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平
(泉州晚報社,福建泉州362000)
把握趨勢順應趨勢引導趨勢
——淺析泉州晚報社的生存發(fā)展
□鄭建平
(泉州晚報社,福建泉州362000)
從福建泉州晚報社的具體情況來看,是“標兵已遠,追兵漸近”。以前,我們與報業(yè)領軍媒體之間的差距并不太大,但這些年,廣東和江浙的媒體,迅速積累了巨量的財富,走上了多種經營的發(fā)展道路,對傳統(tǒng)報紙廣告的依賴越來越小,而且有能力投資新媒體、新項目,尋找更大的發(fā)展。這些標兵,離我們越來越遠,在追兵方面,一方面是《福建日報》在泉州不斷辦報,與我們展開激烈競爭,另一方面,戶外LED、手機媒體發(fā)展迅速,進一步分割市場。
報紙一家獨大,客戶蜂擁上門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但是,我們就絕望,束手待斃嗎?
應該看到,《泉州晚報》還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揚長避短、發(fā)揮優(yōu)勢,把握好讀者的閱讀和市場趨勢,順應這個趨勢,因勢利導,在市場上繼續(xù)引領風騷。我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
要讓讀者喜歡我們的報紙,就要把握讀者的閱讀趨勢,順應這種趨勢。
提倡“短實新”,反對“假長空”
長期以來,“無病呻吟”的新聞稿不僅損害了讀者的閱讀熱情,也損害了新聞工作者的寫稿積極性。本來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的事情,卻要繞上好幾圈。為了追求長篇大稿,洋洋灑灑、廢話連篇,讀者越來越不滿意。要留住讀者,就要壓縮空洞的文章,多提供有用信息。微博之所以興起,就在于微博的格式獲得網(wǎng)民的喜愛。140個字的限定,讓發(fā)布者必須字斟句酌,壓縮不必要的修飾,只說事實,并且是最引人的事實。我們的報紙也必須學習微博的做法,認清這種閱讀趨勢,盡量以“短、實、新”的東西來吸引讀者。
利用好網(wǎng)絡和微博,進行熱點互動
腫瘤組織中miR-320a的相對表達量(0.37±0.09)低于癌旁非腫瘤組織(0.86±0.15),腫瘤組織中CYLD mRNA的相對表達量(0.91±0.23)也低于癌旁非腫瘤組織(1.56±0.42),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0.078,29.113,P<0.001);CYLD蛋白在腫瘤組織胞質中少量表達,胞核中幾乎不表達,陽性表達率43.48%,而在癌旁非腫瘤組織胞質和胞核中均有不同程度表達,陽性表達率73.91%,CYLD在腫瘤組織中陽性表達率低于癌旁非腫瘤組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788,P=0.003)(表1-表2、圖1-圖2)。
今天的讀者,已經不同于過去。很多人不僅從報紙上獲取信息,還能從各種自媒體上了解信息。但是,自媒體信息有多少可信度呢?讀者只能自己判斷。而讀者對《泉州晚報》還是信任的。我們可以加強對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監(jiān)控,對熱點話題、問題加以關注,通過采訪報道,或者證實或者僻謠。這并不是說報紙淪為網(wǎng)絡自媒體的尾巴,而是通過自己的采訪、求證,通過自己的渠道來肯定網(wǎng)絡上的事實或者否定。這是樹立自己權威性的表現(xiàn)。
給讀者提供表達的空間
這是一個言論越來越自由的時代。因此,自媒體才會迅速興起,并占有大量的市場。我們的報紙本來是精英表達的場所,現(xiàn)在應該放下架子,給讀者提供陣地,引導他們到我們的版面上來發(fā)言。人們對自己參與的事情更加感興趣,如果我們不能調動讀者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我們的辦報中,他們對我們的關注度就會下降。
提供陣地給讀者表達,我們要做的是:
①繼續(xù)辦好熱線電話,讓讀者的投訴、傾訴有一個表達的空間。保證讀者的投訴和反映的見報數(shù)量,不能因為版面原因時斷時續(xù),時大時小,這樣會把讀者往別的媒體上趕。
②經營好文學副刊。網(wǎng)絡上有許多文學連載,都是想表現(xiàn)的讀者在發(fā)聲。文學副刊不能只是少數(shù)人的“責任田”,而應該更廣泛地向讀者約稿,可以質量不高,但要有參與度,要成為草根表達的舞臺。在文學方面,對“名家”的關注已經越來越淡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向更多的讀者們約稿,不放低自己的標準,就會失去廣大讀者。有些稿件,雖然質量不高,但只要講述百姓的真情實感,就可以刊發(fā),寫得不好沒關系,反而顯得門檻不高,會吸引更多的讀者來投稿。
