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摘要: 魯迅作為現(xiàn)當代文學上一個無法企及的高峰,關于魯迅作品,以前大多用現(xiàn)實主義做解讀,本文則側(cè)重于用象征主義對魯迅《祝?!返奈谋救宋镞M行解讀,闡述魯迅作品的深刻之處。
關鍵詞 : 祝福;人物分析;象征主義
《祝?!啡宋锓治觯?/p>
(一)魯四老爺
1.“雖說故鄉(xiāng),然而已沒有家,所以只得暫寓在魯四老爺?shù)恼永铩K俏业谋炯?,比我長一輩,應該稱之曰‘四叔,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jiān)生?!雹?/p>
“四叔”兄弟之間的排序只有四個,即:伯仲叔季。故,四代表最后一個,也代表整體,代表上一代人、傳統(tǒng)?!爸v理學”,指宋明理學, 作為哲學是精致的,講自然與人的統(tǒng)一,并把《大學》《中庸》里的東西邏輯化,但理學作為政治是保守的?!氨O(jiān)生”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有學養(yǎng)。
2.“我回到四叔的書房里時,瓦楞上已經(jīng)雪白,房里也映得較光明,極分明的顯出壁上掛著的朱拓的大“壽”字,陳摶老祖寫的,一邊的對聯(lián)已經(jīng)脫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長桌上,一邊的還在,道是“事理通達心氣和平?!雹?/p>
“壽”長壽價值,從象征主義看,凸顯了生命意識。對聯(lián):指一種人格修養(yǎng),也指人的存在。魯迅思想中受到尼采生命哲的影響,20世紀中期,尼采的生命哲學在轉(zhuǎn)化為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故,魯迅的哲學體系中有強力意志、生命哲學、存在主義的思想。
3.祝福:是一種民俗,是文化也是禁忌,在這一嚴肅的時刻魯四老爺能包容祥林嫂與“我”,是寬容的
4.“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③
“謬種”指荒誕性。魯四老爺(魯鎮(zhèn)既有名望的人,說出‘謬種),祥林嫂(被稱為謬種),“我”(‘我先是詫異,接著是很不安,似乎這話于我有關系)這三人都是‘謬種,實則是說這三個人都是都是荒誕的。
魯四老爺為一個仁慈的長者。表現(xiàn)在:對我的到來扔忙中接待“晚飯擺出來了,四叔儼然的陪著?!雹?;在表達正見時保有分寸“一見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說我‘胖了,說我‘胖了之后即大罵其新黨。但我知道,這并非借題在罵我:因為他所罵的還是康有為。”⑤;對祥林嫂,他則兩次都收下她;衛(wèi)老婆子的評價時則“幸而府上是向來寬洪大量,不肯和小人計較的”⑥。
(二) “我”
1. “雖說故鄉(xiāng),然而已沒有家”⑦表現(xiàn)人類找不到家園,無論在城或鄉(xiāng)。“我”和祥林嫂構(gòu)成人類漂泊的象征。
2.“但是,談話是總不投機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個人剩在書房里。”⑧
因,在祝福的時候,很忙?!拔摇睕Q計離開,這和祥林嫂的死是重合的,表明都是匆匆過客,是漂泊者。
3. “我給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竹聲驚醒,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火光,接著又聽得畢畢剝剝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绷?;知道已是五更將近時候。我在蒙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聯(lián)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云,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zhèn)。⑨魯鎮(zhèn)上的人用實際祝福,而“我”用心祝福。整個故事其實不在于寫人物,而在于寫“祝福”。
4. “我獨坐在發(fā)出黃光的萊油燈下,想,這百無聊賴的祥林嫂,被人們棄在塵芥堆中的,看得厭倦了的陳舊的玩物,先前還將形骸露在塵芥里,從活得有趣的人們看來,恐怕要怪訝她何以還要存在,現(xiàn)在總算被無常打掃得于干凈凈了?;觎`的有無,我不知道;然而在現(xiàn)世,則無聊生者不生,即使厭見者不見,為人為己,也還都不錯。我靜聽著窗外似乎瑟瑟作響的雪花聲,一面想,反而漸漸的舒暢起來?!雹?/p>
(三)祥林嫂
“她是春天沒了丈夫的;他本來也打柴為生,比她小十歲”⑾表明祥林嫂可能是童養(yǎng)媳,到祥林家詩被迫的。
“被……”先于本質(zhì)存在,表示一種無奈,是被規(guī)定的。而存在即選擇,存在者選擇后得到的應該是意義,而意義是對本質(zhì)的闡釋,這樣就體現(xiàn)了價值。故,祥林嫂在不斷地選擇,這樣,她便成了人生意義的積極探求者,即強力意志的代表者。例如以下幾點:
1.“ 于是算清了工錢,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還沒有用”⑿表示祥林嫂的節(jié)儉,對今后生活也有憧憬。
2. “可是詳林嫂真出格,聽說那時實在鬧得利害”⒀因,這是違背自己意志的,故,她以死爭取自己的生活。
3. 第二次來魯家:“但有一年的秋季,大約是得到祥林嫂好運的消息之后的又過了兩個新年,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⒁。因在魯家有過尊嚴和快樂,實現(xiàn)過自己的意義。再次到魯家后,對兒子死的敘述,表現(xiàn)出一種輿論引導。
祥林嫂性格轉(zhuǎn)變的根本原因是,阿毛死了,但是阿毛的死是天災,她無能為力。
4. “她走近兩步,放低了聲音,極秘密似的切切的說,一個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沒有魂靈的?”⒂祥林嫂是想把地獄的事拿到人間來看,這一點體現(xiàn)了悲劇意蘊。祥林嫂問靈魂,是問人存在的意義在現(xiàn)實世界得不到回應,那么在另一個世界可否實現(xiàn)?故,祥林嫂不斷探求,尋找意義,可以說是是女性解放的先驅(qū)。
5.“她一手提著竹籃。內(nèi)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柱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jīng)純乎是一個乞丐了”⒃竹棍和祥林嫂作對比,表現(xiàn)祥林嫂形削而骨立。(形削后,才見石出)
“寒暄之后說我‘胖了”⒄→胖,是物質(zhì)層面,是肉的問題;而“臉上瘦削不堪”⒅→瘦,是精神層面,是靈的問題。故,祥林嫂提出了靈魂的問題,這是本體問題,是終極關懷。
結(jié)論: 魯迅小說《祝?!肥且徊肯笳髦?,是人的整體象征象征的最大支點?!跋榱稚┦侨说囊饬x困境或存在論悖謬性的‘哲學化身,她的遭遇使人的意義的悖謬性被逼出了歷史的地表”。[1]對魯迅《祝福》的文本人物細致分析,亦可窺探作者深刻而駁雜的思想。
參考文獻:
[1] 錢理群.魯迅多疑的思維方式《名作重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