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青梅,駱成珠,周瓊花,周月瓊
(廣東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兒科,廣東 湛江524001)
支氣管哮喘是兒童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之一,其病情反復,與天氣變化、機體免疫變化、家庭環(huán)境、遺傳因素等密切相關,嚴重影響兒童身心健康。患兒身心受折磨的同時,家長的焦慮心理也會明顯加重。我科通過對哮喘兒童進行家庭護理干預后發(fā)現(xiàn)其療效及減輕家長焦慮心理均有一定效果。
1.1 研究對象 將2012年6 月到2013年6 月在我院兒童醫(yī)學中心確診為支氣管哮喘的120例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哮喘的診斷標準按照2004年全國兒科哮喘防治協(xié)作組修訂的兒童哮喘診斷標準[1],無神經(jīng)、精神系統(tǒng)疾病,不伴其他軀體疾病。將納入者隨機分為家庭干預組和普通護理組,各60例。其中家庭護理組男30例,女26例,平均年齡(9.5 ±0.2)歲;普通護理組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齡(9.8 ±0.2)歲。2 組患兒年齡、性別、哮喘分級、家庭環(huán)境、父母文化程度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普通護理組 予以常規(guī)護理,包括在醫(yī)院進行常規(guī)哮喘的健康教育,發(fā)放哮喘宣傳小冊子,指導家屬霧化的具體操作方法等;家庭干預組按照以下內(nèi)容進行家庭護理。
1.3 家庭護理措施
1.3.1 對家庭成員的健康教育 建立家庭檔案,根據(jù)不同家庭情況對家庭成員進行具體健康知識教育,包括:(1)了解哮喘發(fā)病的本質,誘發(fā)的危險因素,哮喘發(fā)作的表現(xiàn)以及規(guī)范治療的重要性,保證用藥的依從性,了解和哮喘治療全球認同的GINA 方案。(2)定期組織家長參加哮喘的專題講座,了解哮喘的治療療程和治療措施,各種藥物的作用和不良反應,權衡利弊選擇合適的藥物。
1.3.2 建立患兒適宜的生活方式和營造合適的家庭環(huán)境 根據(jù)患兒的家庭情況指導家長制定適合患兒的生活方式,包括:(1)飲食方式知識宣教,避免食入魚、蝦等過敏物質的攝入。(2)遠離煙草等過敏源:營造合適的家庭環(huán)境,家庭中應做到室內(nèi)禁煙,使患兒遠離煙草等影響。(3)建立合適的運動方式:避免強烈的情緒變化;在疾病的緩解期可以進行適宜的運動,根據(jù)患兒不同疾病情況、喜好,指導建立個性化的運動方式。
1.3.3 對患兒及家屬進行心理護理 (1)認知療法:建立哮喘疾病群體,建立平臺使患兒和其家屬互相認識,互相交流,從而減少孤獨感、自卑感等。(2)定期進行放松療法:包括組織患兒和家長共同進行游戲,如放松訓練及棋盤游戲等,改善心理適應狀態(tài)。(3)行為矯正療法:使家長和患兒明白哮喘規(guī)范化治療的重要性,通過電話提醒,建立哮喘治療團體相互幫助和監(jiān)督,保證用藥和治療的依從性。
1.4 結果判定方法
1.4.1 療效判斷標準和觀察指標 家庭干預6個月后按照以下臨床療效進行療效判斷:(1)臨床控制:哮喘癥狀偶爾小發(fā)作,即不需用藥即可完全緩解;(2)顯效:哮喘發(fā)作仍需用支氣管擴張劑(劑量是既往的1/3),但哮喘發(fā)作次數(shù)較前明顯減少(每周發(fā)作不多于1 次);(3)好轉:指哮喘癥狀有所減輕,但仍需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劑量不少于原來的1/2);(4)無效:指哮喘癥狀無改善或反而加重。
1.4.2 家屬焦慮情況評分標準 家庭干預6個月后按照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分別對2 組患兒家長進行評分,評分標準為:>29 分為嚴重焦慮,24~29 分為明顯焦慮,14~23 分為焦慮,7~13 分為可能焦慮,<7 分為無焦慮。
家庭干預組患兒療效和家長的焦慮心理狀態(tài)和普通護理組的相比,均有明顯改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和表2。
表1 2 組患兒哮喘治療療效比較
表2 2 組家屬焦慮評分比較
家庭護理干預是以家庭為中心護理,結合患兒及家庭成員的生理、心理和社會方面的狀況及相互影響的關系后,為患兒提供更有效的健康服務。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發(fā)展,家庭護理觀念在臨床中日益受到關注,逐漸應用在臨床各個領域。兒童哮喘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規(guī)范化治療,而兒童處于家庭中心地位,而且正處于生長發(fā)育時期,其患病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會有很大的影響。本文根據(jù)哮喘兒童以及家庭成員情況進行家庭護理干預,能明顯提高治療療效,對于改善家屬的焦慮心理亦有很大幫助。
