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瑋 黃月明 楊 青 陸夏銘
(廣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3)
人工濕地應用于高校中水回用處理的探索與研究
韋 瑋 黃月明 楊 青 陸夏銘
(廣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3)
人工濕地是一種高效低耗的污水自然生物處理工藝。文章以廣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四塘校區(qū)為例,對校園生活污水采用人工濕地技術進行中水回用處理進行了試驗研究。試驗結果表明,經(jīng)過處理,污水的COD、TP、NH3-N、SS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能夠基本達到城市雜用水水質(zhì)標準。人工濕地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是一種值得在高校推廣的中水回用技術。
人工濕地;中水回用;高校;污水處理
高校是用水和排水較集中的地方,具有污水排放量大且水量穩(wěn)定,成分單一,易于收集等特點。對于高校校園來說,中水回用既使自來水的消耗量減少,又減少了排向水域的污水量,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經(jīng)濟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
人工濕地是一種高效低耗的污水自然生物處理工藝,該工藝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定的填料上種植水生植物,將污水投放到人工建造的類似于沼澤的濕地上。當水流經(jīng)人工濕地時,經(jīng)沙石、土壤過濾,植物根際的多種微生物活動,使水質(zhì)得到凈化。人工濕地與其他中水回用工藝相比,人工構筑物和機電設備大大減少,省略了曝氣、投加藥劑和回流污泥等環(huán)節(jié),整個工藝過程也不會產(chǎn)生剩余污泥,可以節(jié)省較多的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除此之外,人工濕地具備良好的景觀效果,在一定條件下可產(chǎn)生諸如水產(chǎn)、綠化、野生動物棲息、娛樂教育等效益[1]。目前很多高校的新校區(qū)都處于郊區(qū),占地面積較大,有足夠的場地來設置人工濕地的處理池,加上高校校園建設對景觀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高校中水回用處理工藝的選用上,人工濕地具有可行性且有較為一定的優(yōu)勢。
論文以廣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四塘校區(qū)為例。該校區(qū)校園占地面積1200多畝,主要分為中區(qū)和北區(qū),在校學生近萬人。校園污水主要來源于師生生活污水、食堂污水、教學區(qū)污水等。根據(jù)實際調(diào)研以及公式測算,校園平均污水排放量約1456m3/d??紤]到食堂污水水質(zhì)較差,教學區(qū)實驗產(chǎn)生的廢水組成情況較復雜,處理成本高,而學生宿舍生活污水水質(zhì)相對較好,污染物簡單,且數(shù)量較大等特點,校園中水回用的原水考慮為學生宿舍生活污水,即學生和教職工日常生活中衛(wèi)生間沖洗、衣物洗滌等過程排放的污水。目前,該部分污水經(jīng)過曝氣生物濾池工藝處理后,排放到學校附近的農(nóng)田水溝中。筆者于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對校園中區(qū)七棟宿舍污水處理設施排污口進行了采樣監(jiān)測,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校園生活污水水質(zhì)監(jiān)測數(shù)據(jù) (溫度:26℃)
從調(diào)研情況和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生活污水中主要是有機物、氮、磷超標,處理校園污水實現(xiàn)回用的主要目標是降低污水中的BOD、氮、磷等濃度。
3.1工藝流程
本次試驗以經(jīng)過曝氣生物濾池處理后的校園生活污水作為原水,工藝流程為:
圖1 校園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3.2試驗裝置和運行方式
試驗裝置為模擬二級水平潛流人工濕地,濕地系統(tǒng)采用間歇式運行,反應停留時間為3d,水力負荷為0.012m3/(m2·d)。試驗裝置主要包括原水箱、人工濕地池及排水系統(tǒng)。人工濕地設底面坡度為1%,內(nèi)鋪設粒徑4mm~60mm的生物填料,填料總厚度800mm。為緩解濕地容易堵塞現(xiàn)象,延長濕地的使用壽命,填料按照粒徑先大后小的反粒徑順序布置[2],由上至下每級鋪設的填料粒徑、厚度如下:圓礫石粒徑30mm~60mm,厚度250mm;中礫石粒徑15mm~30mm,厚度150mm;小礫石粒徑8mm~15mm,厚度200mm;填料上方為厚度200mm的本地土壤。人工濕地表層種植美人蕉、睡蓮兩種水生植物。
3.3試驗數(shù)據(jù)
本次試驗于2015年5月20至7月18日期間進行,濕地裝置中植物和微生物生長旺盛,不定期地對系統(tǒng)進出水的CODcr、 BOD5、TP、NH3-N、SS進行了監(jiān)測。
模擬人工濕地原水設計進水水質(zhì)及出水水質(zhì)見表2。
表2 設計進出水水質(zhì) 單位:mg/l
將校園生活污水經(jīng)過人工濕地工藝處理后,原水中的CODcr、BOD5、TP、NH3-N和SS等水質(zhì)指標均有不同程序的下降。具體去除效果如圖2~圖6所示。
圖2 CODcr去除效果圖
圖3 BOD去除效果圖
圖4 TP去除效果圖
圖5 NH3-N去除效果圖
圖6 SS去除效果圖
3.4結果分析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經(jīng)過本次人工濕地處理,原水CODcr去除效率達到50%~65%,BOD5去除率達到72%~80%,TP去除率達到40~50%,NH3-N和SS的去除率也分別達到了55%~ 60%和70%~80%。出水水質(zhì)能基本滿足城市雜用水標準,處理效果良好,回用后的污水可以用于校園綠化澆灌、道路澆撒以及部分景觀用水的補充等[1]。
人工濕地處理校園污水,出水水質(zhì)能基本達到雜用水標準,中水回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用水危機,既為學校帶來一定的經(jīng)濟效益,同時人工濕地也可順勢打造成校園的一道景觀,具有較好的環(huán)境效益。是一項值得在高校推廣的中水回用技術。
但是人工濕地在校園的實踐應用中還應該注意幾個問題:(1)目前校園在雨污分流上不夠徹底,這樣會導致春夏雨季時水量增大,并且泥沙也多,會給人工濕地帶來一定的沖擊負荷和堵塞的問題,因此,應盡快解決校園雨污分流問題。(2)目前校區(qū)已經(jīng)投入使用,各種管道設計和施工已到位,因此需要改造污水管道來實現(xiàn)中水回用,以實現(xiàn)最大限度地利用中水。(3)每周應對人工濕地內(nèi)的雜草、病蟲害以及植物殘體進行清理,并及時收割濕地內(nèi)的水生植物[3]。
[1] 吳梅生,文屹,張嘯楚.人工濕地在高校污水中水回用處理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0,36(30):178-179.
[2] 劉超,楊永哲,宛娜.新型人工濕地處理校園生活污水的運行特性[J].中國給水排水,2012,28(17):33-35.
[3] 陳思莉,江棟,張英民,等.人工濕地工藝處理農(nóng)村生活污水工程實例[J].給水排水,2012,(38):221-223.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wetland in the treatment of reclaimed water reu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tificial wetland sewage is natural biological treatment process for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is paper,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using artificial wetland technology in the four ponds of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was conduc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P, NH3-N, SS and COD of the wastewater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decline, and can basically meet the standard of urban miscellaneous water quality. Artificial wetland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it is a kind of technology that can be used in the promo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rtificial wetland; wastewater reuse; university; wastewater treatment
X21
A
1008-1151(2015)12-0026-03
2015-11-12
2014年度廣西高??茖W技術研究一般項目(YB2014514)。
韋瑋(1981-),女(壯族),廣西來賓人,廣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碩士,從事環(huán)境污染與治理的研究與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