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情與氣偕,文明以健”

        2015-11-22 10:24:52席妍
        當代文壇 2015年4期
        關鍵詞:風骨散文

        席妍

        摘要:《九十回眸》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王火先生散文創(chuàng)作的結(jié)集。全書獨具史料價值與文學魅力,藉由個人回憶再現(xiàn)被遺忘、遮蔽的歷史現(xiàn)場,還原歷史進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與事件。在秉筆直書中凸顯深切真摯的人文關懷與奮發(fā)向上的革命情懷;于紛紜復雜的史事梳理中審視現(xiàn)實生活,謳歌浩然正氣與民族精神;以簡約而豐贍的藝術(shù)風格體現(xiàn)“情與氣偕,文明以健”的凜然風骨與審美追求。

        關鍵詞:《九十回眸》;散文;歷史鉤沉;人物春秋;風骨

        《九十回眸》(以下簡稱《回眸》)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王火先生散文創(chuàng)作的結(jié)集。如其副題所示“現(xiàn)當代歷史上的那些人和事”整部散文集以回憶錄形式書寫歷史,酣暢淋漓地展現(xiàn)了近百年來中國社會、革命、歷史進程的風云變幻以及那些離我們漸行漸遠的英雄人物。在跨越時空的沉思中,文學激情與歷史體悟并行不悖、相互應合,如同史詩一般大氣磅礴、謹嚴有致。不僅為讀者提供了一條了解近現(xiàn)代歷史的蹊徑,也為文史研究者打開一扇直擊歷史事件的經(jīng)驗之窗。本文試從歷史鉤沉、人物春秋和藝術(shù)追求三個視域展開解讀:攫取史實細節(jié),還原歷史在場,凸顯散文書寫中深切誠摯的人文關懷;記錄英雄業(yè)跡,摹寫革命面貌,召喚時代精神與民族氣節(jié);沉穩(wěn)大氣、秉筆直書的文體風格,于紛繁交錯的歷史脈絡中把握散文書寫“情與氣偕,文明以健”的風骨之致。

        一歷史鉤沉:史實還原與人文情懷的凸顯

        《回眸》可謂中國當代散文的煌煌巨著。全書近七十萬言,共109篇文章,以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為發(fā)端,前后貫穿八年抗戰(zhàn)、解放戰(zhàn)爭、新中國成立、“反右”運動、“文革”十年等重大歷史階段,背景壯闊,視角多樣,時空跨度之廣在當代散文中實為罕見。隨著商品經(jīng)濟與大眾文化的沖擊,當下部分歷史散文一味地沉醉在無節(jié)制的主觀抒情中,夸大自我、回避現(xiàn)實,這事實上有違歷史散文的原則。王火力避庸俗美學與行文陳襲,在《回眸》卷首便坦言:“我在本書中所寫的那些人和事,都是我親見、親聞或親身經(jīng)歷的,我不過是記下了我的真實感受,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尊重歷史。”這無疑道出《回眸》尊重歷史的態(tài)度和立場。

        中國散文創(chuàng)作歷來以寫史為傳統(tǒng),《尚書》記言,《左傳》記事,開歷史散文先河;孔子校訂《詩》《書》《禮》《易》《春秋》,想來也懷著“六經(jīng)皆史”的初心;司馬遷撰《史記》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魏征“以史為鑒,可知興替”的歷史功用論……返回歷史現(xiàn)場,幾乎成了每一代散文書寫者繞不開的內(nèi)心情結(jié)。重返歷史現(xiàn)場,也就是要尋獲一條發(fā)現(xiàn)歷史真實的路徑。而《回眸》對歷史真實的還原在文本中具體表現(xiàn)為兩點:對史料的占有和對細節(jié)的捕捉。

        《回眸》對史料的占有,有其獨特性和豐富性。全書包含兩條創(chuàng)作線索:一是以作者一生的成長經(jīng)歷、個體命運為線索,體現(xiàn)在文本結(jié)構(gòu)上則是以“少年記事”“師恩難忘”“日偽罪惡”“時光流轉(zhuǎn)”“悼亡傷逝”等多重主題構(gòu)成全書篇章;二是以近百年中國社會革命歷史進程為線索,主要體現(xiàn)在具體文本的革命歷史語境中。兩條線索并行交織,或顯或隱于不同篇目中,并輔以作者個人回憶作為參照對比,呈現(xiàn)出容納史料的廣度與深度?!稑O司斐爾路76號與父親海上失蹤之謎》《刻骨銘心的“孤島”歲月》《戰(zhàn)時香港記事》《夢回花神廟》《夢已荒蕪》《長相依》等篇章,都是將個人經(jīng)歷寓于時代變遷之中,以個體命運的起伏曲折折射歷史運行的云波詭譎,這是《回眸》較之一般歷史散文書寫的獨特之處。筆者在采訪王火先生時,他曾多次強調(diào)自我經(jīng)歷的“特殊性”。王火的父親是跟隨孫中山參加辛亥革命的愛國知識分子,后為國民黨“中間派”民主人士。王火作為國民黨高層子弟,有其特殊的家世淵源、人生經(jīng)歷,這使他在記錄時代、知人論世時的視野較一般人更為廣闊。換言之,他既是歷史的見證人,也是歷史的記錄者,更是歷史的參與者,書中的史料也才有獨特的豐富性和確切的可信度。

