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華, 程雅青
(上海交通大學 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 上海 200030)
由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五個新興經(jīng)濟體(emerging powers)組成的金磚國家(BRICS)正在進行由“側(cè)重經(jīng)濟治理、務虛為主”的“對話論壇”(dialogue forum)向“政治經(jīng)濟治理并重、務虛和務實相結(jié)合”的“全方位協(xié)調(diào)機制”(full-fledged mechanism)轉(zhuǎn)型。*朱杰進:《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轉(zhuǎn)型》,載《國際觀察》,2014年第3期,第59-73頁。金磚成員國對組織的認同感將是確保金磚國家合作充滿活力與效力的重要因素,將影響到該組織創(chuàng)設的宏偉藍圖能否得以實現(xiàn)、金磚國家未來發(fā)展走向何方的問題。此項研究所指的 “認同”為金磚國家的集體認同(collective identification) 。
亞歷山大·溫特(Alexander Wendt)認為:認同是一個認知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自我與他者的界限變得模糊起來,并在交界處產(chǎn)生完全的超越。集體認同把自我與他者合為同一種身份。集體身份涉及共有特征,但不是所有的共有特征都涉及認同。簡而言之,集體認同把角色身份與隸屬身份結(jié)合起來,使行為體把他者的利益定義為自我利益的一部分,亦即具有利他性。利他行為仍然可以是理性的,但是它們權衡利益的基礎是團體或團隊。*[美]亞歷山大·溫特:《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秦亞青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287-288 頁。在金磚成員國把“自我”與“金磚”合為同一種身份的過程中,也是各成員國清晰界定自身國家利益、協(xié)調(diào)促成自身利益與組織利益達成一致的過程。當二者易達成共識,形成契合時,有助于集體認同的形成;反之,則逆行。深刻理解以下基本議題將有助于增強金磚國家集體認同感:議題之一,金磚成員國對自身的國家利益有怎樣清晰的詮釋和關切?議題之二,金磚成員國對金磚組織有怎樣的期待?議題之三,金磚成員國的國家利益與金磚組織利益之間或金磚成員國之間是否存在利益的沖突?如果有,是哪些?又應該采用何種方式化解這種由利益而產(chǎn)生的分歧?
南非實行新聞自由和開放政策,因而其新聞媒體是在相對自由的環(huán)境下進行運作的。2002年首次公布的全球新聞自由度指數(shù)排名顯示,南非在139個國家中居第26位,根據(jù)最新公布的2015年全球新聞自由度指數(shù)排名顯示,南非在180個國家中仍以22.06分居第39位,*“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2015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http://index.rsf.org/, 2015-09-15.因此在崇尚“自由”、“獨立”的新聞價值觀環(huán)境下,南非媒體報道相對客觀公正,普遍能夠代表受過良好教育的中上層民眾及社會精英觀點。
此項研究以南非為個案,使用Nexis多語種數(shù)據(jù)庫,選取南非的報刊樣本《星報》(TheStar)和《星期日時報》(SundayTimes),采用關鍵詞“Brics”搜索的方法,基于其2013-2014年間的相關報道,運用內(nèi)容分析的方法,針對以上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在LexisNexis Academic數(shù)據(jù)庫中,筆者從報紙性質(zhì)、發(fā)行量及媒體受眾的代表性等指標來進行考量,選取南非的報刊《星報》(TheStar)和《星期日時報》(SundayTimes)為樣本?!缎菆蟆肥悄戏亲钣杏绊懥Φ挠⑽膱蠹堉?,創(chuàng)刊于1887年,總部位于約翰內(nèi)斯堡,是南非獨立新聞和媒體集團下屬的一家歷史悠久的日報,發(fā)行量為18.5萬份,擁有61.8萬讀者,其讀者主要是中上階層人士和受過良好教育、經(jīng)濟寬裕及國內(nèi)有影響的人士。與此同時,因為擁有自己的印刷廠和發(fā)行網(wǎng)絡,因此在印刷發(fā)行方面占有較大主動權,發(fā)表內(nèi)容較為自由?!缎瞧谌諘r報》創(chuàng)刊于1906年,是南非國內(nèi)銷量最大的周報,該報發(fā)行量50.6萬份,讀者超過350萬,其讀者主要也為中上階層人士和受過良好教育、經(jīng)濟寬裕及國內(nèi)有影響的人士??偛吭O在約翰內(nèi)斯堡,在比勒陀利亞、開普敦、德班和伊麗莎白港等城市有分社,其影響力不僅覆蓋全國,還輻射到萊索托、博茨瓦納和斯威士蘭等國。
在這兩份報紙的資料庫中鍵入關鍵詞“Brics”, 設定的時間范圍是2013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共收集到相關報道281篇,剔除相關度弱及報道內(nèi)容重復的文章后,共收集到有效文本178篇,2013年為127篇,2014年為51篇,兩年每月報道量如圖1所示:
