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華
【摘 要】高職院校“單招”是普通高考錄取學生的另一種形式,它順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為學校提供了多樣化、分層次分類選拔和培養(yǎng)人才的模式。但隨著“單招”學生的入學和招生規(guī)模的逐年擴大,“單招”學生的培養(yǎng)管理問題也暴露出來。本文通過對“單招”生的特點、問題及原因的分析,提出解決辦法,以利于高職教育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高職 ? ? ?“單招”學生 ? ? ?培養(yǎng)管理 ? ? ?問題 ? ? 原因
2014年,我院一些專業(yè)第一次采用“單招”形式,錄取了部分學生,初步解決了部分專業(yè)生源不平衡的問題,為我校多元化招生和培養(yǎng)學生的模式提供了借鑒。今年學院“單招”專業(yè)和學生規(guī)模較去年進一步擴大,由六個專業(yè)300人增加到十四個專業(yè)835人,約占今年招生計劃的30%,與省招辦要求的50%還有較大距離。
高職“單招”形式打破了傳統(tǒng)高考錄取的模式。而隨著“單招”生的出現,尤其是部分“單招”生所暴露的問題也引起我們思考:“單招”生該如何培養(yǎng)管理?
一、“單招”生的特點
由于目前“單招”政策不完善,“單招”與地方高考利益有較大沖突;或是社會對高職有偏見,家長、考生期望值大,對自身缺乏準確定位,致使參加“單招” 的考生生源少,范圍窄,學生基礎較差。從招錄的學生來看,他們個性獨立,思想較成熟,適應能力較強,對國家、民族有強烈的自豪感;強調個人價值,自尊心強,功利思想嚴重,自我約束能力差;他們頭腦靈活,愛好廣泛,好動,喜歡參加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希望表現,求勝的欲望特別強;動手能力強,樂于實踐。通常他們在學習理論知識以外的教學活動中,一般都表現得比較好,對于專業(yè)實踐的學習興趣比學習專業(yè)理論知識的興趣更大些。
二、存在的問題
1.學習基礎薄弱,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積極性不高
“單招”考生一類來源是高考成績不佳、升學無望的普高學生,另外是來自中職學校的學生,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學習基礎差。他們缺乏明確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對高職的培養(yǎng)目標和所學專業(yè)缺乏深刻了解,在學習上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意志薄弱,不思進取,缺乏刻苦鉆研、積極向上的精神,混文憑,考試掛科多,低分多。
2.自我認知不足,自覺性不高,自我控制力差
“單招”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經濟條件相對較好,他們任性,占有欲強,集體觀念淡薄;他們怕苦怕累,獨立生活能力、自主性、判斷力和適應力等較薄弱;獨立思考能力和責任感缺失,容易盲從;有的學生上課不注意聽講,說話,玩手機,對學習不感興趣,尤其是數學、英語和專業(yè)基礎課程;自我管控能力差,紀律觀念淡泊,上課睡覺、請假、逃課等現象時有發(fā)生。
3.行為習慣差,集體意識淡薄
責任心不強,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能力弱,對學校的管理規(guī)定抵觸較大,違紀情況時有發(fā)生;做事散漫,缺乏責任心和持久性,沒有集體意識,沒有團隊精神,集體榮譽感淡漠,缺乏吃苦耐勞精神。有的學生把宿舍當成個人領地,很少顧及別人的感受,東西亂放,我行我素;甚至通宵上網,影響他人休息;更有極個別學生違反學校管理規(guī)定,不請假離校、曠課。
4.自卑,缺乏自信
“單招”學生高中階段學習成績不突出,有些自卑心理;加上難以適應大學的自主學習方式,即使來到大學,面對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缺乏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學習熱情受到打擊,缺乏自信,很容易加重自卑心理?!皢握小睂W生的主觀能動性差,進入大學對學習生活缺乏管理和規(guī)劃,大一的公共課和專業(yè)基礎課相對較難,學生學不好,考試的激勵作用已失,對前途容易悲觀迷茫,導致混文憑,得過且過。
三、原因
1.高職教育缺乏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
高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技術技能型人才,學習氣氛本身并不濃厚,而“單招”生未參加高考,學習積極性不高,進校后沒有進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未確定人生目標和學習目標,相關教育也未能引起學生應有的重視。高校德育教育往往停留在口頭說教上,形式枯燥、單一、乏味,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不大。
2.家長的文化素質程度普遍很低,缺乏有效管理子女,學生的心智不成熟
據調查,大部分“單招”學生家長的文化素質程度偏低,缺乏對子女的有效管理,嬌寵子女。有的學生缺乏對自己的管控,自我約束力差,對老師和家長說一套做一套,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從眾心理強,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暗示或影響?!皢握小鄙霈F違紀,往往不是個別現象,而是多人參與;有的會一再觸探紀律的底線,管理難度相對較大。