        《回眸》涉及了大量歷史事件和相關背景,包括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上海租界和香港的實際狀況,淪陷區(qū)、解放區(qū)、國統(tǒng)區(qū)的全民抗戰(zhàn),戰(zhàn)時陪都復旦校園的革命活動,國民黨政權(quán)崩潰前夕的亂局鬧劇,“反右”“文革”中不可勝數(shù)的冤案慘劇等等。從史料鉤沉中探查歷史閃爍游移的細微之處,可謂《回眸》寫史的精髓所在。例如《刻骨銘心的“孤島”歲月》《我經(jīng)歷的“最后一課”》皆以1940年上?!白饨纭睘楸尘埃瑥臍v史細節(jié)落筆,反映上海淪陷前夕政治社會生活以及人心向背。這一切正是建立在作者的親身經(jīng)歷之上?!蹲哌^中原“人間地獄”1942年的一段回憶》一文可視作以細節(jié)還原歷史現(xiàn)場的典型范例:“我們到達界首,正是傍晚,暑熱未消,氣溫仍高,一路走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繁華熱鬧的地方,電燈雪亮,街邊小飯館里酒肉飄香,劃拳喝酒的,談笑歡樂的,賓客滿堂……旅店客棧里,歌女賣唱的胡琴聲調(diào)嘹亮,‘嘩啦嘩啦的麻將牌九聲震人耳膜……”①1942年上海淪陷,王火立志到大后方繼續(xù)學業(yè)、參加抗日。途徑河南界首,目睹了戰(zhàn)火陰云籠罩下反常怪異的景象。簡潔客觀的細節(jié)描寫直指國民黨無視軍紀、腐敗奢靡的抗戰(zhàn)亂象。對聲、光、味等感官的準確再現(xiàn)與史實內(nèi)核的清晰殘酷構(gòu)成了鮮明對照,其中蘊含的批判與諷刺不言而喻。再如逃難途中的所見所聞:“大道兩側(cè)的樹皮早就被剝光,樹全部枯死了,枝干也都砍斷了,有的垂楊柳枝葉全無,只剩下粗脖子的禿樹干。那護送的七個兵走得飛快,走出去不到十里地,天還不亮,他們一陣風似地走得已經(jīng)不見蹤影了!護送實際是騙錢的,各人仍舊只好自己上路。一會兒,天似快亮了,忽聽前方遠處有女人呼叫聲:‘救命!救命……。我們一起往前在青紗帳旁的大車道上繞了十幾分鐘,只見路邊歪倒著一輛空獨輪車,車旁兩攤鮮血,但沒有尸體……”②細節(jié)的刻畫和言說,在某種程度上帶領讀者進入作者的主體視域,精準而不失現(xiàn)場感地還原了歷史真實。無論親耳聽到被時間漩渦淹沒的那一聲微弱的“救命”,抑或親見“歪倒一旁的獨輪車”和“兩攤鮮血”,戰(zhàn)爭背景下民不聊生、命如草芥的悲慘境遇,以這樣細微而又直接的方式呈現(xiàn),消弭了文學與史料的邊界,也消融了現(xiàn)實與歷史的鴻溝?!痘仨分邢襁@樣的細節(jié)描寫還有很多,有些細節(jié)的生動與精彩程度甚至不亞于小說。譬如《今宵別夢寒哭憶馬駿(張希文)》一文,作者憑悼復旦同窗時回憶“大后方”校園生活:“夏壩隔著滔滔的嘉陵江面對北碚。校園旁有許多小茶館。學生喜歡在露天茶館里喝茶、看書看報。聊的當然是從國際到國內(nèi)的時事政治?!诓桊^里總是誰有錢誰付賬。喝茶時,采取的是‘車輪戰(zhàn)法,泡一杯沱茶或者菊花,甲喝了離去時,乙來接著喝,濃茶變成了淡茶,淡茶喝成了白開水……因為太窮,有時買煙只買一支,就用鋼筆在煙上劃界,第一部分希文吸,第二部分漢民吸,第三……”③平實質(zhì)樸的文字極其真實地道出艱難時世中青年學子苦中有樂的生活,寫來令人忍俊不禁。比照鹿橋在《未央歌》中寫西南聯(lián)大的校園生活,這段“恰同學少年”的描寫也同樣如實還原了彼時知識分子灑脫不羈的魏晉風度和真誠直率的同窗友情。