圖1 2013、2014年每月媒體報道篇數(shù)
從報道字數(shù)上看,2013年平均每篇文章報道字數(shù)為700字,2014年平均每篇文章報道字數(shù)為629字??梢?013年的報道較2014年更為密集、深入。其中,2013年3月關于金磚的報道在數(shù)量上出現(xiàn)井噴式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勾勒出南非社會特別是社會精英對于“德班峰會”這一媒介事件的高度關注。南非作為金磚國家第五次峰會的主辦國,圍繞此次峰會做了非常詳細的報道。同時,密集的報道數(shù)量也詮釋出南非社會對于“金磚國家”發(fā)展的期待。
依據(jù)報道的關注內(nèi)容,按照南非事務(以南非政府為主要行為體參與金磚相關的報道)、國際事務(國際社會中以各國為行為主體涉及與金磚國家關系的報道)和金磚事務(以金磚國家本身為行為主體,金磚國家間與金磚國家發(fā)展相關的報道)進行分類,報道篇數(shù)分布如圖2所示:
圖2 報道內(nèi)容的數(shù)量分布
結(jié)合報道內(nèi)容來看,南非媒體對于金磚國家的相關報道主要集中在如何協(xié)調(diào)南非國家利益與金磚組織利益之間的關系上,即金磚的發(fā)展會帶給南非怎樣的機遇與挑戰(zhàn)?涉及國際事務的報道則數(shù)量較少,僅占報道總量的16.2%,且大部分報道集中在金磚國家集體在國際政治中的表現(xiàn),如在敘利亞問題、巴以沖突、烏克蘭危機等問題上的態(tài)度。就南非本國事務而言,專題報道數(shù)量的分布顯示了關注側(cè)重點之不同,具體如圖3所示:
圖3 南非事務各議題數(shù)量分布
外交事務報道議題的數(shù)量分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南非外交發(fā)展的區(qū)域和國別重點,具體如圖4所示:
圖4 南非外交事務報道議題分布情況
作為非洲發(fā)展的領頭羊,南非高度關注非洲發(fā)展的整體態(tài)勢,同時高度重視同中國、美國、俄羅斯、印度等大國之間的關系,對國際熱點議題的探討則聚焦烏克蘭和敘利亞問題。
由于本文主要是對南非對于金磚國家身份的認同感進行探究,因此綜觀2013-2014年間南非媒體涉金磚報道的諸多文本,對涉及金磚事務的86篇報道進行具體分析,發(fā)現(xiàn)南非媒體對金磚事務的86篇報道主要集中在南非在金磚國家發(fā)展中的機遇與挑戰(zhàn)、德班峰會、金磚銀行以及金磚成員國之間的關系等方面,具體如圖5所示:
圖5 涉金磚報道的主要議題分布情況
對于南非加入金磚國家,南非政界和學界一直存在分歧與爭論。在16篇涉及南非與金磚關系的報道中,8篇文章持有疑慮和消極態(tài)度,6篇文章持積極態(tài)度,2篇文章為中性報道。在2013年德班峰會召開之前,報道中對南非加入金磚的疑慮較多。伴隨金磚開發(fā)銀行的建立,涉金磚報道漸趨積極,逐步展示出南非對金磚發(fā)展的信心以及金磚能賦予南非發(fā)展的活力與動力。
南非對金磚的疑慮主要集中在南非加入金磚是發(fā)展機遇還是發(fā)展障礙的討論中。盡管南非是非洲大陸上的經(jīng)濟領袖,但是和其他金磚國家相比,南非經(jīng)濟體量較小。同時,由于金磚伙伴之間在經(jīng)濟規(guī)模和增長速度上的不同,以及在政治和經(jīng)濟體系中的重大差異和一些摩擦,[注]Herman Wasserman, “Brics Through the Media’s Eyes: Studies of Media Content in South Africa Have Shown a Preference for India and China When It Comes to Coverage,”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3-26.因此有分析師認為:南非加入金磚只是增加了自己的商業(yè)競爭對手;南非和非洲與金磚國家的貿(mào)易還是存在不平衡,非洲國家主要購買制成品,而出口主要為原料;美國有望延長《非洲增長和機遇法案》(the African Growth and Opportunity Act),南非進入美國市場的路徑暢通,南非不應該破壞自己與西方經(jīng)濟體的關系;此外,印度、巴西和南非均為民主國家,而中國和俄羅斯是威權國家,這亦將影響對話與交流。[注]“Will These Rub off on SA?”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3-22.美國高盛公司首席分析師吉姆·奧尼爾(Jim O’Neil)認為南非經(jīng)濟體量有限,人口數(shù)量之少難以與其他金磚國家比較,且缺乏長期的經(jīng)濟發(fā)展?jié)摿?。對于南非來說,金磚國家是其政治戰(zhàn)略合作伙伴,但對于印度的服務業(yè)、中國的制造業(yè)來說,都是南非的競爭對手。因此,南非如何利用金磚四國在非洲的商業(yè)利益關系來實現(xiàn)平衡是一個問題。[注]Martyn Davies, “SA Needs to Justify Its Inclusion in Brics,” Sunday Times (South Africa), 2013-03-17.甚至有南非左翼專家提出:南非與其他金磚國家相比像個侏儒,金磚國家只是代替西方國家來掠奪南非的資源。