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浩 張麗文
電影《心花路放》刷新了我國的電影票房記錄,在中國電影的歷史卷軸上爭取到了一席之地。影片除了采用了喜劇的形式,公路片的類型欣賞一路美景外,從電影主題內(nèi)涵的角度看,也是值得細細品味的。影片并未按常規(guī)線性的時間序列對故事情節(jié)前因后果進行講述,而是突出地運用蒙太奇技術(shù)對鏡頭空間不斷切換,巧妙地拼接時間序列,強有力地緊緊抓住觀眾的眼球,通過喜劇的外殼來包裹著內(nèi)在的人性蛻變的電影藝術(shù)主題的表達。
《心花路放》選擇在國慶節(jié)期間上映,表現(xiàn)出了寧浩團隊對影片的自信。選擇國慶節(jié)期間上映是一把雙刃劍,影片自身實力如果夠硬,當然可以傲視群雄;反之,則會被其他影片所埋沒。國慶節(jié)7 天共有13 部影片上映,而且類型豐富,題材多樣。有講述蕭紅等現(xiàn)代文學史上眾多重要文化人風貌的文藝大片《黃金時代》,有現(xiàn)實題材、聚焦“打拐”社會現(xiàn)象的催淚大片《親愛的》,有國產(chǎn)動作槍戰(zhàn)的警匪巨制《痞子英雄2》,還有《魁拔3》等動畫片。由于各片方對國慶檔都十分重視,進行了充分、完善的營銷宣傳,眾人拾柴,營造了國慶檔熱火朝天的氛圍,真正愛電影的人在假期開始之前就摩拳擦掌準備來一個7天電影之旅,好好地享受電影的饕餮盛宴。
電影《心花路放》海報
敢于在國慶黃金周期間上映,外部大環(huán)境以及前期的廣告宣傳固然重要,影片本身或者是創(chuàng)作者自身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國慶黃金周觀眾都需要放松自己,喜劇電影無疑是最佳的選擇。對于受眾來說,喜劇電影比較接地氣,可以不分年齡,不分性別,老少皆宜。而對于創(chuàng)作者來說,《心花路放》投射著他們自己的影子:編劇岳小軍的靈感來源于自己的一段真實的人生經(jīng)歷,岳小軍曾經(jīng)在感情上出現(xiàn)了一些困惑,寧浩就開導他、勸他,隨后他們開著車一路從北京到了廣西北海,開始了一部屬于他們自己的“公路片”。黃渤在電影里扮演了一個過氣的歌手,殊不知,影片中的道具CD的封面就是用了黃渤過去當歌手時的照片。所以,電影的創(chuàng)作者將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融進了影片的制作過程中,影片中處處可見他們自己的影子。所以,《心花路放》必是走心之作。
《心花路放》是需要細細品讀的高級的喜劇電影,導演寧浩以三俗公路片的外殼,包裝了一部闡述憂傷,走出憂傷的集喜劇、公路、文藝于一體的電影。我們看到的是寧浩用不羈的浪子情懷,來研磨關(guān)于情感的始與終,用近乎瘋癲的狀態(tài)來講述喜劇的憂傷,來演繹一部喜劇電影所要闡釋的生活哲理。郝義的放縱也好,耿浩的執(zhí)念也罷,均是你我皆凡人的三俗存在,一個面對放縱、自由,滿是憧憬;一個面對貞潔的愛情難以釋懷。郝義從一開始就把這段旅途定義為獵艷之旅,努力地找尋著一夜情,為此導演特意為他設計的座右銘:同一個女人,絕對不能睡兩次!他踐行著:“若為自由故,愛情皆可拋”的宗旨,隱晦的表現(xiàn)出了他在愛情面前的一種病態(tài),需要這么一段療傷之旅。耿浩的療傷的之旅則是明面上的一條主線,在他看來,愛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更是不容褻瀆的。本是一段美好的愛情因為第三者的插足使耿浩的感情破裂,所以,他內(nèi)心是憎恨小三的,但在片中寧浩卻偏偏讓他體驗了一把小三的角色。正是這一路的曲折離奇的遭遇,一路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女人,都變成了耿浩的療傷藥品。使得他對愛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終究從失敗的婚姻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通過這一段的療傷之旅中郝義與耿浩人物性格的對比,對待感情的態(tài)度對比,使人物更真實豐滿,郝義最后也完成了自己的救贖,并不存在重大“道德缺陷”,符合成功商業(yè)類型片的規(guī)律,因而也更容易獲得觀眾的認可。在商業(yè)電影中,倘若將郝義完全的設置為“褻瀆愛情信仰”來與耿浩的“崇尚愛情”進行對比,那么這種重大的“道德缺陷”無異于已經(jīng)將郝義這個人物形象置于死地,也不會因為他的喜劇橋段而喜歡這一角色,剩下的只會是憤怒。觀眾顯然都要比郝義對于愛情的理解具有道德優(yōu)勢,對人物只會產(chǎn)生對立情緒和批判態(tài)度,觀眾在觀影時同樣是一位道德的判定者??梢姡瑢幒茖а菰谶@一段療傷之旅中塑造角色方面拿捏有度,既能對比促進電影沖突的發(fā)展,又能滿足觀眾道德評判者的心理需求。
“阿凡達”這一女性形象使耿浩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的無趣。起初,他把婚姻的過錯方全部推在前妻身上,認為是她背叛了自己,正是“阿凡達”的出現(xiàn)讓他認識到了自己的愛無能,這正是他對自己的婚姻生活進行反思的開始,是不是由于自己的無趣而導致的前妻的離開?!皻ⅠR特”這一女性形象讓耿浩無意間當了一回“小三”的人生角色,雖然他不是自己主動地去破壞別人的愛情,但是他是“小三”這是一個既定的事實。正是“小三”這一人生角色的體驗使他開始重新認識自己,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張儷飾演的“神秘女”這一女性形象,陽光、樂觀、漂亮,本應該是獵艷之行中最理想的艷遇人選,可是“神秘女”卻一直以一個知心大姐的姿態(tài)鼓勵耿浩正面面對人生。耿浩看來卻是“神秘女”給他的一種信號,她是自己此行的理想伴侶;最終卻發(fā)現(xiàn)如果想通過這種轉(zhuǎn)移的方式走出感情的陰影只是他自己的一廂情愿。這一女性形象的設置使耿浩開始正面面對這失意的人生,開始正面面對失敗的自己。最后出現(xiàn)的是由馬蘇飾演的“失足女”這一女性形象,是使得耿浩幡然醒悟的關(guān)鍵。正是與“失足女”的矛盾沖突不僅僅增加了喜劇的元素更使得耿浩清醒:走心的愛情,無論花多少錢都買不到,更使他明白了前妻康小雨的離開不僅僅是因為金錢。
《心花路放》取材于當下生活中人們面臨的真實困惑,用喜劇的外殼包裹了現(xiàn)實的憂傷。在觀影過程影片中,我們可以因為各種喜劇的橋段開懷大笑,忘卻煩惱;而在觀影之后又可以鼓勵人們“正面面對”人生中的挫折,讓人們在人生失意時學會反思,直至走出人生的陰影。人生無論是愛情的失意或是事業(yè)、工作上的失意,都是我們?nèi)松w驗的一部分,必須正面面對。一時的loser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輩子做loser;殘酷與溫暖并存才是我們真正完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