3.1 家庭護理干預能明顯提高哮喘患兒的療效哮喘的病因十分復雜,目前考慮與免疫因素,神經(jīng)、精神和內(nèi)分泌因素以及遺傳因素等多種因素有關。而且,謝海瑞等[2]研究也表明個人過敏史、特應性體質、家族哮喘史、家族過敏史、感冒、呼吸道感染、環(huán)境因素(包括異味、吸煙、吸入物史)是誘發(fā)兒童哮喘的高危因素。同時,王天玥等[3]研究表明家庭環(huán)境中煙草煙霧對兒童哮喘會產(chǎn)生不良影響,哮喘患兒家庭中應實行室內(nèi)禁煙。研究表明,部分哮喘患兒家長對兒童哮喘認知水平較低,缺乏哮喘知識及患兒沒有系統(tǒng)管理是導致哮喘病情反復加重的重要原因[5]。因此,對哮喘患兒家庭進行健康管理、家庭教育,針對哮喘的高危因素進行針對不同患兒自身及其家庭情況進行個體化干預很有必有。朱亞菊等[6]也研究強調(diào)了哮喘管理的重要性。本實驗中護理干預內(nèi)容包括針對患兒及家庭成員的健康教育、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兒童行為和心理干預等方面。通過家庭護理干預使哮喘患兒及其家屬得到有效的健康教育,了解哮喘相關知識,更有利于創(chuàng)造具有教育性質的安全交流環(huán)境,控制病情的發(fā)展。本研究表明經(jīng)過家庭干預后,家庭干預組患兒療效和普通護理組相比,有明顯提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2 家庭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哮喘患兒家屬的焦慮心理 哮喘治療的家庭健康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哮喘患兒家長的焦慮心態(tài)也不可忽視,家長的心理狀態(tài)對患兒病情有明顯的影響。目前,多個研究表明[7-8],很多哮喘患兒家長對哮喘認識不足,對患兒的控制用藥、誘發(fā)因素、家庭及自我管理認知存在很大的誤區(qū)。他們在患兒治療過程中往往會焦慮不安,同時也忽略了自身的狀態(tài)會影響患兒的治療療效。目前,很多哮喘患兒家長更多精力集中在為患兒尋求和維持更好的疾病治療方面,而忽視了其自身的心理調(diào)節(jié)和尋求社會支持,壓力較大,心理問題也比較嚴重[8]。李揚等[9]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慢性病患兒及父母疾病知識水平,減少患兒及父母的應激源數(shù),使父母更多地采用積極的應對方式。本研究關注了哮喘患兒的心理焦慮狀態(tài),通過家庭護理干預對家長的這一焦慮心理進行干預,結果表明,經(jīng)過家庭護理干預后,家庭干預組患兒家長的焦慮心理狀態(tài)和普通護理組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家長焦慮心理有明顯改善。
家庭護理干預能創(chuàng)造有利的家庭條件把健康教育心理輔導和行為干預連成一體化,充分發(fā)揮患兒以及家屬的能動性,能有效提高患兒療效和生命質量。通過適當個體化的家庭護理干預能夠使哮喘患兒的療效有明顯提高以能夠明顯改善家長的焦慮心理。
[1]陳育智.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常規(guī)(試行)[J].中華兒科雜志,2004,42 (2):100-106.
[2]謝海瑞,胡罡,沈二霞,等.兒童哮喘危險因素的Meta 分析及歸因危險度百分比的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5):4143-4146.
[3]王天玥,尚云曉.家庭環(huán)境中的煙草煙霧暴露對兒童哮喘控制的影響[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2,27 (11):868-869.
[4]黃順開,陳愛歡,孫麗紅,等.廣州市支氣管哮喘患兒家長知信行問卷調(diào)查分析[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6 (9):653-655.
[5]張國卿,趙京,申昆玲,等.北京市哮喘兒童家長知信行問卷調(diào)查[J].中華兒科雜志,2009,47 (12):942-945.
[6]朱亞菊,鮑一笑.哮喘管理進展[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0,25 (9):719-722.
[7]梁萍,樓芳,覃世文,等.兒童哮喘控制現(xiàn)狀及家長對疾病認知水平的調(diào)查[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 (5):719-721.
[8]李楊,魏珉.慢性病患兒父母應激源、應對方式、心理狀態(tài)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0,16 (5):501-507.
[9]李楊,魏珉.對慢性病患兒及其父母教育干預的效果研究[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0,12 (6):462-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