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虎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11-000-02
摘 要 中國人口已經(jīng)進入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采取體育鍛煉的形式來改善體質(zhì)。體育健身能夠不斷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娛樂、健身、交往需求,豐富老年人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受到了廣泛關注。這樣就使得對老年人體育健身保障情況的研究十分重要。
關鍵詞 老年人 體育健身 保障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及醫(yī)療技術的提高,人們的壽命也越來越長,我國的老齡人口大大增長,老齡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在我國體育健身方面老年人一直是“主力軍”。老年人對健康方面的問題十分重視,隨著年歲的增長,身體機能也漸漸的衰退,免疫力明顯下降。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2億,占全國總?cè)丝诘?4.9%。這比聯(lián)合國標準的傳統(tǒng)老齡化社會的10%高。因為老年人在不斷增加,人們越來越關心老年人的健康狀況,2011年國務院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中要求要求各省、各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重視老年人體育健身的發(fā)展。在公共的體育基礎設施上方便老年人參加體育活動。這就使得如何使老年人參加體育健身得到保障變得十分重要。
一、株洲市城區(qū)公共體育基本設施存在的問題
從表1反應出了,老年人在公共體育基本設施存在的問題方面:數(shù)量不足、種類缺乏、無人管理、破壞嚴重、設施不完善這幾個點比例較高。數(shù)量不足的比例達86.1%,可見公共體育基本設施數(shù)量還是不能完全達到老年人鍛煉的需求;種類缺乏的比例達74.5%、設施不完善比例為51.0%,無人管理的比例為68.7%、破壞嚴重的比例為55.9%。設置不合理、地點不夠好等原因也讓老年人不能更好的進行鍛煉。雖然株洲市體育局每年都在完善公共體育基本設施,在各個社區(qū)和公共場所,建設了全民健身廣場和全民健身路徑,但還是難以滿足群眾的需求。
二、技術指導保障方面的問題
表2 株洲市城區(qū)老年人對專業(yè)社會指導員指導的需求情況(N=345)
根據(jù)表2可以看出不要專業(yè)社會輔導員指導的比例只占了8.7%,這就說了90%以上的老年人都是需要專業(yè)的社會指導員對他們的鍛煉進行指導的。據(jù)訪談調(diào)查表明,我市城區(qū)內(nèi)公共體育健身場地大部分場所沒有專業(yè)的社會指導員指導的情況,導致老年人都是自己摸索的進行鍛煉,在鍛煉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不能及時解決,有時候甚至在鍛煉的過程中受傷,達不到老年人鍛煉的目的。
在《株洲市體育局2014年工作總結(jié)和2015年工作計劃》提到:2014年,我市全年舉辦了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6期、400人次,新增合格社會體育指導員242人,全市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數(shù)達5587人。然而,五千多社會指導員的存在還讓90%以上的老年人覺得需要社會指導員指導,這說明了我市需要社會指導員的人數(shù)還不夠,或者是五千多社會指導員沒有被合理安排。
三、政府保障方面的問題
在《株洲市體育局2014年工作總結(jié)和2015年工作計劃》當中了解到:2014年,株洲市體育局爭取到了國家、省體彩公益金支持200萬元,市本級投入了125萬人民幣,在14年年末建成了全民健身路徑14條,農(nóng)民健身工程231套,1個社區(qū)運動場,2個健身廣場,雖然超額完成了“民生100”的建設目標。但在2014年12月份的《株洲健身“株洲新氣象”》中根據(jù)出去普查數(shù)據(jù)得到,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1.36平方米,根據(jù)2014年12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結(jié)果,我國大陸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1.46平方米,我市人均體育場地的面積比我國大陸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還少0.1平方米。由此看出,我們應該繼續(xù)加大對我市公共場所體育基本設施的投資,以滿足群眾健身的需求。
四、結(jié)論與建議
(一)結(jié)論
1.公共場所體育基本設施的數(shù)量不夠,鍛煉器械的種類過少,比較單一。體育基本設施年久不修、破敗不堪,不能滿足老年人對體育場所的基本需求。
2.政府的宣傳力度不夠。
3.政府及相關部門沒有做好政策指導,沒有做好服務管理。
(二)建議。
1.要加大對公共體育基本設施的投資,擴大數(shù)量、增加種類等,適當利用相關部門以及學校的體育場館,來緩解體育場地設施不足的問題。
2.宣傳老年人健身的重要性,讓老年人更加深入的了解體育健身的功能與價值。
3.政府及相關部門制訂關于老年人體育健身體系的法律法規(guī),使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得以更好的發(fā)展。
4.增加并在公共場所進行體育鍛煉的地點安排社會指導員進行指導,使老年人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5.強化社會保障、加強社會救助、實現(xiàn)健康惠民、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使老百姓生活無憂,才會有更多的群眾加入全民健身的熱潮中。
參考文獻:
[1] 王亮,劉宏偉.淺析體育健身對中老年人健康的影響[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9(12):98-100.
[2] 鐘晨,孟凡強.我國老年體育健身活動的社會價值探析[J].湖北體育科技.2005.24(3):366-367.
[3] 馮德學,陳志強.陜南城市社區(qū)居民體育鍛煉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安康學院學報.2008.20(6):87-89.
[4] 李泉,房亞.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生活方式的研究[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6.12(6):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