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締蘭與21世紀國家藝術(shù)博物館聯(lián)手打造的全新合作項目“文化標志,來自羅馬的問候”主題展(LOCAL ICONS. Greetings from Rome)近日在羅馬拉開帷幕。本次展覽通過重新解讀與詮釋這些極具象征意義的物品,打造出不拘一格的創(chuàng)意佳作,并帶領人們開啟一段永恒城市之旅。
“現(xiàn)如今,想找到能真正代表本土風格的設計非常困難,”項目策展人歐締蘭藝術(shù)總監(jiān)Giulio Cappellini和MAXXI博物館設計策劃人Domitilla Dardi談到。這正是兩位策展人決定邀請這些與意大利文化有著密切關系的設計師加入本次項目的原因,在當代設計風格中重現(xiàn)獨一無二的羅馬。
Gentucca Bini, Lanzavecchia + Wai, Marta Laudani e Marco Romanelli, Paola Navone,Patricia Urquiola, Stefano Giovannoni, Zanellato/Bortolotto等標志性設計師傾情加盟本次項目。他們對羅馬滿滿的回憶隨著Carlo Scarpa Room中央的旋轉(zhuǎn)木馬,縈繞在整個展出空間。
Gentucca Bini的作品來自羅馬的問候(Saluti da Roma)以羅馬人典型的手部動作為創(chuàng)作靈感。Paola Navone的作品快樂之源(Dolce Vita)是一輛Vespa三色摩托車。Laudani & Romanelli的作品羅馬物語(Oggetti per Roma)則以一個傳統(tǒng)的稻草酒瓶為設計主題。Zanellato/Bortotto的作品大洋薊(Carciofone)帶你領略Trastevere地區(qū)頗具特色的餐廳風味和建筑色彩,這些餐廳象征著羅馬式的溫暖與真實。除此之外,展覽的作品系列中也有歷史的象征,例如Lanzavecchia+Wai的作品穹頂(Cupolone),設計師利用歐締蘭的印花材料重現(xiàn)了羅馬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和羅馬萬圣廟(Pantheon)內(nèi)部燈罩的圓頂裝飾。為向古羅馬致敬,Stefano Giovannoni 用歐締蘭材料打造出一系列高科技裝置作品魅狼(Lalupa),該作品以羅馬著名的母狼和雙胞胎為主題,在材料加工工藝方面則應用了激光穿孔和切割技術(shù)。最后,Patricia Urquiola的作品井蓋 (Chiusino)則設計成為一個羅馬風格的井蓋,上面附有傳統(tǒng)的羅馬元老院題詞。
這七款設計也會以紀念品的形式公開出售,歐締蘭憑借著其特殊材料本身獨特的多樣性,連同極具象征意義的元素,精妙而深刻地詮釋了每一件設計的內(nèi)涵。此次展出的系列作品靈感來源于羅馬豐富的文化、歷史和流行畫作。這些素材激發(fā)了設計師的天賦和靈敏度,創(chuàng)造出與眾不同的非凡作品。而這些源于人們記憶深處的作品,意在喚起人們最細膩的情感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