[注]“Brics Summit in Durban Is the High Point on Government’s Foreign Policy Calendar,”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3-22.巴西占據(jù)了家禽工業(yè),中國占據(jù)了制造業(yè),南非作為金磚國家中最小的國家有何收獲?印度和中國是南非的重要競爭者;因此并不認可金磚帶來的機會。[注]“Readers’Views,” Sunday Times (South Africa), 2013-04-07.同時,南非深受其國家身份的困擾,它既是金磚國家成員,又是“脆弱五國”(Fragile Five,巴西、印度、印尼、南非和土耳其)成員,[注]Kuseni Dlamini, “Davos Can Open Ears of World to SA’s Views,” Sunday Times (South Africa), 2014-01-19.E5(Emerging Five)或E6(Emerging Six)“新興五國經(jīng)濟體”或“新興六國經(jīng)濟體”更符合這一群體的地緣經(jīng)濟特征,且印度尼西亞和土耳其無論從GDP的增長幅度還是從人口數(shù)量來說均比南非更為合適加入金磚,且從地理位置的角度考量,印尼和土耳其的加盟更有助于形成新興經(jīng)濟體的地緣經(jīng)濟擴展帶。[注]Martyn Davies, “Indonesia and Turkey Top Brics Contenders,” Sunday Times (South Africa), 2013-03-03.
另一方面,有關報道力挺南非加入金磚,認為2010年南非加入金磚是其最大的一個外交改變。南非處在一個充滿機遇的環(huán)境,金磚國家給南非提供了一個增強其競爭力的機會。南非成為金磚成員國將有助于其進一步促進經(jīng)濟增長和轉(zhuǎn)型,解決貧困、不平等和事業(yè)等問題,并增加在礦業(yè)的新投資。[注]“Zuma reprimands opponents of the NDP,”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3-27.同時,南非應該加強自己的全球競爭力,繼續(xù)和金磚國家發(fā)展良好的關系,支持新的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幫助現(xiàn)有產(chǎn)業(yè)保持競爭力,并鼓勵政府支持當?shù)禺a(chǎn)業(yè)。[注]Raymond Parsons, “Cheers for Gordhan’s Delicate Balancing Act,” Sunday Times (South Africa), 2013-03-03.祖馬愿意邀請其他一些非洲國家領導人參加峰會也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說明南非希望優(yōu)勢共享,[注]“Durban summit,”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3-26.這體現(xiàn)了南非作為非洲大陸領頭羊的氣度與胸懷。此外,南非對金磚存在期待。通過比較金磚成員國的GDP、貿(mào)易總額、FDI存量等,南非和非洲都希望金磚國家,特別是金磚銀行,可以為其提供發(fā)展資金支持。[注]“The Brics Countries Produce 25 Percent of Global GDP (Excluding the Foreign Exchange Factor); SA Produces 0.7 Percent of Global GDP and Just 2.7 Percent of the Total Brics GDP,”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3-22.并且,希望能夠通過德班峰會的召開,使南非與其他金磚國家的貿(mào)易額有所提升,希望金磚商業(yè)委員會能夠為金磚成員國帶來商業(yè)新世界,希望通過金磚成員國的積極響應,擴大其在南半球的影響力。[注]“Brics Can Bring Brave New Business World: If Member States Rise to the Occasion, They Will Influence 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South,”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4-02.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于2013年3月26日至27日在南非德班舉行。此次峰會的主題是“金磚國家與非洲:致力于發(fā)展、一體化和工業(yè)化的伙伴關系”。會晤期間,金磚國家領導人就加強金磚國家伙伴關系、深化金磚國家與非洲合作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qū)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金磚國家領導人還同非盟領導人和十余位國家領導人舉行了對話會。國際觀察人士認為,此次會晤進一步推動了金磚國家之間的務實合作,開辟了金磚國家與非洲合作的新前景。