(qū)土壤、氣候、地理等資源特點,在鐘祥市文集西湖村試驗探索出了一套旱作區(qū)一年三熟高效種植模式——馬鈴薯—甜玉米—西蘭花(或翡翠蘿卜),該模式每1 hm2年產值可達15萬元以上,生產效益顯著高于當?shù)貍鹘y(tǒng)種植模式?,F(xiàn)將該模式高產高效種植技術介紹如下。
12月下旬機械條播馬鈴薯,翌年5月上旬收獲;甜玉米4月上旬播種育苗,5月上旬移栽,7月上中旬收獲鮮穗和秸稈;西蘭花6月底播種育苗,8月5日前移栽,10月初開始收獲上市,12月20日前收獲完畢。甜玉米收獲后若用翡翠蘿卜接茬,于8月25日前條播,12月20日前收獲。
每1 hm2馬鈴薯產量37.5 t,產值6萬元;甜玉米鮮穗產量22.5 t,產值3.66萬元;西蘭花產量16.5 t,產值6.6萬元;翡翠蘿卜產量52.5 t,產值5.25萬元。馬鈴薯—甜玉米—西蘭花模式每1 hm2合計產值16.2萬元,純收入7.95萬元以上;馬鈴薯—甜玉米—翡翠蘿卜模式每1 hm2合計產值14.85萬元,純收入7.5萬元以上。
①品種選擇 選用早中熟脫毒馬鈴薯如費烏瑞它、中薯4號等。
②種薯處理 一是切塊,小的種薯(20~50 g)不切塊,超過50 g以上的切塊處理;二是拌種消毒,切塊后的薯種可用石膏粉或滑石粉加農用鏈霉素或甲基硫菌靈均勻拌種,放置于通風干燥的室內攤晾,傷口愈合后播種。
③配方施肥 底肥每667 m2施腐熟農家肥1 000~1 500 kg、專用復合肥50 kg和中微量元素肥料25 kg,每667 m2追施1次尿素10 kg和硫酸鉀15 kg。
④除草防蟲 整地前每667 m2用50%辛硫磷乳油拌毒土撒施地面防治地下害蟲,播種后于蓋膜前噴施芽前除草劑。
⑤起壟規(guī)格 深溝高壟地膜覆蓋栽培,壟寬80~90 cm,使用起壟、播種、蓋膜機械一次性操作。
⑥適時播種 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選擇晴天、土壤墑情較好時(也可播后溝灌補墑)播種。
⑦合理密植 每1 hm2種植6.75萬株左右為宜,一壟雙行。
⑧田間管理 一是2月中上旬出苗前進行機械培土;二是及時破膜引苗并蓋土防凍;三是防治病蟲害,生長期間如果遇到5天以上連雨天或現(xiàn)蕾期,交替使用48%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58%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晚疫病,每隔7天1次,連防 2~3 次,。
⑨采收 4月底開始,分期分批采收。
①品種選擇 選用華甜玉米4號、金銀粟2號等優(yōu)質品種。
②播種育苗 穴盤基質育苗,播種和苗盤擺放整齊后澆水(多菌靈+水溶肥),搭拱棚覆蓋遮陽網。幼苗出齊后,噴施噁霉靈防猝倒病。移栽大田前5天追1次出嫁肥和噴施1次出嫁藥。
③整地施基肥 精細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每1 hm2施有機肥15.0~22.5 t(以腐熟人糞尿或雞糞效果較好)、45%硫酸鉀型復合肥(15-15-15)600 kg、硫酸鋅11.25 kg。
④移栽 整地平田起壟,壟寬1.4 m,株行距0.3 m×0.7 m,一壟雙行。
⑤追肥 分別在拔節(jié)期和大喇叭口期追肥,即幼苗4~5葉期每1 hm2追施尿素150 kg,對弱苗采取偏施肥和澆水等補救措施;大喇叭口期(播后50天左右,能用手捏到雄穗時)每1 hm2追施尿素225 kg。
⑥澆水 移栽時注意澆定根水,干旱持續(xù)10天以上注意根據墑情適時溝灌抗旱,特別是抽雄前后要防止干旱。
⑦病蟲害防治 搞好大小斑病的防治,在拔節(jié)至抽雄期選用甲霜銅或DT防治莖腐病。在防治黏蟲、蚜蟲基礎上,于喇叭口期加強玉米螟防治。
⑧采收 一般籽粒含水量為66%~71%(散粉盛期后20~22天)采收為宜,具體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若以加工罐頭為目的可提早收1~2天,以出售鮮穗為主的可晚收1~2天,采收期6天左右。
①品種選擇及播種期 秋季栽培的品種有綠玉、綠嶺等,播種期一般為6月下旬至7月下旬。
