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陽
中國是一個由五十六個少數民族組成的國家,不同的民族都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風情。將少數民族的服裝、建筑、宗教等相關元素融入到動畫的制作中,對中國的原創(chuàng)動畫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更是對每個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尊重。
中國從動畫創(chuàng)始初期就與民族藝術元素緊密相連。民族的藝術元素被廣泛的應用于動畫的制作之中,充分地體現出中國動畫的民族性特點。以少數民族為題材的動畫片從內容和數量上也很豐富。例如,《孔雀公主》、 《一幅僮錦》、《草原英雄小姐妹》、《阿凡提的故事》等這些優(yōu)秀的少數民族題材作品恰恰反映出了少數民族文化元素的多樣化運用。當代在數字化發(fā)展的趨勢下,游戲場景、動畫角色、CG 制作等樣式中更加需要吸取一些具有異域特色的元素來豐富其內容。
少數民族的眾多題材是動畫劇本的良好依據,要建立中國特色的動畫時代,就要大力開發(fā)原創(chuàng)性的動畫。 少數民族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等題材是構成中國話的動畫視覺語言。 少數民族的文化題材多元化, 為動畫制作的原創(chuàng)性取材提供了素材,將傳統(tǒng)的民族元素融入到動畫市場,既流傳了本民族的傳統(tǒng)特色又開發(fā)了動畫市場。通過動畫形式的藝術再現,使更多人充分了解和認識各個少數民族,更真實的感受少數民族的民土風情,并使我國的民族文化得到傳承。
在動畫制作中人物角色是一部動畫的基礎要素,少數民族的服飾上的的裝飾元素起到尤為重要的作用。如鄂倫春族最具特色的服飾是狍頭皮帽,它是用完整的狍子頭皮制作而成。 穿的皮袍還分男女皮袍兩種,男皮袍稍短些,一般到膝蓋,前后開衩。女皮袍較長,左右開衩,在袖口、衩口、下擺處都繡有花草和花紋。鄂倫春人還擅長刺繡藝術,主要表現在皮革制品上。如:皮衣、皮帽、皮手套都飾以華麗的刺繡,講究對稱,制作精美。服飾上的圖案,有的如湛藍天空的朵朵白云,有的如密林深處嬌柔的鮮花。通過借鑒少數民族服飾元素給我們創(chuàng)作動畫角色提供空間。由于動畫的虛擬技術下的產物,也允許對各種民族的服裝進行拼接、組織,形成新的服飾樣本。
建筑場景在動畫故事情節(jié)中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少數民族建筑樣式多樣,我們如果將尖拱、尖頂穹窿、紋樣這些元素運用到科幻動畫片的城堡里、橋梁中定會給動畫場景設計帶來更多的神秘感。在動畫場景中,對于少數民族建筑的運用我們可以采取歸納、提煉、融合的方法提取出民族建筑的典型性特征,將這些象征性元素與創(chuàng)作主題相結合,營造神秘、異域、科幻的視覺效果,能夠極大增強動畫場景的藝術感染力。
在很多動畫片的畫面當中需要強烈的色彩對比,少數民族不管是建筑、服飾、首飾上的顏色搭配都比較鮮艷,對比較強。當動畫片中出現這些自然界中對比強烈的色彩,會給人產生各種各樣的視覺效果,直接影響一部動畫片帶給人的視覺感受。將這些鮮艷的少數民族顏色運用到動畫場景中,使更多的動畫制作體現出更多的少數民族色彩組合,在此基礎上提煉出來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的意境美和裝飾美。
動畫是一個多元化的藝術,集工藝性、審美性、技術性、文化性于一身。在動畫制作中少數民族元素不僅能體現出那些直接產生于現實中的物象, 同時更能夠運用夸張自由地手法強調、突出、夸張影片的內容和形式來創(chuàng)作出獨特的藝術效果。我們應當加強少數民族文化元素的挖掘和整理,對少數民族文化進行繼承、豐富、弘揚和創(chuàng)新,賦予其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