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林
【摘 要】朗讀是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任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達到美感、樂感、語感、情感的和諧統(tǒng)一。但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朗讀往往成為匆匆過客,缺乏有效性,學生的朗讀準確率低、流利程度差、缺乏感情等情況普遍存在。
【關(guān)鍵詞】語文;朗讀教學;問題
朗讀教學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實踐證明以讀為主的教學策略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朗讀歷來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學實踐中的朗讀卻存在著很多問題。
一、學生缺乏朗讀興趣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薄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訓練學生朗讀能力,教師的責任重大,教師的職責,是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情緒化的一個平臺,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主動地去讀,專注地去讀,興致勃勃地去讀。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有的學生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一句一句地硬讀,存在為了朗讀而朗讀的現(xiàn)象。同時還有這樣的一種情況,老師讀的文章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味,導致學生沒有了朗讀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從細小處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
二、朗讀的時間不夠充分
語文教學,往往太過于重視“講”,而忽視了學生的“讀”,即學生對文本的“熟讀”。一篇課文的學習,總少不了串講,少不了繁瑣的詞句分析,學生只是圍著老師的問題、講解在轉(zhuǎn),一篇課文講完了,可學生連課文都讀不通,所記的那些“理解”、“體會”,全都是老師“講”出來的,這樣以來,學生的語文能力停滯不前,仍然不會“說話”、“作文”,原因就是學生讀的太少了,自己理解體會的太少了,語言積累的太少了。
三、重讀輕閱,只讀不思
一味只關(guān)注朗讀技巧的訓練,而忽視文本內(nèi)涵的感悟。因此,朗讀訓練往往顯得感性。閱讀情感是建立在讀者理解的基礎(chǔ)之上的。在“以讀為本”的強勢介入下,語文課上讀書的時間多了,閱讀量也大了,但不知不覺又陷入一種新的誤區(qū):重讀輕閱,只讀不思。課堂上經(jīng)常能聽到老師如此指導孩子:“這句話朗讀時,語速應當快一點!”“某某詞應當讀得重一點!”“某某詞語之前應當稍作停頓!”“這是個問句,句尾的那個詞語音調(diào)應當往上揚!”在老師如此“具體”地指導下,朗讀指導顯得過于理性,唯獨缺少對文本內(nèi)容的咀嚼、敲打。雖然孩子們也能讀出教師期待的那種效果,但可悲的是,孩子們只能讀“好”這一句、這一段或者這一篇,倘若換了讀的內(nèi)容,往往就不會讀了。因此,學生的朗讀僅是在語言文字表面滑行,游離于文本之外,難以親近語言,探索于文本深處,朗讀自然成了一種擺設,抑或是包裝課堂的一種行頭。
四、朗讀指導過于感性
一味注重文本內(nèi)涵的理解和感悟,而輕視朗讀技巧的指導。因此,朗讀訓練往往顯得感性。課堂上經(jīng)??梢月牭浇處煵惶呺H的指導:“你能讀出春天的五彩繽紛嗎?”“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表現(xiàn)有了火之后人們的幸福生活。”“中朝人們情深似海,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體現(xiàn)吧!”“小珊迪太可憐了,那就讓我們一起讀出小珊迪的可憐吧!”在老師云里霧里的指導中,孩子們憑借著已有的經(jīng)驗“云里霧里”地朗讀,毫無效果可言。
五、朗讀的目的性不夠明確
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中,課堂上聽起來是書聲瑯瑯,熱熱鬧鬧,其實讀前沒有要求,讀中沒有指導,讀后也沒有及時評價反饋,學生只是被教師驅(qū)趕著為讀而讀,沒有用心、用情去讀,而是有口無心地“念著經(jīng)”。這樣的朗讀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導致學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效率也很低。
六、朗讀的指導形式單調(diào)
朗讀教學指導方法單調(diào)、機械、生硬,常見教師在分析、理解之余來一句“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讀讀這部分”,或“把xxx語氣讀出來”,學生見以為常無動于衷。有的教師即使有指導卻不得要領(lǐng),只重聲音形式,不重內(nèi)心體驗。常聽教師直截了當?shù)馗嬖V學生,把某一個字(詞)讀得重(或輕)些,把某幾個句子讀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讀表情達意的要義。所以許多學生一遇到感情比較強烈的句子,就認為該讀重音,而不知道有時重音輕讀,表達的效果更強烈。如《再見了,親人》中小金花跺著腳說的一句話:“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學生往往讀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號。其實,體驗小金花內(nèi)心的沉痛,一字一句讀得緩慢而低沉,字字有聲,聲聲有情,更富感染力。有時,學生朗讀時輕重、緩急把握對了,但分寸感很差,一重特重,一輕特輕,極不和諧,讓聽眾的心一緊一緊活受罪。另外,讀長句,讀排比句時該怎樣換氣,怎樣停頓,指導幾乎等于零。學生讀長句時讀得上氣不接下氣,還讀成了破句。學生會說話,卻不會讀對話,讀對話時呆板、別扭,卻刻意模擬角色的聲音,不但搞得怪腔怪調(diào),也削弱了語言本身的表現(xiàn)力。
總之,只要我們語文教師都能夠正確認識朗讀教學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精心組織指導學生每一次朗讀,就一定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及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