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嘉玲,王厲冰,莊梅玲,張永美
(青島大學,山東 青島 266071)
線上虛擬試衣技術構架的分析與展望
丁嘉玲,王厲冰,莊梅玲,張永美
(青島大學,山東 青島 266071)
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國內(nèi)服裝銷售的現(xiàn)狀,以及如何實現(xiàn)虛擬試衣系統(tǒng)的技術構架,目的在于尋找適合未來服裝電子商務的技術路線。
虛擬試衣;技術構架;人體建模;服裝建模
虛擬試衣是通過計算機識別技術、圖形學及相關軟件讓消費者提前感知服裝試穿效果的一種新的用戶體驗技術,它可以降低消費者購物時間成本,提高服裝合體性和購物的滿意度,進而降低服裝產(chǎn)品的退貨率,促進線上銷售的不斷增長。
近年來,網(wǎng)絡己成為服裝信息一種嶄新的傳播方式,而眾多服裝線上店鋪的誕生也極大地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從而有更多的購買選擇。然而線上購物給消費者帶來的卻是無法進行真實的試衣體驗困擾。
因此,將虛擬試衣技術引入線上店鋪便成為了必然。消費者可建立符合自身實際的三維模型完成試衣或者進行試衣搭配,而且可以重復多次,進而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虛擬人體模型,當找到滿意的服裝組合,還可以操作人體模型向不同方向旋轉,做些簡單的動作,以便人們從不同角度觀察服裝穿著效果,更加真實體驗自己在現(xiàn)實中穿著的模樣,這樣便可大大滿足消費者對服裝合體性的要求,降低服裝號型不符造成的退貨問題,進而也會降低退貨帶來的管理成本。另一方面虛擬試衣會給消費者的線上購物提供一種新的體驗和感受,并且系統(tǒng)能夠給出建設性的意見,提高用戶服裝搭配經(jīng)驗。
2.1 人體建模技術
數(shù)字人體模型是三維虛擬著裝的主體,也是在三維虛擬服裝試穿系統(tǒng)中解決的關鍵問題。目前應用于服裝CAD系統(tǒng)中的人體建模主要有:軟件類人體建模、基于三維掃描儀的三維人體建模、基于照片信息的人體建模。
2.1.1 軟件類人體建模
利用通用建模軟件Maya,3Dmax,Poser等根據(jù)人體的外部特征構建人體的三維模型。它利用軟件繪制的人臺將人體分為若干部分,如頭部、頸部、軀干、臂部、手部等部位,分別對其建模,最后合并在一起。
2.1.2 基于三維掃描儀的三維人體建模
人們利用三維掃描儀來建立個性化的人體模型,逆向工程是關鍵。逆向工程建立人體模型主要包含三個步驟:一是獲得人體表面大量離散三維點的幾何數(shù)據(jù);二是對三維點云數(shù)據(jù)的預處理;三是人體模型的重建。
2.1.3 基于照片信息的三維人體建模
近年來通過對物體攝像并對照片進行圖像處理從而建立三維人體模型的方法,受到了國內(nèi)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具體分類如表1所示。
三維人體模型的建立需要達到高度的仿真,這就要求在模型的建設過程中考慮到人體所具有的一切特性。顯然,將基于三維掃描儀的三維人體建模和基于照片信息的三維人體建模相結合,既能夠精確地展示人體各個部位特征數(shù)據(jù),也能縮減服裝設計的周期,實時性較強。
表1 人體建模分類
2.2 服裝建模技術
虛擬試衣中的服裝需要緊貼市場需求、緊跟時尚潮流,有著創(chuàng)意獨特的服裝設計風格,精湛的服裝制作工藝,這樣才能吸引用戶的青睞,如何使服裝能讓用戶感受到其優(yōu)質(zhì)的品質(zhì)呢,如何使用戶產(chǎn)生購買的欲望,并取得用戶的信賴呢?這就需要虛擬服裝能展示出實際服裝的效果。總的來說三維服裝建模主要分為以下三大類:
2.2.1 幾何建模
服裝的幾何建模方法看中面料的波紋、褶皺等幾何特征,不考慮服裝面料、質(zhì)感等物理的特性。將服裝視為可變對象,用幾何方程式表達虛擬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的服裝動態(tài)模擬過程,有些是以衣片為基礎來進行幾何建模,它是把穿在模特身上的三維服裝根據(jù)人體體形分割成裁片,然后再對各個衣片拼接來完成的。
2.2.2 物理建模
