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燦華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內科,廣東 廣州 510450)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觀察
李燦華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內科,廣東 廣州 510450)
目的:觀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療效。方法:共84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2例,對照組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治療組行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血清IgE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療效顯著,還可加快調節(jié)患者外周血中細胞因子。
咳嗽變異性哮喘;射干麻黃湯;對照治療觀察
我院近年來遵循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原則,對收治的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射干麻黃湯加減方治療,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共84例,均為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門診收治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齡15~58歲,平均年齡(36±8.20)歲;病程3個月~11年,平均病程(6.1±0.63)年。治療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齡17~61歲,平均年齡(38±7.54)歲;病程3個月~13.6年,平均病程(6.8±0.45)年。兩組患者均根據臨床相關檢查確診為咳嗽變異性哮喘,參照我國的《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09版)中關于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診斷標準[1]:①伴有明顯的夜間刺激性咳嗽;②支氣管激發(fā)試驗呈陽性,或是支氣管舒張試驗呈陽性,或是最大呼氣流量(PEF)日夜變異率>20%;③對患者給予支氣管擴張劑有治療效果[1]。在接受本次研究前已排除慢性咽炎、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支原體肺炎等相關疾病。兩組患者的臨床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行西藥常規(guī)治療:吸入普米克(澳大利亞AstiaZenecaPtyLtd生產,批準文號H20090902)200μg,1日3次;口服順爾寧(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J20070070)10mg,每晚頓服,2周為一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臨床療效。
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射干麻黃湯加減方治療。黃芪、太子參、五味子、杏仁、蟬蛻各10g,射干、炙紫菀、炙款冬花各9g,炙麻黃、地龍、法半夏各6g,細辛、干姜、甘草各3g,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用??诟杉幽仙硡?0g,干咳加烏梅10g,熱象者加石膏30g,流涕、鼻塞、咳痰者加葶藶子10g,高血壓者可加重地龍用量[2]。水煎服,1日1劑,分2次頓服,2周為一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臨床療效。
臨床控制:咳嗽癥狀完全緩解或基本緩解。顯效:咳嗽癥狀有明顯減輕,停藥后癥狀無加重。有效:咳嗽癥狀有所減輕,但夜間與晨起仍有輕咳,停藥后癥狀會加重。無效:治療前后相比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
外周血中細胞因子檢測。兩組均在治療4周后采集靜脈血進行檢測,觀察血清總IgE水平與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
所有數據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統(tǒng)計處理,計量資料以(±s )來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臨床療效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血清IgE水平與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改善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IgE水平與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血清IgE水平與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指標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治療時間 IgE(ng/L) EOS(×109個/L)對照組 42治療前 237.9±21.56 1.22±0.63治療后 243.5±21.67 0.94±0.38治療組 42治療前 255.6±23.28 1.27±0.71治療后 168.7±16.24△ 0.43±0.26△
兩組患者均進行6~12個月的隨訪,對照組復發(fā)11例,復發(fā)率26.19%。治療組復發(fā)2例,復發(fā)率4.76%。治療組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發(fā)病是細胞因子參與調節(jié)、以肥大細胞、嗜酸細胞浸潤為主的慢性氣道炎癥,而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是具有廣泛生物活性的前炎癥細胞因子,也是咳嗽變異性哮喘發(fā)病過程中重要因素。嗜酸細胞會起到誘導血管內皮細胞表達黏附因子,促進炎癥細胞活化和浸潤的作用,進而導致氣道高反應性,進一步加重病情。大量研究資料表明,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中變應原皮試或特異性IgE陽性的發(fā)生率可達40~80%左右,此比例與支氣管哮喘極為相似,可見IgE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反應咳嗽變異性患者的機體致敏水平。因此,在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時,必須注意對血清IgE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的調節(jié),使其盡量趨于正常值,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研究表明,只常規(guī)西醫(yī)藥物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療效并不理想,血清IgE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改善效果也不顯著。因此,臨床也開始重視對中藥的應用。中醫(yī)認為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病理機制主要為復感外邪、宿痰伏肺、風寒暑濕?,F代人由于生活條件好,飲食多以肥甘厚膩為主,若生病致咳嗽,容易使脾胃受損、脾虛運化不健、痰濁內生、痰阻肺絡,便會出現變異性哮喘之癥。因此,治療應遵循宣肺化痰、補肺固表、止咳平喘、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原則。
射干麻黃湯加減方中射干、麻黃、黃芪、地龍、太子參補腎納氣、活血化瘀,并可起到促進腎上腺分泌、抑制炎性細胞與炎性介質釋放、影響變態(tài)反應的作用;半夏、款冬花、紫菀、細辛平喘、利尿、擴張支氣管、緩解支氣管痙攣、提高機體免疫力,最終控制炎癥、降低氣道反應、減少哮喘發(fā)作,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加用中藥湯劑后,患者肺功能改善情況也較單純行西藥治療的患者顯著,由此也提示中藥應用于咳嗽變異性哮喘的可行性與有效性[3,4]。
綜上所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效果較好。
[1]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09版)(M).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9.
[1] 時玉華.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4):644-645.
[2] 謝煥文.射干麻黃湯加味治療寒咳型咳嗽變異性哮喘32例[J].河南中醫(yī),2012,8(8):182-183.
[3] 梁光浩,丁小紅.中醫(yī)辯治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療效[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2,13(12):89-90.
[4] 王紅珊,等.射干麻黃湯聯(lián)合孟魯司特治療咳嗽變異型哮喘86例[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5):273-275.
R562.25
B
1004-2814(2015)06-0539-02
201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