南非媒體對德班峰會的報道呈現(xiàn)密集態(tài)勢,自2013年1月4日到2014年5月17日期間,共有18篇報道全方 位展示了南非對德班峰會的期待以及德班峰會給予南非的發(fā)展信心。在18篇報道中,3篇為涉及介紹峰會出席代表、被邀請的非洲領導人和會議安保情況的客觀報道,13篇報道集中分析了德班峰會給予南非和非洲的信心和希望。早在2013年新年伊始,金磚國家德班峰會作為年度盛事被提上媒介議程。南非期待金磚國家能為非洲帶來益處,推進南非國家利益,推動非洲議程和重新平衡全球政治和經(jīng)濟力量的失衡。[注]“How about a Brics ‘outreach’ to G8?; South Africa Had Three Main Aims When It Joined Brics Back in 2010,”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1-18.南非在金磚國家中的成員資格將成為全球經(jīng)濟戰(zhàn)略的重要元素,能在設置經(jīng)濟合作議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南非希望能同與會各國共同商討金磚國
家內(nèi)部貿(mào)易存在的挑戰(zhàn),[注]Rob Davies, “Fifth Brics Summit Will Focus on Partnership,”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2-05.促進在經(jīng)濟方面長期的互惠互利。[注]Rob Davies, “Brics Gathering Gives a Chance to Turn Co-operation Plans into Reality,”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3-07.同時,南非珍視德班峰會的主場外交,認為可借助主場優(yōu)勢展現(xiàn)國家魅力,吸引投資。[注]Kuseni Dlamini, “Brics Summit is Chance to Showcase Attractiveness Taking a Stand,”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3-20.
事實上,德班峰會的召開為德班帶來了2000余名與會代表,大量的國際媒體隊伍、商務人士的涌入,帶動了德班當?shù)匕ㄗ∷?、旅游等方面的第三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注]Audrey D’Angelo, “Brics Summit Brings Instant Benefits for Durban Business,”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3-28.
南非對于金磚組織的關注與期待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金磚合作機制的建設,如金磚國家銀行、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科研中心以及為國際事務出謀劃策的智囊團。[注]Ellis Mnyandu, “All Brics and No Mortar zz Shared Interests Not Enough to Bridge Fissures that Bedevil Co-operation News Analysis,”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3-28.南非高度評價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認為這是“非洲發(fā)展新伙伴計劃(Nepad)”的興起,[注]Mamphela Ramphele, “What Is Holding SA Back? Our Country Has Proved That It Has the Capacity to Compete with Other Developing Nations,”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4-05.可以促進金磚國家間的貿(mào)易往來,通過技術轉(zhuǎn)移和發(fā)展實現(xiàn)更高層次的商務合作。[注]“SA Argues Its Case at Brics Business Report Interviews Sandile Zungu of the Brics Business Council,”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3-20.二是關注非洲大陸的發(fā)展,無論是建設非洲基礎設施,還是加強南非的健康研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均期待金磚國家能為非洲發(fā)展帶來福祉。[注]John Ouma Mugabe, “Brics Partners Can Show SA How to Fix Health System Medical Research,”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3-25.
