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遼寧省營口市衛(wèi)生學?!∵|寧營口 115000)
“學展點練”模式在體育課堂應用探究①
陳靜
(遼寧省營口市衛(wèi)生學校遼寧營口115000)
摘 要:隨著國家對新課改的重視以及大力普及,以“學展點練”為代表的新教法迅速崛起并在實際教學中得到應用,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體育課堂具有較強的靈活性、流動性。在體育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掌控性、駕馭性都受到極大的挑戰(zhàn)。但體育課堂又事關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以及身體健康。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就成為重中之重。該文將立足于“學展點練”新課改模式,對體育課堂的授課方法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剖析。
關鍵詞:學展點練體育課堂應用教學模式
從小學到大學,體育課堂一直是學生喜愛的課程之一。其豐富的課堂內(nèi)容、多彩的運動項目、引人的活動方式都讓學生們對其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深受學生們的喜愛。隨著國家對新課改的重視以及大力普及,以“學展點練”為代表的新教法迅速崛起并在實際教學中得到應用,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但是,在靈動性極大的體育課堂中,“學展點練”模式迄今尚未走出一條符合“實戰(zhàn)”的路子。
“學展點練”教學模式是建立在國家推行新課改、打造高效課堂這一基礎上的。它的最終出發(fā)點是對學生實行素質(zhì)教育,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不再僅僅局限于對老師的被動學習,脫離于傳統(tǒng)課堂。老師由主角配成主線,學生由配角變?yōu)檎n堂的主人?!皩W展點練”其最基本的含義是學生在整個課堂中對知識的學習經(jīng)過自學-對學-組學(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包含學生自身的展示)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后老師針對學生在展示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點撥。然后再針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聯(lián)系最終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在整個教學流程中,學生在自學—對學—組學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會使自己的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例如自學能力、與他人的溝通能力、與團隊的合作能力、以及在全體師生面前挑戰(zhàn)自身的能力。但是,在運用“學展點練”這個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幾個關鍵問題:首先是建立科學配套的學習小組。其次是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最后是注意時間點劃分以及實行分層教學。只有這幾個前提條件做扎實,“學展點練”教學模式才能應用自如[1]。
2.1體育課堂的特征
體育課堂不同于其他課堂,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流程和其他學科也不盡相同。綜合而言,體育課堂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征。
2.1.1傳授體育技能為主學習體育理論為輔
開設體育課程的最終目的是強身健體,鍛煉學生的身體,從而提高學生們的整體素質(zhì)。體育課堂的主要授課內(nèi)容是讓學生掌握各種運動項目的動作要領以及技巧。經(jīng)過自身的反復鍛煉,熟能生巧,掌握相應的體育技能。在整個體育課堂中,老師對于體育技術領域的傳授要遠遠大于對理論知識的講解。相比較于其他文化課知識,體育這門學科的特點也是比較明顯的。其他文化課知識主要是理論方面,來源于社會生活以及生活實踐。但是體育課堂中的技能知識主要是針對于學生自身。由此可見體育課堂的鮮明特點。
2.1.2學生機體參與為主教學組織形式多樣
體育課堂的授課內(nèi)容決定了學生們的參與方式與文化課不同。由于在體育課堂中,有眾多的動作要領需要掌握,這就需要老師示范,學生全程參與模仿。學生在模仿過程中要加以思考領悟達到對體育技能、理論知識的掌握。在學生學習、模仿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的先天基礎是不同的,男女有異,對于這些學生們的心理素質(zhì)、興趣愛好等老師要通過自己的組織手段來讓學生們學到體育知識及技能,提高學生們的身體健康水平。
2.1.3通過潛移默化提高學生品質(zhì)
老師在體育課堂的教學中,對于某些具有難度的動作要領的標準示范、某些體育授課所需的器械設備的熟練使用都會做出相當大的努力和付出。因而,老師的言行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同時,學生在模訪練習時也會經(jīng)過這些磨難,這就要求學生必須不怕困難、克服困難,學會與他人交流、與團隊進行合作,這些都是有利于學生形成刻苦勤奮,勇于拼搏的良好習慣。
2.2體育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前文已經(jīng)強調(diào),體育課堂絕不是文化課堂。二者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但是,到現(xiàn)為止,仍有眾多的學生甚至部分老師都存在諸多的認知誤區(qū)。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2.1思想混淆觀念偏差
針對體育課堂的授課特點,諸多學生把體育課堂看成“放松課”“娛樂課”。學生們認為體育課堂就是來緩解日常學習壓力的課堂。他們認為體育課堂就是做自己喜愛做的活動,練習自己喜歡的項目,無拘無束。事實是體育課堂作為一門學科,在學校里是具有制度化和約束性的。需要用嚴肅的學習態(tài)度去學習其中的技能和理論知識。學生的思想誤區(qū)是需要糾正的。
2.2.2老師過于強調(diào)自身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
從現(xiàn)今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所展示出的實際情況看來,老師處于發(fā)號施令的領導地位。老師所扮演的角色是發(fā)出命令—學生遵從—老師指點評價—學生再習練。整個過程老師完全是“主人”[2]。學生沒有任何的可選擇性,只是一味的遵從命令、反復機械的練習動作要領。完全成為老師一個人的表演,獨角戲。如此以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必定會大為降低,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與能力不可能得到提高,成為名副其實的“機器人”“書呆子”——雖然不是文化課。