3.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意志力不強,缺乏自信或感到自卑
作為大學教育,不管是職業(yè)教育還是其他教育,我們的學生都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干什么,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或職業(yè)規(guī)劃,充滿自信。而“單招”生比較多的問題根源正是自卑,缺乏意志和自信,沒有毅力,沒有奮斗方向,必然對未來茫然;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面對日趨多元的道德標準就不能正確選擇。
4.高職院校對“單招”生應對不力
高職院校對“單招”生可能出現的問題缺乏深入地應對研究,對“單招”的特殊性準備不充分,對學生的教育教學缺乏針對性。有的教師缺乏指導“單招”生的能力,不能因材施教,甚至有歧視“單招”生的言行,不利于“單招”生的轉化和健康成長。
四、解決辦法
1.實施素質教育,優(yōu)化校園人文環(huán)境。優(yōu)美的環(huán)境、良好的秩序、深厚的文化底蘊、文明的行為、求真務實的校園風氣是提供良好的素質教育環(huán)境的保障;內容新穎、形式活躍、針對性強、富有啟發(fā)性、易激發(fā)學生動手欲望的教育教學實景讓學生流連忘返,進而陶冶學生的情操。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可以成為學生轉化的磁場,關注學生,吸引學生,不斷潛移默化地把學生融入校園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中,為學生提供成功成才的動力。
2.提升“單招”生教師因材施教的能力。提高“單招”生教學質量的關鍵是要有一支業(yè)務素質過硬、能夠勝任“單招”生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教師隊伍。轉變教師對“單招”生的認識誤區(qū),針對“單招”生特點,因材施教,盡量安排有經驗的“雙師”型教師指導教學工作,注意優(yōu)化技能和實踐環(huán)節(jié)教學,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術能力。作為輔導員,更要重視與學生的密切聯系,強化情感教育,尊重學生,善于以耐心、愛心去發(fā)現“單招”生優(yōu)點,化解學生的心理問題,激勵他們的上進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3.以生為本加強教育管理。解決“單招”生的各種問題,應從服務學生入手。我們要真心關心他們,熱情坦誠,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具體困難。同時還應加強管理,引導學生從適應社會、發(fā)展成功的視角,換位互動,把學生教育好、培養(yǎng)好。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召開“單招”生座談會,要求系領導、教研室主任、輔導員及所有為“單招”生上課的老師都必須參加。座談會上,師生坦誠溝通交流,提出改進措施,不僅有助于解決教與學的問題,而且有助于消除心理障礙,融洽師生感情,促進教學和諧。
4.加強心理輔導 ?針對較多“單招”生存在的自卑、不自信等共性心理問題,在班級開展團體咨詢心理輔導,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發(fā)展良好的生活適應能力。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引入團體心理咨詢技術,這樣會使更多的學生認識問題、解決問題,走出困境。
5.增加社會實踐。結合專業(yè)和學生特點,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志愿者活動,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如助殘活動、照顧留守兒童、新能源科普宣傳,以及各種社會調查等。這些社會實踐活動既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對社會的客觀認知,提高自信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從而有效轉化為對專業(yè)的學習、對個人成才的動力。
6.重視與家長溝通。輔導員與“單招”生家長建立熱線聯系,通過微信或電話及時溝通學生的在校情況,督促學生主動與家長聯系,同時也要求家長多與輔導員聯系,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7.加強教育過程管理。深入課堂,了解學生的課堂情況;加強課堂考勤,針對學生日常學習的遲到、早退、曠課等不良行為,由上課老師進行考勤,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關注學生后期轉化情況;加強宿舍衛(wèi)生、紀律的檢查力度,養(yǎng)成良好的健康文明習慣、安全守紀習慣;與學生密切聯系,嚴格執(zhí)行請銷假制度。
【參考文獻】
[1]邵師齊.新形勢下高職學生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J].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2).
[2]李飛鴻.對示范性高職院校自主招生的思考[J].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1).
[3]張勤.高職院校單招生教學管理問題的思考[J].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