18篇報道中有3篇涉及峰會中的猜忌。其一是來自南非右翼的攻擊,質(zhì)疑道:如果南非的金磚伙伴是好朋友,為什么不支持南非在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注]Peter Fabricius, “Will SA’s New Friends Turn out So Different from the West?Criticism from the Rightis Easily Dismissed by Pretoria - but from the Left It’s Trickier,”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3-08.其二是關于祖瑪將在2013年第三次會見普京,德班峰會中的雙邊會談引發(fā)孰重孰輕的猜疑。[注]“Protocol Isn’t Just a Proper Way to Do Things - It Makes or Breaks Relations; Is This the First Time Koloane’s Dropped the Diplomatic Ball?”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5-17.第三篇則關于南非印裔豪門辦婚禮用軍事機場迎賓而引發(fā)的印度和南非關系緊張,導致辛格成為德班峰會上唯一一位未能與祖瑪進行雙邊會晤的領導人的報道。[注]“Those Scapegoated Officials Were Relatively Innocent; Was Undue Influence on Both Sides of the Indian Ocean a Factor in the Murky Guptagate Saga?”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5-10.
在86篇南非涉金磚報道中,有21篇關于金磚銀行的報道,位列各議題排序之首,這體現(xiàn)了南非對金磚銀行的高度關注。這些報道在2013年和2014年金磚峰會期間數(shù)量激增,呈較為密集的態(tài)勢。綜觀這些報道,南非對金磚銀行的認知經(jīng)歷了“看好”、“把脈”和“拓展國際影響”三個 階段。
第一階段是在2013年3月南非德班峰會召開之前,媒體報道一致看好金磚銀行的發(fā)展前景,認為南非是通往非洲大陸的一個戰(zhàn)略性支點[注]Moloko Moloto, “Minister Upbeat on Brics Bank Idea,”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1-24.,金磚銀行這個平臺將強化經(jīng)濟連接,為發(fā)展尋找機遇[注]Wiseman Khuzwayo, “SA to Push for Brics Bank at Summit,”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3-19.,并對可能的貿(mào)易發(fā)展風險提供保證[注]“We’re Pulling Together, Now Let’s Get Development Plan Rolling,”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2-28.,且將加快改造世界“老化”的金融基礎設施,贏得更大的國際影響[注]“RUSSIA Brics Bank’s Capital on Agenda,”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3-19.。伴隨中國、俄羅斯相繼提出金磚國家發(fā)展銀行的初始資本問題,南非對金磚銀行的認知進入第二個階段——“把脈”階段,即從南非德班峰會的召開之后到巴西福塔萊薩峰會召開之前。在這一階段,南非關注金磚銀行的機構(gòu)建設,包括金磚銀行選址、投資領域和適用范圍等議題[注]Ethel Hazelhurst, “Brics Bank Expectation Tuns Before Preparation Feasible Concept Agreed,”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3-28.,認為金磚銀行的建立必須標明其明確的目標和意圖[注]Pierre Heistein, “SA Needs to understand its role in Brics bank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3-28.,期待金磚銀行總部應設立在南非[注]Ann Crotty, “Brics Bank Should Be Based in Africa - Zuma,”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5-10.;對金磚銀行的發(fā)展前景持樂觀態(tài)度,認為金磚國家占40%的世界人口總量和17%的國際貿(mào)易總額,金磚銀行將有助于減少對西方的依賴[注]Rene Vollgraaff, “Long Way to Go Before Brics Bank Gets Going,” Sunday Times (South Africa), 2013-05-12.,將會有實質(zhì)性的作為。第三階段即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峰會召開后至今。在這一階段,南非重在探討金磚銀行與原有的國際經(jīng)濟秩序之間的關系,常常將金磚新發(fā)展銀行(NDB)與世界銀行、金磚應急儲備基金(CRA)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進行比較,認為金磚銀行依然脆弱,金磚銀行的風險在于是否能夠獲得國際影響。[注]Chris Hart, “The Chatter.New Brics Bank Needs to Be More than Simply Anti-West,” Sunday Times (South Africa), 2014-07-20.
