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敦營
隨著國人運動意識的提高,運動傷害的比率也逐漸提高,科學合理的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能鍛煉人的心智。但是如果運動前熱身不足、運動量突然增加或姿勢不正確,都會造成運動傷害。
大部分運動傷害都是急性的,一般來說中醫(yī)治療運動傷害以急性疼痛時冰敷、慢性酸痛時熱敷為原則,而在國外運動傷害救護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是“保護”“休息”“冰敷”“加壓”“抬高”5原則:
“保護”就是保護受傷部位免受二次傷害。
“休息”就是要求鍛煉者立即停止運動。
“冰敷”就是把傷處用濕毛巾包上冰塊,在受傷后48小時內(nèi),每2~3小時冰敷20~30分鐘,當受傷位置感到麻木的時候,立即移開冰袋用繃帶包扎并抬高傷處(編者注:冰敷宜在傷后24小時內(nèi)施行,以減輕局部腫脹,24小時后視傷處的具體情況進行調(diào)整)。冰敷可以減輕腫脹、疼痛及痙攣。但要注意冰敷的時間不要過長,長時間冰敷會發(fā)生凍傷。在使用冰敷后三日內(nèi),傷腫未能減輕,最好不要立即使用熱敷。
“加壓”就是通過壓迫減小局部傷害的腫脹以及內(nèi)出血,常見于包扎時,用彈性繃帶自傷處幾寸之下開始往上包,以螺旋狀重疊繃帶,平均而且輕微施力纏繞,到傷處時用力減小。如果因為包扎產(chǎn)生疼痛、皮膚變色、麻痹、淤紫等現(xiàn)象,則表明包扎過緊。為避免腫脹應連續(xù)使用繃帶包扎18~24小時。
“抬高”就是要降低受傷部位的血液及組織液積聚來減低腫脹。適當?shù)奶Ц叻椒ㄊ菍⑹軅牟课惶У帽刃呐K位置高一些,下肢受傷時,可以讓患者躺下并將患肢包扎壓迫、冰敷以及抬高傷部,這都是為了減少血液循環(huán)到受傷部位,從而避免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