服裝的物理建模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方法,它將服裝的質(zhì)量、摩擦系數(shù)、抗拉伸能力等物理信息和其所處的外部環(huán)境等引入到幾何建模方法中,對服裝進行三角、網(wǎng)格或粒子劃分,通過構建布料的結構力學模型,進行能量、受力分析,用計算機圖形技術模擬出布料的三維動態(tài),能較真實地模擬柔性物體的特性。
2.2.3 混合建模
混合建模是幾何建模和物理建模優(yōu)點的結合。通過幾何方法去建立服裝模型,再通過物理法去對局部做物理特性模擬。
對三維網(wǎng)絡試衣來說,更注重服裝建模的真實性,所以混合方法更適合服裝真實感和對其變形形態(tài)的模擬?;旌辖<橙×藥缀?、物理建模兩者的優(yōu)點。一般在圖形生成或模擬過程中,先用幾何方法獲得大致輪廓,再用物理約束和參數(shù)條件進行局部結構細化,最終獲得逼真、快速的模擬圖形。三類服裝建模的優(yōu)缺點比較如表2所示。
表2 三類服裝建模的優(yōu)缺點比較
2.3 三維試穿效果仿真技術
服裝動態(tài)效果仿真是指對服裝的實際穿著效果進行計算機模擬展示,以滿足人們網(wǎng)上試衣真實感的需求?;诰W(wǎng)絡服裝動態(tài)仿真要求試穿能體現(xiàn)出服裝的色彩、款式和面料,能體現(xiàn)服裝的合體性等。目前國內(nèi)外主要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幾種:
2.3.1 有限元方法
這種方法是利用有限元的方法模擬二維衣片穿在三維人體的效果。將衣片的邊界線以1~2 cm長度劃分為多段,用一條兩端在輪廓線上而與輪廓線不相交的線將紙樣一分為二,將整個紙樣用遞歸算法分為若干個四邊形元素。用元素偏移法可以保證輪廓線周圍的形狀規(guī)則,當衣片穿到人體上時,利用彎曲變形法重新形成四邊形的形狀,以免紙樣產(chǎn)生大的變形。
2.3.2 粒子系統(tǒng)
采用粒子系統(tǒng)模擬服裝。將服裝曲面離散化為一系列嚴守時刻的質(zhì)點,點與點之間的作用力表示為微分方程;時間離散過程從數(shù)值上更新各點的位置和速度[X(t),X′(t)],從而獲得系統(tǒng)的演變,作用力模型來自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F(r,t)=m(r)d2r/d2t
其中,F(xiàn)是點r處的合力,求解上式即得到t時刻各點的速度和位置,碰撞檢測采用層次包容盒技術。由于該模型以時間為參數(shù),隨時間變化,3D服裝效果隨之改變,因而可以表現(xiàn)動態(tài)服裝,從而滿足了3D動畫的要求。
2.3.3 彈簧—質(zhì)點系統(tǒng)
彈簧質(zhì)點系統(tǒng)是將布料離散為一個個沒有體積的粒子或質(zhì)點,質(zhì)點間的相互作用通過一系列沒有質(zhì)量的彈簧來完成。對于單個的質(zhì)點來說,其運動狀態(tài)取決于它所受的外力和內(nèi)力的合力,即在布料在拉伸壓縮、沿平面內(nèi)方向剪切、平面外方向的彎曲等內(nèi)力及重力、空氣阻力、人工作用力等外力的綜合作用下,質(zhì)點呈現(xiàn)出它所代表的那一小塊單位的運動軌跡。
目前來說最好的方法是先利用Bezier曲面構造方法,完成基于幾何特性的三維服裝剛性曲面構造。再利用彈簧—質(zhì)點模型,把服裝的物理屬性加入到三維服裝剛性曲面中,再對織物的運動方程進行求解和碰撞檢測處理,最終模擬出三維服裝真實著裝效果。在保證逼真效果的同時減少計算的復雜性,而且利用Bezier曲面解決了衣片間的縫合拼接問題。
虛擬試衣技術仍處于研究過程中,它是實現(xiàn)網(wǎng)絡化服裝電子商務發(fā)展必須克服的難點。
3.1 技術難點
一方面虛擬試衣系統(tǒng)首先應該是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的系統(tǒng),因為未來電子商務將是一種普及的商務形式,勢必導致虛擬試衣系統(tǒng)的普及,而普及的系統(tǒng)首要的條件是系統(tǒng)硬件設備簡單、價廉。另一方面,人體的虛擬化,服裝的虛擬化,以及人體和服裝的動態(tài)顯示一直是計算機輔助設計研究的重要方向和難點。
3.2 技術路線
本文的目的是尋找適合未來服裝電子商務的技術路線。這種技術路線是為了未來虛擬試衣系統(tǒng)可以供所有電子商務顧客在家中使用,一方面要安裝方便,硬件可靠性高;另一方面,人體虛擬數(shù)據(jù)要有合適的準確度,軟件技術可行。
