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誠 朱健來
(湖南省婁底市第一中學,湖南婁底 417000)
轉Bar基因稻米對小鼠生殖健康的影響
王開誠 朱健來
(湖南省婁底市第一中學,湖南婁底 417000)
以轉Bar基因稻米作為昆明小鼠的主要飼料,持續(xù)繁殖三代。檢測供試母鼠的血液孕激素含量、生殖力。實驗發(fā)現親代轉基因組的流產率下降、活胎數和妊娠率升高、以上趨勢“60%轉”比“40%轉”表現尤為明顯,但到F2兩者都恢復正常,而血液檢測發(fā)現親代孕激素水平出現相應變化,說明親代孕鼠生殖力提高,子代逐漸接近正常。說明轉Bar基因稻米對孕鼠健康無顯著影響,飼喂轉Bar基因稻米的孕鼠在實驗條件下趨向于選擇提高生殖力的生存策略。
Bar基因生殖力妊娠小鼠
1.1 孕鼠生殖力指標
流產數=著床點數-活胎數;妊娠率=妊娠動物數/實驗動物數×100%;流產率=流產數/著床點數×100%
1.2 血液孕激素含量檢測
每代隨機選取妊娠15天的孕鼠10只,經采血、抗凝、3000r/min離心處理15min后,取上層血漿保存于-80℃,并用放射免疫試劑盒檢測孕激素含量。
圖1 親代孕鼠孕激素含量比較
2.1 生殖力測定
每組隨機選取10只親代實驗小鼠,于妊娠第15日處死、解剖后,取出雙側子宮置于干凈彎盤內,立即數雙側子宮著床點數以及活胎數,計算妊娠率、流產率。親代、F1、F2各組記錄數據見表1、2、3。
表1顯示,在不同稻米含量的對比中,“40%轉”、“60%轉”的妊娠率、活胎數均有提高,流產率下降,尤其是“60%轉”活胎數最高、流產率最低,說明飼喂轉Bar基因稻米15d后,小鼠的生殖力提高。
圖2 F1代孕鼠孕激素含量比較
表1 轉Bar基因稻米對親代妊娠小鼠生殖力的影響(均值±標準差)
表2 轉Bar基因稻米對F1代妊娠小鼠的影響(均值±標準差)
表3 轉Bar基因抗除草劑稻米對F2代妊娠小鼠的影響(均值±標準差)
表2顯示,小鼠妊娠15d時,“40%轉”、“60%轉”的活胎數均略高于“?!焙汀瓣幮越M”;而流產率略低于“?!焙汀瓣幮越M”;在各組數據中“60%轉”仍舊最低,但各轉基因組的妊娠情況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說明轉Bar基因稻米能使孕鼠生殖力提高,但F1代轉基因組的生殖力總體上與對照組接近。
表3顯示,小鼠妊娠15d時,“40%轉”流產率低于陰性組和“40%常”,而活胎數高于“40%?!焙完幮越M;“60%轉”活胎數略高于“60%?!焙完幮越M,“60%轉”流產率低于“60%?!焙完幮越M。各轉基因組及陰性組相比較,“40%轉”的活胎數最高,而流產率最低。上述情況表明到F2各項指標已經接近對照組,說明隨著多代遺傳,小鼠逐漸適應含轉基因成分的食物,生殖力逐漸恢復常態(tài)。
2.2 血液孕激素含量測定
每組隨機選取10只妊娠15天的親代孕鼠,經采血、抗凝、離心處理后,取上層血漿用放射免疫試劑盒檢測,檢測數據取平均值進行比較,三代各組結果見圖1、2、3。
從圖1看出親代妊娠小鼠“40%轉”、“60%轉”的孕激素含量都超過對照組,尤其是“60%轉”含量最高,這有利胚胎著床,與前述轉基因組小鼠流產率降低趨勢一致,說明飼喂轉Bar基因稻米的親代孕鼠生殖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圖3 F2代孕鼠孕激素含量比較
從圖2看出F1代妊娠小鼠“40%轉”、“60%轉”的孕激素含量都超過對照組,尤其是“60%轉”含量最高,這一趨勢與親代基本一致,說明飼喂轉Bar基因稻米的F1代孕鼠生殖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從圖3看出F2代妊娠小鼠“40%轉”、“60%轉”的孕激素含量都逐漸接近對照組,這和前述F2生殖力各項指標已經接近對照組的趨勢一致,說明小鼠在食用轉Bar基因稻米的初期,可能通過提高生殖力來作為適應環(huán)境的一種生存策略,隨著小鼠適應性增強,到F2孕鼠生殖力接近對照組。
供試三代孕鼠總體上表現為轉基因組的妊娠率、活胎數高于對照組,流產率低于對照組,這一趨勢在親代“60%轉”表現尤為明顯,通過檢測對應的孕激素水平,結果能印證這一趨勢。說明轉Bar基因稻米對孕鼠的生殖力有一定影響,尤其是最初接觸轉基因水稻的親代。且隨著多代遺傳,適應性增強,各項指標逐漸接近對照組。孕鼠的生殖力在一定程度的上升,可能是小鼠適應新的食物成分的一種生存策略。
[1]王茵,等.抗除草劑基因(Bar)轉基因水稻的毒性試驗[J].衛(wèi)生研究,2000,03(1):141-02.
[2]朱河水,等.不同時期小鼠血漿中孕激素的變化.安徽農業(yè)科學, 2008,36(14):5901-5961.
[3]邢立國,楊錯,王捷,蔡磊明.轉基因植物致敏性的預測方法[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03,23(12):31-35.
[4]王魁.分泌型Ig A及其在黏膜局部免疫抗感染中的研究現狀[J].中國獸醫(yī)科技,2001,20(8):18-22.
[5]趙杰宏,韓浩,趙德剛.轉基因作物標記蛋白潛在致敏性的生物信息學預測[J].中國煙草學報,2010,16(3):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