        細節(jié)的連綴成為《回眸》的歷史鏈條。作者個人的生命體驗也因此而再度“蘇醒”,并以個人視角彌補宏大敘事的歷史架構(gòu),同時也繞開了“歷史虛無主義”的陷阱。無論史料的豐富還是細節(jié)的精彩,整部《回眸》始終秉持尊重歷史的基本態(tài)度,不墮老莊“玄虛”之意,也不故作“隱世”之心,嚴格區(qū)分觀念和事實、文本與歷史。譬如《回眸》中有部分散文以游記的方式敘述歷史。在《重訪極司斐爾路76號“魔窟”》《不盡滄桑靜海寺》《神往“拉雪茲”》等文中,作者借故地重游或探訪勝跡,重返與自己生命、文學息息相關的歷史現(xiàn)場。像《在緬甸,深深想起艾蕪》一文,作者在仰光江邊、茵雅湖畔、五尺道上尋覓艾蕪在緬甸的足跡,懷想他不平凡的文學歷程,還原他作為中國第一位與緬甸有緊密聯(lián)系的現(xiàn)當代作家,是如何實現(xiàn)“把一切弱小者被壓迫而掙扎起來的悲劇,切切實實地給寫出來”④的文學理想。通過游記這種本身就內(nèi)蘊歷史書寫的散文體式,作者追尋的不僅僅是一位文學家的人生道路,更彰顯了一種家國意識和人文情懷。

        正如王火在《回眸》中所傳達的訊息,真正的歷史必然是理性史實紀錄與感性人文關懷的互通共生。直面歷史的意義不僅是為了見證苦難或抵抗“遺忘”,更重要的是立足當下、表達對于家國命運的強烈關照和對民族前途的深切追尋。其中收錄的一篇解放戰(zhàn)爭前夕發(fā)表于《時事新報》的通訊,無疑道出了作者的心聲:“對于中國未來的前途,因著和平的不能覓得,誰能夠不憂心如搗!?誰能夠不長嘆欲哭?”⑤在創(chuàng)作談《酸辣苦甜一部書》中,作者也誠摯地吐露內(nèi)心情懷:“在那種困難的情況下,我產(chǎn)生出一種悲壯的感情……它也許無法出版,但我寫的是苦難中國的一段漫長悲壯的歷史…書里有我的希望、信念、理想以及要表達的愛國主義和民主精神……”⑥

        無論是記者身份還是編輯視域,也不管是在逼近戰(zhàn)火的革命中心抑或人心惶惶的動蕩邊緣,作者始終“常懷千歲憂”,以客觀真實的筆觸凝視血火交織的革命歲月,關照那些被歷史遮蔽的人?!痘仨分凶畲騽尤诵牡囊恪暗客鰝拧薄扒楦杏洃洝眱奢?,作者將自身情感體驗與歷史感知相融合,力求在戰(zhàn)爭背景下喚醒對于個體生命、情感的關注。《長相依我與凌起鳳的愛情故事》就是其中的范例。文中記敘了因國共兩黨政治對立而與戀人相隔海峽的遭際和磨難。作者寫道:“她當時每時每刻都像駕著一只小舟在驚濤駭浪中翻騰。她嘗夠了一個小人物在大時代里既無法左右情勢,卻又拼命想主宰自己命運的掙扎?!雹唠m然最后歷經(jīng)千難萬阻,兩人幸福地相守一生,但在風卷云涌的歷史浪潮中個體生命渺小如草芥的悲哀和無奈,成為文中難以抹去的底色。而《母親的藕餅》則寫出了另一種直面苦難歷史的人生況味。文中先是詳細描寫了母親做藕餅的手藝,隨后筆鋒一轉(zhuǎn),寫到“文革”中遭受政治沖擊而身心俱疲的作者嘗到母親特地為他做的藕餅,不禁淚流滿面。作為日常飲食的藕餅所承載的不僅是母子深情,更是這人世間最基本的生之動力和善意。再如《尋找老耿》《老黃被捕時講的話》《“所思在遠道”》等,都從不同側(cè)面展現(xiàn)了革命年代中個體人物的情感生活和生命歷程,重拾今天似乎已被懸置了的道德感和正義感。這些人并不是“歷史妄想癥”的俘獲物,而是真實存在的“人民”?!痘仨酚涗浵滤麄兊膫€體命運,也就是在書寫國家民族的歷史遭遇。