③要利用新聞來增加互動。追蹤報道可以廣泛聽取讀者的意見,設置一個便于他們發(fā)聲的渠道,然后將他們的聲音刊發(fā)出來。讀者的參與,可以增加互動性,也不會使新聞報道成為填鴨式的灌輸。當讀者通過微博微信與記者高度互動時,記者不僅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版面也會更加豐富,有實際內容。
對于報紙未來的發(fā)展,很多人都斷言,紙會消失,但報將依然存在。這是因為自媒體信息太多,泥沙俱下,讀者還是需要新聞專業(yè)人士,將最重要的信息遴選出來,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了解到欲知、應知、未知的事實。
紙消失了,它會以什么形式出現(xiàn)呢?應該是一種新的介質,比如,可折疊的電子報,甚至懸浮窗口。不論是什么介質,以后,報社的生存都將不是依靠出版紙質媒體,而是通過出售信息來盈利。事實上,如果過渡到這一天的時候,我們的利潤空間反而可能更高。如果讀者一年付六十元來購買我們的信息,而我們不必再損耗紙張,減少了支出,也許利潤反而更高。
為了應對這種趨勢,我們必須有所準備?,F(xiàn)在,我們的電子報是免費提供的。這種情況應該有意識地改變,否則,將來有一天,真的要轉向收信息費時,人們享受慣了免費的信息,就不會再掏錢購買了。當然,目前全世界電子報收費的盈利模式都還沒有建立起來,讀者在享受免費信息的同時,對于這類收費是反感的。但是,如果我們不往這方面引導的話,我們永遠也不可能轉向新的模式。
戶外LED、手機媒體等新的廣告發(fā)布形式正在快速地分割我們的份額。我們怎么辦?
因應市場,制定更為靈活的政策
過去,我們經營強調的是規(guī)范性和原則性。制定一個政策,就希望管全年。但是,市場是一直在變化的,形勢變化需要我們也靈活變化,我們必須更加關注市場,根據(jù)客戶的需要調整我們的政策。太剛性的政策,只會把客戶逼走,最終受損失的是我們自己。以分類廣告為例,以前春節(jié)過后,《泉州晚報》的招聘廣告都能達到二至三個版面,但最近幾年來,再也不曾見過這樣的情景了。報紙不再成為招聘廣告的主要媒體了,更多的公司是通過網(wǎng)絡發(fā)布招聘信息。這種變化,需要我們有所調整,我們可能就要采取舉辦網(wǎng)絡招聘會的形式來賺取企業(yè)的這塊費用。如果我們不改變,我們的客戶就會流失。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大原則是必須堅持的,特別是報社這樣的事業(yè)單位。它不是私人公司,所以,不能有太多靈活的空間,但在大原則下,應該盡量靈活。不要怕代理公司賺錢,只有他們賺到錢,才會有積極性為我們報社爭取利益。
要更多采用介入式營銷
網(wǎng)購已成為一種不可逆的趨勢,我們能夠爭取到的賣場廣告或者商品廣告必然越來越少。我們怎么才能爭取到這方面的廣告呢?通過在傳統(tǒng)媒體上刊登廣告,引導網(wǎng)民到網(wǎng)店去是一種形式。這方面,我們要努力,但能否成功,并不取決于我們。
利用目前報紙的公信力建立自己的網(wǎng)店集合是另一種形式。我們自己設立平臺吸引經營商。比如,我們正在進行的家政服務,就能提供這樣的平臺,讓他們到這個“店”里來經營?,F(xiàn)在,《泉州晚報》96339已經在賣一些農副產品。這些產品,并不會在我們的報紙上登廣告,如果我們堅持要以高價來收取廣告費,他們根本不可能和我們合作。但是,如果我們把利潤作為廣告費用,我們就有收入,總比一分錢收入沒有的好。
介入式營銷,還表現(xiàn)在與客戶的更多方面的合作上。比如,我們參與房產營銷分利。這種營銷,雖然我們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但卻是吸引客戶的一種手段,以后可能還要經常采用。
要更多地創(chuàng)新活動
很多活動,或者說評比,本來并沒有,但因為我們策劃出來了,就有了。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就是在創(chuàng)造機會,讓我們可以和企業(yè)合作,可以因此帶來收入。
對于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活動,必須大力扶持。我們要給予優(yōu)惠政策,在宣傳方面給予更多傾斜。我們與安溪鐵觀音、永春香道、石獅服裝業(yè)的合作,都屬于這方面的創(chuàng)造。事實也證明,這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影響力,還能帶來收入,我們應該多研究這種類型的創(chuàng)新活動。
總之,我們進行憂患意識大討論是十分必須的?!吧趹n患、死于安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有這些格言都告訴我們,要以“如負泰山、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tài)度對待我們的工作和經營,直面趨勢,努力適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還有未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