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濤
奔騰的怒江永不停息。
中國最早的一座鋼索吊橋在這里建成,這便是被稱為“抗日功勛橋”的惠通橋。從1938年12月至1942年5月,共有45萬多噸的國際援華物資通過惠通橋運往后方。
捐款修筑惠通橋的是愛國華僑實業(yè)家梁金山,他還先后捐贈了白銀9000兩、80輛汽車、1架飛機,并按月捐錢,直到抗戰(zhàn)勝利。新中國成立后,他又把一生中最后創(chuàng)辦的中國僑民銀行股份全部歸為國有,幾乎沒留什么個人財產。
七十余載彈指一揮。如今的惠通橋還在,怒江驚濤拍岸,斑駁的惠通橋沒有了昔日的繁華,更增添了歲月的滄桑,默默地訴說著數(shù)十年前中國人民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故事。
時至今日,惠通橋上曾經車來人往的熱鬧景象已經遠去,但僑領梁金山的傳奇一生卻依舊被當?shù)孛癖姀V為傳頌。為了紀念他,人們在保山太保公園豎起漢白玉雕像,以此緬懷這位富不忘本的愛國僑領。
在奔騰的怒江上修建一座連通兩岸的橋,這是滇西人民多年的渴望。在他們的記憶中,已經不知道飽受了多少兩岸無法溝通的苦,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通過溜索這一古老工具飛渡時,葬身于滔天的江水之中。
1932年6月,龍陵縣邱縣長,冒著風雨趕往緬甸邦海,求見邦海銀廠總經理梁金山先生。剛一開口,梁金山便明白了邱縣長的來意。梁金山說:“要我捐款修建怒江之上有史以來的第一座橋,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啊,也是我多來的一個心愿?!?/p>
為籌措資金,不久,梁金山親自到了緬甸瓦城、仰光,低價拍賣了自己的兩個商號和一家工廠,將所得的幾十萬元轉回中國,全部用作建橋???。
于是,偏僻的山區(qū)開始熱鬧起來,在三百多公里的山路上,在粗獷的吆喝聲中,工人們和數(shù)百上千噸的建橋物資一步步地挪動著,如螞蟻搬泰山,聲勢震天。
在建橋的兩年半期間,梁金山多次從緬甸趕到工地,查看工程進度。大橋竣工后,邱縣長和當?shù)赝了救滩蛔【o緊擁抱著專門前來參加落成典禮的梁金山先生,激動萬分。
邱縣長提議,把這座橋命名為“金山橋”,并在橋頭刻碑紀念。梁金山道:“修建這座橋的目的,是要施惠兩岸民眾,并期望借此連通中緬兩國。我看,還是叫它‘惠通橋’吧!”
在怒江拍岸的濤聲中說這話的時候,梁金山或許也不敢想象,1937年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后,處于滇緬公路咽喉要道位置的惠通橋,在輸送援華軍用物資的特殊戰(zhàn)斗中,能起到多么重大的作用。
直到1942年5月4日,日軍沿滇緬公路侵占龍陵,為了阻擋日軍的行軍步伐,中方決定炸毀惠通橋。炸橋前,時任國民政府后方勤務部部長俞飛鵬曾為此事親自登門拜訪梁金山?!罢ň驼税?,以后重修就是了?!绷航鹕饺掏凑f,“我相信,抗戰(zhàn)勝利,惠通橋是會修復的?!?/p>
惠通橋被炸毀后,中日兩國重兵隔著怒江天險對峙了整整兩個年頭,直到大反攻后,中方才重修惠通橋,梁金山又作了部分捐資。這一次重修后的大橋保障了前線11個師的彈藥運送,月運輸量達萬噸以上,為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884年,梁金山出生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qū)蒲縹鎮(zhèn)方家寨村,父親早逝,家庭非常困難。梁金山16歲時,守寡的母親也去世了,他就成了一個孤兒。母親去世后,梁金山自食其力,靠挑柴賣度日。
后來,他反抗當?shù)貝喊詶罴疑贍敆顚毶频钠蹓海蛄藯顚毶萍捌淦蛷?。隨后,惡霸楊家四處找梁金山,揚言“要宰了他”。梁金山被逼得行乞度日,東躲西藏。
惡霸楊家把梁金山逼得無處棲身,為了逃命,1903年梁金山直奔緬甸。
他安步當車,餐風露宿,在那奔往緬甸的路上吃了不少的苦。梁金山來到怒江邊上,遇到了一位好心的老人,老人給他吃了一碗面。梁金山獨自流浪于緬甸的瓦城、仰光等城市,為謀生,他趕過馬,當過修路工,碼頭搬運工,煉油工,等等。什么苦活累活都干過。
緬甸的邦海銀廠,是英國人在緬甸開辦的。那段時間,邦海銀廠一直都煉不出銀水來。邦海銀廠的英國總管為煉不出銀水而心急如焚,梁金山陰錯陽差地進入邦海銀廠上班,還誤打誤撞地幫銀廠煉出了銀水。
梁金山只上過幾年私塾,文化不多,但是他有眼光、有遠見,能吃苦耐勞。梁金山把身邊的工友們都當作自己的親兄弟一樣對待,很快,他就被破格提拔為大工頭了。
1916年夏天,梁金山象往常一樣在銀廠的礦山上巡查。剛走進最大的一個礦洞口時,洞口上方突然掉了一些土石在他頭上,他判斷礦洞可能要塌方。他下令將礦洞內及周邊的三千名工人全部撤走。