        二人物春秋:英雄情結(jié)與民族精神的互滲

        史料的豐富、細節(jié)的真實以及強烈的現(xiàn)實關懷,使得《回眸》極具人文內(nèi)蘊。馬克思曾對歷史發(fā)展的動力有極為精彩的論述:“歷史什么事情也沒有做。創(chuàng)造這一切,擁有這一切并為這一切而斗爭的不是歷史,是人?,F(xiàn)實的,活生生的人……歷史不過是追求這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⑧返觀“五四”以來的散文,“大寫的人”的內(nèi)在主題貫穿始終。在歷史的巡禮中,作者將關注的視線投向眾多平凡而偉大的歷史人物并非偶然。早在王火的長篇小說《戰(zhàn)爭和人》第一部創(chuàng)作談中,他就曾道出對于歷史人物的看法:“有時候,一個人或一家人的一生,可以清楚有力地說明一個時代。”⑨以人物折射時代,這也是中國自《史記》以降的散文書寫傳統(tǒng)。

        縱觀全書,《回眸》以歷史人物為中心架構(gòu)起宏大時空的文本格局,恰似一部當代“史記”:包羅革命風云萬象,凸顯戰(zhàn)爭中個體的命運抉擇與道義擔當;捕捉時代進程片段,從細微處覺察歷史的偶然與必然;觀照人文精神內(nèi)核,召喚出當下業(yè)已漸失的英雄主義情結(jié)和民族精神。

        作者書寫的歷史人物可概括為三類:一類是積極投身民族解放的革命者,其中包括抗戰(zhàn)時期的國共軍政要員、國際主義戰(zhàn)士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地下黨人,例如王開疆、于右任、凌鐵庵、郭沫若、黎玉、漢斯·希伯等;一類是懷抱民族情懷的愛國知識分子和普通百姓,例如胡適、陳望道、儲安平、李蓀、李秀英等;還有一類則是違背人性道義、終被歷史唾棄的戰(zhàn)爭罪人和叛國者,例如岡村寧次、酒井隆、汪精衛(wèi)、陳璧君等。其中有不少是作家的至親、師友或采訪對象,作者對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人物持有鮮明的政治立場,既有不遺余力的歌頌,亦有毫不留情的鞭笞,愛憎分明的態(tài)度展露無遺。錢鐘書在《管錐編》中這樣論及寫史:“史家追敘真人真事,每需遙體人情,懸想事勢,涉身局中,潛心腔內(nèi),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幾入情合理,蓋與小說,院本之臆造人物、虛構(gòu)境地,不盡同而可相通……”⑩這里的“懸想”“揣摩”“虛構(gòu)”都是憑借想象進入歷史,但王火的家庭背景和職業(yè)身份提供了觀察歷史人物的有利視域,因此不用向壁虛構(gòu),只需如實描摹。譬如《五次見到蔣介石》一文,作者以記者身份五次近距離目睹蔣介石在1948年“行憲國民大會”上的言行舉止。蔣介石神色間的“不安”“陰郁”,形象上的“瘦弱”“蒼白”,加上“偽國大”現(xiàn)場的混亂吵嚷,反映出國民黨政權(quán)崩潰前夕人心渙散的真實情狀。作者緊緊抓住人物外貌、衣著、神態(tài)、動作等細節(jié),著力還原真實情景中的真實人物。這樣即景式、片段式的在場描寫是《回眸》人物描寫常用的技法。又譬如《記憶中的胡適》一文,可作為《回眸》人物書寫風格的范本。作為中國現(xiàn)代史上頗具爭議的人物,胡適給作者留下的是愛穿中服、整齊干凈、“謙虛和藹” “樸實不做作” “很有幽默感”的印象。透過交談,作者敏銳地覺察到胡適對學術(shù)的興趣遠大于政治。他特別注意到采訪當中的細節(jié):“胡博士大約剛剛起身,站在洗臉架旁,拼命用肥皂擦臉,臉上有幾塊藍色的污跡,一面又調(diào)轉(zhuǎn)頭連連地招呼我。那兩位客人和我都很奇怪胡先生臉上那幾塊藍色的污跡。胡先生說:‘大概是被蓋上的顏色,染了我晚間流出的口水,沾到了臉上的。說著,他指了指床上的那床藍綢被蓋?!┦看掖遗苋ラ_會。我也很高興的辭了出來。胡博士在開會的時候,一定會分外引人注目,因為除了他的聲譽和地位以外,他臉上的那幾塊藍色的痕跡,并沒有擦干凈?!笨梢娮髡咴谝匀宋餅闀鴮憣ο髸r,一方面采取“截取側(cè)面,以窺全豹”的策略,并以此把握人物性格及其心理;另一方面則在客觀描述人物的同時有意選取值得玩味的細節(jié),隱晦地臧否人物。胡適臉上的藍色印記,既是對他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隨性、坦誠的性格的直觀刻畫,亦是對當時蔣介石召開“偽國大”這一小丑行徑的調(diào)笑和諷刺。再如《毛澤東給失敗的演員鼓掌一段真實的回憶》中,作者堅持“不虛美,不隱惡”的原則,敏銳地抓住了毛澤東在“反右”運動后,為表演失敗的蘇聯(lián)演員“鼓掌”的細節(jié),直率地對“鼓掌”所包含的象征意義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不怕失敗是對的!堅持失敗就不對了!”對一代偉人晚年的錯誤毫不避諱地予以批評。