3.2.1 基于三維掃描和照片信息的三維人體模型。經(jīng)過對比,可以看出軟件類的人體建模方法雖然可以得到標準化的模型,但是此類軟件方法不能滿足個性化的需求,適應面較小且操作性不高。而將三維掃描技術應用到照片信息中,不僅可以得到個性化、仿真度高的人體模型,建模的時效性也會得到提高。
3.2.2 基于幾何和物理方法的混合服裝建模更加展現(xiàn)服裝的真實形態(tài)。對三維網(wǎng)絡試衣來說,更注重服裝建模的真實性,而混合建模汲取了幾何、物理建模兩者的優(yōu)點。幾何法能夠迅速生成圖片,而物理方法則能夠進行局部的細化,使得模型的仿真效果加強。
3.2.3 Bezier曲面構造法使得試穿效果更加逼真。本文比較傾向于先利用Bezier曲面構造方法,完成基于幾何特性的三維服裝剛性曲面構造。再利用彈簧—質(zhì)點模型,把服裝的物理屬性加入到三維服裝剛性曲面中,再對織物的運動方程進行求解和碰撞檢測處理,最終模擬出三維服裝真實著裝效果。
目前,對于三維人體模型創(chuàng)建的技術方法研究仍在不斷的探索與進步中,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fā)展,網(wǎng)絡試衣技術必將加快進入服裝領域,它將大大提高網(wǎng)上服裝銷售的效率。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以及虛擬服裝與虛擬人體技術的進步,網(wǎng)上試衣技術的成功指日可待。
[1] 徐軍,張昭華.三維人體建模方法研究[J].陜西紡織,2004,(1):34—35.
[2] 胡敏,李勇,張新民.基于特征的三維人體建模[J].天津工業(yè)大學學報,2002,21(5):80—82.
[3] 劉卉,陳純,施伯樂.基于改進的彈簧質(zhì)點模型的三維服裝模擬[J].軟件學報,2003,14(3):619—626.
[4] 陳曉倩.虛擬試衣系統(tǒng)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模式探討[J].紡織導報,2009,(9):81—83.
[5] 余昌盛,許力.基于彈簧質(zhì)點模型的織物變形仿真技術[J].江南大學學報,2005,4(3):261—265.
[6] 紀峰、李汝勤.基于粒子-彈簧系統(tǒng)的面料仿真模型[J].紡織學報,2004,25(1):42—44.
[7] F.Cordier,H.Seo,N.Magnenat-Thalmarm.Made-to-Measure technologies for online clothing store[J].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2003,(1):38—48.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Online Virtual Fitting Technology Framework
DingJialing,WangLibing,ZhuangMeiling,ZhangYongmei
(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 266071,China)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omestic apparel sales was analyzed,and how to realize the technology framework of virtual fitting system was discussed.The purpose lies in finding the technical route for future clothing electronic commerce.
virtual fitting system;technology framework; virtual human modeling; virtual garment modeling
2014-11-20
山東省科技發(fā)展計劃項目(2011YD07010)
丁嘉玲(1989—),女,山東青島人,碩士研究生。
TS941.12
A
1009-3028(2015)01-0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