然而,他的這一決定惹惱了銀廠的英國總管。停工第三天,英國督辦歐布郎德接受指派前來調查,他善意提醒梁金山道:英國政府可能將此事定性為蓄意煽動罷工,元兇可能將被送上絞刑架。
就在兩人正在交談的時候,突然,遠方傳來了陣陣轟鳴,督辦的辦公室也震動起來,桌上的白蘭地被震倒,并且清脆地響了一聲,摔在地上。剎那,大家都明白過來了,是那個最大的礦洞發(fā)生了坍塌。良久,歐布郎德才回過神來,緊緊握著梁金山的手道:上帝啊上帝,梁先生你真是料事如神……你贏了,你贏了……
梁金山卻是異常地冷靜,道:督辦先生,我還是那句老話,為了這幾千號工人的生命安全,礦山上的所有礦洞都得盡快維修。說完,便起身徑自離去。
消息傳回英國后,英國女王電召梁金山到倫敦,贊揚其“毅力感天,智慧通神,預見成真”,獎勵他錈刻有梁金山英文名字的大銀刀一把、左輪手槍一對、獵槍一支。并且,英國女王還親自提拔梁金山為邦海銀廠大總管,即總經理。
1942年2月,除了中國之外,日寇的鐵蹄還踐踏緬甸、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為應付局勢變化,梁金山在緬甸和中緬邊境一帶,組織成立了中國緬甸華僑抗日后援會,憑借自己的聲望,在民間積極推動抗日事宜。不久,當時的國民黨交通部要員俞處長找上門來。
“我們有十幾萬噸盟國支持的抗戰(zhàn)物資,滯留在仰光,如今戰(zhàn)事吃緊,必須馬上運回國內。你的車隊一定得幫這個忙啊?!庇崽庨L開門見山。
早已經明白了俞處長來意的梁金山,便隨口問道:“你們付錢嗎?”
俞處長回:“付,當然付!你的車隊熟悉邊境上的情況,司機又都是老手,運輸這些物資安全系數(shù)會高得多,我們付雙倍的價錢!”
梁金山先生哈哈大笑兩聲,立即正經地說:“你當我梁某是發(fā)國難財?shù)慕巧珕??俞處長,我旗下金光公司有120輛美國大道奇貨車,今后生意全部停止,全部為國家運輸軍用物資。至于運費嘛,我梁某人分文不收!我是個粗人,只曉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p>
在這之后幾天,梁金山又購買了80輛道奇大貨車和一駕飛機,直接捐獻給中國軍隊,用于運送抗日所需的軍用物資。得知這個消息后,俞處長已經感動得無法言語了。
正是梁金山無償提供的這總共兩百輛道奇貨車,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將十幾萬噸盟國捐獻物資轉運回國的艱巨使命。在這過程中,日寇的飛機曾無數(shù)次在空中跟蹤追擊,不斷投下炸彈,車隊的車輛、司機及物資都有所損失。但是,被成功運回的絕大部分物資,還是對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當時國民黨中央派給云南省的救國公債,梁金山先生一個人就購買了一半還多。同時,梁金山還堅持每月捐100盾盧比直至抗戰(zhàn)勝利。為了拯救祖國,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梁金山先生傾家蕩產,辛勞奔波,被國民黨中央授予“模范黨員”的稱號。
日軍得知梁金山先生積極抗日,又是華僑領袖,把梁金山先生列為了捕獲對象。日軍妄圖捕獲梁金山后,利用他的聲望和資產征服緬甸,進攻云南。于是,梁金山決定舍棄在緬甸辛苦經營了幾十年的全部家產,回到祖國。
為了與苦難的祖國同胞共患難,梁金山不顧幾個兒子的強烈反對,從緬甸回到了國內。梁金山數(shù)十億的資產中,有些被緬甸收歸國有,有的則由于局勢太亂而無法轉回國內。
梁金山痛罵不愿回國的兒子:“我們是中華子孫,現(xiàn)在祖國有難,我們一家子怎么可能繼續(xù)躲在國外發(fā)大財?葉落總得歸根啊!”
新中國成立后,梁金山歷任全國僑聯(lián)委員會委員、云南省僑聯(lián)主席等職,曾當選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晚年時有人問他:“你為抗日戰(zhàn)爭捐過多少錢?”他錚然回答:“你我都是炎黃子孫,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了永保祖國和人民安寧幸福,你我應該把一切獻給祖國,出于一片真誠,從來也不記賬!”
1977年8月27日,93歲高齡的梁金山先生突患腦溢血,逝世于保山蒲縹方家寨老家。
如今,梁金山故居和墓地已經成為文物保護單位,每年云南省保山市都會舉行愛國僑領梁金山先生紀念座談會,組織華僑華人、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重走滇緬公路、參觀惠通橋,共同追憶梁老先生的愛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