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賢
摘 要:從布展特色、特色展教、“主題式”布展和臨時展覽四個方面剖析了武漢科技館及新館發(fā)展的定位,并展望了武漢科技館新館的未來發(fā)展。
關鍵詞:科技館;發(fā)展定位;布展思路;展示手段
中圖分類號:G32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21.035
武漢科技館作為武漢的主要科普基礎設施之一,是武漢科普服務和科技傳播的中心,規(guī)模相對比較大,擁有大量科普展教資源,因此,定位問題是武漢科技館首先要研究的課題。
1 武漢市科技館及新館的定位
在中國的科技館體系中,屬于地級市的科技館占據著獨特的“生態(tài)位”。雖然從規(guī)模和影響力上來說,該級別的科技館在總體上略低于省級和國家級科技館,但其中的一部分科技館因為選擇了“特色”的展示方式,而顯示出獨特的魅力,甚至可以與更高級別的科技館相媲美。
1.1 布展主打武漢特色
武漢市科技館新館是由武漢港客運站改造而成,已經在2014年進入布展階段。這座新館的特色就是設計了若干個與水文化有關的展廳,將“水”的位置“捧到天上”。即使放眼全國,這也算得上是一個創(chuàng)新。那么,為什么武漢科技館在建設新館時,將“水”看得如此之重呢?其實,這與武漢市的特色緊密相關。
武漢市位于長江和漢江的交匯之地,得益于“襟江帶河”的地理優(yōu)勢,水運發(fā)達。因此,武漢市有著“江城”“水都”“百湖之城”“濕地之城”等與水有關的美譽。時至今日,武漢市仍然以水資源豐富而自豪,它擁有河流165條,湖泊166個,濕地面積超過3 000 km2,所以,在武漢市提起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話題,“水”就是一個無法繞開的主題。
在與湖北省科技館同城的情況下,武漢科技館新館突出展示“水”的策略使它擁有了難以抵擋的獨特魅力。這座昵稱為“舟之韻”的新館專門設立了水資源展廳、交通展廳以及展示海軍退役艦艇的艦船世界展區(qū),從多個側面充分突顯了武漢“百湖之市”的水文化特色。
1.2 特色展教另辟蹊徑
在各級科技館建設過程中,“同質化”一直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自從現代意義上的科技館出現以來,經典展品的種類始終極為有限。于是,在各個科技館,都傾向于選擇經典展品作為“標配”的情況下,全國各地的科技館就會呈現出大同小異的局面?!巴|化”帶來的新鮮感和人氣“瓶頸”也同樣存在于地市級科技館的建設之中。
在著重展示地方科技和采用“主題式”設計思路之外,設置獨有的展廳來建立起一種“不可替代性”,也是一部分地市級科技館采用的布展思路。
在2013年年底竣工的武漢科技館新館之中,全新設計的“交通”“光谷”和“通信”等展示內容也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這顯然是設計者結合武漢市獨有的產業(yè),為其“量身定做”而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展區(qū)。眾所周知,武漢市在工業(yè)領域被譽為中國的“橋都”和“光谷”,當地已建成的長江大橋就有7座之多;生產的光學器械、光纖站占到了全世界總量的40%.而將這些地域特色轉化為科技館的展區(qū),自然會使武漢科技館新館在城市科技傳播中的地位得以提升,具有更多的不可替代性。
1.3 “主題式”布展新思路
傳統(tǒng)意義上的科技館往往會“必備”那些以聲、光、電磁為主的基礎科學“經典”展品,而這些展品的布置則按照學科門類設置,就像實體化的教科書一樣,讓人感覺不到展品之間的聯系。鑒于這種傳統(tǒng)布展方式的缺憾,武漢科技館新館不僅在內容上注重特色,而且在布展方式上選擇了“主題式”的布展新思路。
武漢科技館新館有“百湖之市”“科學探索”“神奇激光”等特色展區(qū)?!鞍俸小庇伞皟山墓适隆薄傲B通”“生態(tài)濕地”等部分組成;“科學探索”由江灘互動展品群、江灘休閑展品群、江灘景觀展品群等部分組成,將一些按照科學原理制作成的科學展品直接建設到江灘上,參觀者可在玩中學習;“神奇激光”則由激光音樂臺、天下第一刀、激光劇場、時空隧道等組成。
1.4 臨展“盤活”有限空間
即使在展教設計上緊貼地方特色,并且在展品設計上力求通過創(chuàng)意“出彩”,地市級科技館仍然面臨難以逾越的兩個障礙:①這一類科技館的展廳面積通常小于省級科技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接待觀眾和容納更多展品的能力。②這一類科技館服務范圍內的人口數量都相對有限,人們重復參觀的動力明顯不足。因此,為了保證展館的人氣,科技館就需要從臨時展覽上下一番功夫。
為慶祝中國和瑞士建交60周年,中國外交部和瑞士外交部聯合引進了瑞士的“愛因斯坦展覽”,武漢科技館為“愛因斯坦展覽”策劃了開幕式,并舉辦了愛因斯坦生日音樂會等活動。其中,為愛因斯坦生日特別設置的音樂會就將愛因斯坦的小提琴演奏特長和音樂愛好成功地表現出來,讓人們了解到了科學偉人的另外一面,因此成為這次臨時展覽的一大亮點。更為巧合的是,愛因斯坦的曾孫也是一位小提琴家,為此,愛因斯坦生日音樂會策劃案正式出爐,他的曾孫也被從法國邀請到武漢演出,并邀請與愛因斯坦同一天生日的人們觀看演出。
當年的媒體報道顯示,這次臨展和音樂會活動改變了不少參觀者的人生軌跡。一位參與演出的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的學生數理成績并不理想,但在看過臨時展覽之后,他意識到自己應該像愛因斯坦那樣,在獲取科技知識和練習樂器之間取得平衡。不到1年的時間,該學生的數理成績便突飛猛進,藝術專業(yè)知識也同樣沒有落下。
由此可見,地級市科技館里高水平的臨時展覽不僅能促進基層科普教育,讓更多的參觀者從中受益,同時還能擴大科技館的影響力,改變人們對科技館的固有印象,從而激發(fā)科技館的活力。
2 結論與展望
武漢科技館新館的定位是世界一流科技館,它將充分運用現代互動展示手段、視覺展示技術展示時代特征強烈、地方特色鮮明、效果新穎震撼的內容。武漢科技館新館在建設過程中,要考慮如下因素:①避免各展區(qū)雷同,展現地方特色;②加強科普與文娛休閑的滲透融合;③加強展品的觀賞性、參與性和趣味性,滿足觀眾要求;④布展要與場館的自身環(huán)境相融合;⑤展廳要有核心展項或重點展項。
參考文獻
[1]崔瀅瀅.中國特色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探析[J].科技傳播,2014(22).
[2]李相佑.議高校博物館之定位[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1(5).
[3]李朝暉.我國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科普研究,2011(2).
〔編輯: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