②播種育苗 苗床應選擇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播種前充分翻土曬土,并施入腐熟的堆肥。苗床長條形,不能太寬,以防積水。每1 m2苗床播種約3 g,每1 hm2定植苗所需種子450 g左右。條播或撒播。播種后稍蓋土,再蓋稻草,用噴水壺灑足水分。3~4天發(fā)芽,及時揭去禾草。苗床保持濕潤即可,及時間苗,避免長成高腳苗。播種后25~30天,有4~6片真葉時即可定植。
③整地開廂與施底肥 一般采用1.2 m寬包溝,按株行距打穴,施入腐熟有機肥,配合適量的氮、磷、鉀等化肥以及石灰和少量硼砂等,過磷酸鈣應先同有機肥混合堆制后才施用。每1 hm2用尿素225 kg、過磷酸鈣450 kg、氯化鉀375 kg、硼砂2.25 kg、石灰 600 kg、腐熟堆肥 22.5~30.0 t。
④定植 定植前2~3天控水煉苗。應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定植,先淋濕苗床,再帶土移植。雙行定植,行距 45 cm、株距 35~45 cm,每 1 hm2定植 2.55萬~3.30萬株。
⑤田間管理 a.施肥。第1次追肥在定植后7~10天,植株恢復生長時施用,以后每隔7~10天追肥1次。第2次施于行間或畦溝兩邊,然后把畦溝內的部分土壤培到畦肩蓋住肥料,隨后進行畦溝灌溉。第3次在開始抽薹前,在行間開溝條施,施后覆土,同時可另用0.5%尿素液噴施葉面,隔1周噴1次。
b.水分。生長期間保持土壤濕潤,尤其是蕾球發(fā)育期間,切勿受旱。天氣干燥時,一般每隔1天淋水1次,注意現(xiàn)蕾后淋水勿淋濕花球,避免積水腐爛,若種植地較平,可采用溝灌方式,每次時間不能太長,以“跑馬水”方式為宜。
c.除草??山Y合前期追肥進行中耕培土,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
⑥病蟲害防治 一是避免與甘藍類蔬菜或大白菜等連作;二是大雨之后應注意排水;三是中耕除草時應避免傷根;四是注意軟腐病、菌核病、黑腐病的防治。在蟲害上,注意防治菜青蟲、小菜蛾、蚜蟲。
⑦采收 當蕾球已充分長大,各小花蕾未松開,整個花球還保持緊實完好、呈鮮綠色時及時收獲。應在早晨收獲,避免陽光照射。青花菜主薹花蕾采收后,應再加強肥水管理,繼續(xù)采收側枝花蕾。
①整地播種 播種前深耕細耙,耕層最好能達到25 cm。結合整地每1 hm2施磷酸二銨750 kg,底肥最好采用溝施,即在耙地后按行距開溝施肥,然后在溝上起壟。每1 hm2播種量為2.25 kg。點播,每穴2~3粒,覆土深度0.8 cm左右,然后澆水。
②種植密度 行距40 cm,株距25 cm,每1 hm2密度8.75萬~9.00萬株。
③田間管理 a.間苗定苗。幼苗至蓮座期應及時中耕2~3次,保持土壤疏松透氣,同時消滅田間雜草。結合中耕除草,在幼苗長到3~4片真葉時定苗,定苗時注意選優(yōu)去劣。
b.施肥。原則上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耕地以前先每1 hm2撒施450 kg三元復合肥,然后耕翻。當蘿卜進入肉質根膨大前期,形如小手指時,每1 hm2追施300 kg尿素加150 kg三元復合肥,穴施或均勻撒在畦面上,距蘿卜根10~15 cm,不要把肥撒在葉面上。18~20天后,再按上述的施肥量追施一次化肥,促進蘿卜根膨大。
c.水分。進入蓮座期應保持田間地面見干見濕,遇干旱則澆水,特別是肉質根膨大期。若自然降水較多,補澆1~2次;若降水較少且不規(guī)律,則應補澆3~4次。
④病蟲害防治 避免與蘿卜、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連茬,在蘿卜進入肉質根膨大期防治軟腐病、黑腐病。防治黃曲條跳甲、菜螟、地老虎、菜青蟲、小菜蛾等??梢杂枚舅莉绻喔婌F,出苗后噴藥或灌根2次防治黃曲條跳甲、地老虎。
⑤采收 當葉色轉黃褪色時,肉質根充分膨大,基部圓鈍,即達到商品標準,此時即可收獲。
本模式適宜在長江中下游沖積平原砂壤土質旱作區(qū)推廣應用,如鐘祥市、沙洋縣漢江沿線旱地和河灘地。該種植模式是規(guī)?;?、機械化、非設施栽培,適度規(guī)模種植應以訂單生產為前提,確保種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