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勝春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凸透鏡住距的測量是美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凸透鏡的焦距就是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如何能快速準確地找到凸透鏡的焦點,測出凸透鏡的焦距呢?
太陽光粗測焦距
測量凸透鏡焦距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太陽光聚焦法,原理是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經(jīng)過凸透鏡折射后會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即焦點處,具體做法是:如圖1,拿一個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把一張紙放在它的另一側(cè),讓凸透鏡在陽光下來回移動(或來回移動紙),直到在紙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鏡之間的距離,就是這個凸透鏡的焦距,此方法在操作時應(yīng)該注意兩點:(1)一定使凸透鏡正對太陽光,也就是太陽光平行于主光軸;(2)仔細調(diào)節(jié)紙片與透鏡的距離,直到紙上得到的光斑最小、最亮。
例1,如圖2所示,一束平行光經(jīng)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鏡對光有____作用,它的焦距是____cm。
解析:平行光經(jīng)凸透鏡后會會聚到一點,說明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由于平行光是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射入的,因此,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鏡的焦點,焦距為40cm-30cm=10cm。
答案:會聚,10
若沒有平行光,也可以利用白熾燈粗略地測量出焦距,因為當點光源離凸透鏡很遠時,光源射出的到凸透鏡的光線可以近似地看成平行光,
2倍焦距成像法測焦距
2倍焦距成像法測焦距的原理是當u=v=2f時,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如圖3,具體做法是: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和光屏,點燃蠟燭,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調(diào)節(jié)燭焰到凸透鏡的距離和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直到光屏上的像與燭焰等大為止,此時燭焰到凸透鏡的距離和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均為2倍焦距,這是實驗中經(jīng)常用到測量凸透鏡焦距的方法。
例2,某班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的關(guān)系圖,如圖4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6cm
B.當u=12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
C.當u=20cm時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2cm處移動到24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小
解析:由圖4可知,當u=v=16cm時,物體剛好處在2倍焦距處,故焦距為8cm,A選項錯誤;當u=12cm時,可知f2f,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選項C錯誤;物體從距透鏡12cm向24cm移動的過程中,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可知,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選項D正確。
答案:D
放大鏡成像法測焦距
放大鏡成像法測焦距的原理是物體放在焦點處不能成像,具體做法是:把放大鏡放在課本上,使放大鏡逐漸遠離課本,當課本上的字剛剛看不到時,此時放大鏡到課本的距離就是凸透鏡的焦距,也可以利用燈泡的燈絲為物進行測量,先使凸透鏡與小燈泡緊靠,透過凸透鏡觀看燈泡里的燈絲,并逐漸增大凸透鏡與燈泡之間的距離,從看得見到剛好看不見時,測出凸透鏡與燈絲之間的距離即為焦距。
焦點入射法測焦距
焦點入射法測焦距的原理是從焦點發(fā)出的光,經(jīng)過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具體做法是:在凸透鏡的一側(cè)放一光屏,另一側(cè)放一個發(fā)光的小燈泡,沿主光軸移動小燈泡,直到光屏上得到一個與透鏡直徑相等的圓形光斑為止,如圖5,測出小燈泡到凸透鏡的距離即為焦距。
責任編輯: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