對于金磚應急儲備基金的適用范圍和領域,南非感到困惑。南非希望這一儲備可以幫助非洲發(fā)展,但有分析師認為可能將更集中在金磚國家本身。[注]“The Launch of the Brics Consortium of Think Tanks,”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3-22.金磚銀行的投資重點有望聚焦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注]Pierre Heistein, “SA Needs to Understand Its Role in Brics Bank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3-28.盡管金磚國家財政部長也探索關于新發(fā)展銀行對于金磚國家和其他新興經(jīng)濟體在基礎設施和發(fā)展項目(如金融安全網(wǎng))上提供資源的可能性,但金磚銀行的細節(jié)結(jié)構(gòu)和任務仍是外交策略的博弈。
在14篇涉及金磚成員國之間關系的文章中,金磚國家在克里米亞危機中的態(tài)度成為報道的焦點,認為克里米亞危機向金磚國家提出挑戰(zhàn)。金磚的目標是要用多極世界取代單極世界,因此俄羅斯的金磚朋友能否在克里米亞問題上用同一個聲音說話成為各大報道的關切點。 印度國家安全助理說俄在烏克蘭是合法的[注]Peter Fabricius, “Are Russia’s Brics Friends Secretly Delighted with Putin’s Antics? After All, Brics’s Aim Is to Replace the ‘Unipolar’ World Order with a Multipolar One,”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4-03-14.,南非對如此支持俄羅斯表示為難,但同時又不得不考慮南非90%的大麥來自烏克蘭和俄羅斯[注]Glenn Silverman, “Crimea Crisis Poses Challenges for Brics,” Sunday Times (South Africa), 2014-03-23.。金磚國家達成的共識是:不允許在布里斯班G20會議上排斥俄羅斯參會。
在17篇涉及教育、氣候改革、通訊等諸多議題的報道中,金磚國家是否需要鋪設海底電纜,確保通訊安全的問題是討論的重點之一。[注]“When in Brics, Ask Edward Snowden; Talk Has Been Rife of an Undersea Cable Connecting 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and SA, Independent of the US.But Is It True?” The Star (South Africa), 2013-09-27.此外,金磚國家在教育、新能源和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將為金磚合作開辟廣闊前景。
媒介話語作為精英話語的重要載體之一,折射出金磚成員國對金磚當前發(fā)展和未來走向的關注,也體現(xiàn)了南非對于金磚國家身份認同感的強弱。綜觀南非對于金磚國家報道的分析,呈現(xiàn)以下基本特點。
特點之一:將金磚組織的利益與南非本國的利益進行仔細比對,反復權衡利弊得失,明確金磚對于南非發(fā)展的機遇和挑戰(zhàn)。相對于金磚組織內(nèi)的大國如俄羅斯、印度更關注金磚組織議程設置的問題,南非則關注金磚發(fā)展為本國帶來的戰(zhàn)略機遇。因而,強化金磚國家的集體認同須擴大共同利益,理解各成員國的戰(zhàn)略關切,協(xié)調(diào)不同意見,開創(chuàng)合作共贏的局面,須既符合金磚組織的利益,也符合各成員國的利益。目前看來,南非對德班峰會和巴西福塔萊薩峰會的議程設置以及金磚銀行的議程設置均表示肯定,對金磚未來的發(fā)展前景充滿信心,盡管在具體細節(jié)上略有不同聲音,但可以繼續(xù)協(xié)調(diào)。因而,南非對金磚組織的認同感較高。
特點之二:南非對金磚框架下的經(jīng)濟議題達成共識的程度高于政治議題。無論是國際熱點,如克里米亞、敘利亞問題上的表態(tài),還是國內(nèi)政治引發(fā)的關于人權、領導力等議題的探討,南非均有自己的衡量標準,難以與其他金磚成員國達成完全一致。但作為新興經(jīng)濟體的組合,金磚國家正在努力且逐步在G20的框架內(nèi)發(fā)出一個聲音,如:不允許布里斯班G20會議排斥俄羅斯參會,推動國際社會向多極化發(fā)展。因而,金磚國家從新興經(jīng)濟體合作對話的經(jīng)濟論壇向“政治經(jīng)濟并重型”論壇的轉(zhuǎn)化尚需時日,但伴隨著其金磚身份認同度感的不斷加強,金磚成員國在政治議題方面會發(fā)出更多聲音。
特點之三:“金磚”這個稱謂為南非的發(fā)展提供參照物,細化為具體的參考指標。南非在提及本國教育、能源、文化等非經(jīng)濟議題時,常常會提及其他金磚成員國的發(fā)展狀況,或是對金磚提出希冀,期待金磚組織能在這個領域有所作為。
總之,伴隨金磚峰會的機制化運行、金磚銀行運作細節(jié)的逐步理順以及金磚國家間公共外交活動的頻繁展開,南非作為金磚成員國中的一員,對金磚的集體認同感或?qū)⒊噬仙厔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