“學展點練”教學模式在體育課堂中的應用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入手,只有這些問題解決了,才能出真正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以及綜合素質(zhì)。
3.1建立學習小組
學習小組的建立具有很大的學問。首先要從人員搭配入手。一個學習小組一般是6~8人。6人為宜。6個學生必須符合尖子生—上等生—后進生這三個級別。6個同學中每兩人結成一個幫扶對子。這里面的原則是好幫中、中幫差。其次是學習組長的選拔。老師不
能指認,需要由學習小組組員進行選拔。這個學習組長其他學科的能力可以不太理想,但是體育方面必須是強項。學習小組建立之后需要讓班級內(nèi)的學習小組找到自己的對手小組。這樣有利于提高競爭的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每個學習小組要有相應的組規(guī)組訓。違規(guī)怎么辦,這些都要有相應的規(guī)定。如此則可以增加組員的集體榮譽感。對于學習組長的使用,老師需要大有斟酌。畢竟體育課堂眾多項目中有著許多繁雜的動作要領,很多同學都不能一次性掌握。建議老師可以將本節(jié)課需要傳授的內(nèi)容先給學習組長“開小灶”,讓這些學習組長掌握之后再由這些組長去傳授給自己的組員[3]。如此以來,老師的授課壓力則是大有減輕。這也為“學展點練”教學模式中的“學”環(huán)節(jié)打下良好的基礎。
3.2完善競爭機制
體育課堂是一個開放性、流動性極強的課堂。老師可以制定一系列的競爭獎懲機制。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每一個學習小組明確自己的小組對手。獎懲不必過于物質(zhì)化。輸贏雙方可以一首歌、一個舞蹈等都可以作為獎品。老師要及時做好評價。評價時,不能簡簡單單的稱之為“好”或者“差”更重要的是說出相應的原因,讓學生明白具體該怎么做。以免再出現(xiàn)類似的失誤。老師也可以實行“積分制”“星星制”。即某一個小組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的優(yōu)秀就可以為這個小組加上相應的分數(shù)或者星。之前曾經(jīng)有專家提出,這個獎懲方式只適用于小學生或者中學生,后來的事實證明,這個方法適用于各個階段的學生,當然,也包括高校大學生。
3.3老師做好自我定位做好本職工作
老師必須明白,課堂是學生的課堂。老師教的好不如學生自己學的好。體育課堂老師的自我定位要清晰。老師是主線,學習是主體,學生是主人。老師在整個課堂所起的作用是點撥和引領作用。而不是滿堂灌。老師講的再多,學生未必能學的會。要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生自己的“學”。而不是老師的教。只有讓學生多學、多展示、多練、學生的問題才能暴露。老師才能進行點撥。學生不暴露錯誤的課堂絕不是一個高效的課堂。
3.4“學展點練”教學模式在體育課堂的具體應用
“學展點練”教學模式在體育課堂的應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建立上以上幾個方面的工作做好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實施。在體育課堂中?!皩W展點練”的教學模式應該按照以下幾個步驟進行。首先是“學”。這個環(huán)節(jié)老師需要把本節(jié)課應該傳授的內(nèi)容示范之后,由學生自己進行領悟以及模訪。(不得與他人進行交流,屬于自學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大約需要20 min(以每節(jié)課45 min為例)。學生進行自學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在自學過程中有不懂的問題可以和自己的幫扶對子(前文已經(jīng)說明)進行交流,雙方互相進行示范與講解[4]。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為5 min(以每節(jié)課45 min為例,屬于對學環(huán)節(jié))。在對學環(huán)節(jié)中,肯定仍然有不會的問題。對子可以把這些問題提交到學習組長哪里,學習組長可以在全組范圍內(nèi)發(fā)動整體力量進行解決(這個時間段大約為5 min,即組學)。其次是“展”。在“學”這個環(huán)節(jié)結束之后,就進入到學生的展示環(huán)節(jié)。學生根據(jù)自己“學”的情況,對體育課堂老師傳授的知識進行模仿展示,老師認真觀察,注意學生在展示時(可以個人,可以全組,對手組進行觀察監(jiān)督)出現(xiàn)的問題,對錯誤之處進行記錄。再者就是“點”:這個環(huán)節(jié)才是老師的主角體現(xiàn)。根據(jù)學生在展示環(huán)節(jié)暴露出來的問題,老師有針對性的進行點撥,動作要領要進行反復的示范。杜絕類似錯誤的再次發(fā)生。最后是“練”。在學生展示時做暴露出的問題老師只進行點撥還是不行的。點撥之后要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從體育課堂的理論知識到動作要領,都要安排相應的標準進行練習。值得注意的是,在設置練習的標準時建議體育老師進行分層設置。按照A(優(yōu)秀)B(良好)C(及格)三類進行設置。在具體習練時后進生習練C,中等生習練B,優(yōu)等生習練A。完成習練之后注意進行互糾(可由對手組進行)。如此以來,相信“學展點練”模式一定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及各種能力。
“學展點練”教學模式在體育課堂的而應用仍有很大的潛力。新教法的運用和實施必定對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能力、身體健康、各方面的能力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該文正是從體育課堂教學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對“學展點練”教學模式在體育課堂的應用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剖析,以期能對體育教學有所貢獻,不妥之處,敬請雅正。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我們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肖紅香.新課程標準理念下學生體育學習方式的理論探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1(6):761-764.
[2]紀維龍.中小學體育教學設計中體育學習方式的演變與發(fā)展探析——兼對2001-2011年間發(fā)表的中小學體育學習方式研究文獻的綜述[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10):116-118.
[3]孫璞,蘇榮海.體育教學示范方法芻議——基于對社會認知理論的思考[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5):424-425,445.
[4]陳少青,楊國慶.“3+1”體育教學方法分類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1(1):76-78.
作者簡介:①陳靜(1964—),女,遼寧營口人,學士,高級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6(b)-0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