        《回眸》在人物選擇上往往帶有強烈的英雄主義色彩。作為革命者的后代,作者對英雄的理解是與人民利益、國家前途、民族精神聯(lián)系起來的。王火的父親王開疆就是一位具有民族氣節(jié)、犧牲生命也不愿賣國求榮的革命志士。因而在《回眸》中,記錄英雄事跡、凸顯民族精神就成為全書的內(nèi)在理路,“為英雄人物作傳”的寫作傾向也反映出作者強烈的革命英雄主義情結(jié)。

        《回眸》約三分之二的篇幅都與人物相關。例如《從“天上”到“地下”我和陳展、祝華同志的故事》《三見黎玉》《難忘朱奇民同志》《想起我寫節(jié)振國》《老黃被捕時的講話》《“外國八路”之死》等文,于平實質(zhì)樸的人物描摹和史實演繹中書寫他們的革命意志。其中的“外國八路”漢斯·希伯顯得頗為特殊。有論者在評價王火同名小說《外國八路》時談到:“以文學形式,給一個戰(zhàn)斗在中國土地上的外國人立傳,特別是寫成一部小說規(guī)模的傳記作品,這在我國文學史上,無論是古代或現(xiàn)代,都是少見的。”《回眸》以專輯的方式介紹并記敘這位德國反法西斯記者參與中國抗戰(zhàn)的英雄事跡。為了替他作傳,作者多次深入山東沂蒙山區(qū)收集材料,盡力還原希伯戰(zhàn)死的真實經(jīng)過,并詳細考證了他與《西行漫記》作者斯諾之間的一段“公案”?!丁巴鈬寺贰敝馈分忻枋隽讼2疇奚蟮那樾危骸捌渲幸粋€尸體模樣異常:頭發(fā)顏色不同,大個子,高鼻子……希伯身旁不遠有炮彈洞,他右手上一手血,身上有五個彈洞,腚上被炮彈皮炸傷……那樣子,一看就是作戰(zhàn)死的……”文章摒棄了希伯事跡的“傳奇”成分,借轉(zhuǎn)述他人原話,以近乎口語的文字還原了希伯的英雄事跡。

        除了革命英雄,《回眸》還發(fā)掘了大量被歷史所遮蔽的“平民英雄”。這些人物往往是歷史的見證者或戰(zhàn)爭的受害者,但無一例外地具有奮起反抗的精神。例如《寧死不屈的“圣女”》一文記敘了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李秀英。懷有七個月身孕的李秀英為反抗日本侵略者暴行,身中三十七刀,九死一生。時隔65年后,作者這樣描述道:“語氣堅強,神情嚴肅,她本來肯定是位端莊、俊秀的姑娘,但我見到她時,她的面部近乎《夜半歌聲》中的宋丹萍,鬼子兵用刀將她的鼻子、眼皮、嘴唇和臉都割損了?!偸怯靡粭l長長的藍灰色圍巾包著頭遮著臉……她的傷痕是日本侵略者欠下的血債和深仇,只要看過她一眼,就忘不了。”這位 “圣女”同樣是一位英雄。類似的英雄形象在《回眸》中還有很多:譬如《三見黎玉》的山東抗日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始人黎玉,即使在政治運動中不幸蒙冤也始終懷抱堅定革命信仰;又如《“所思在遠道”》中不知兒子已經(jīng)陣亡的陳大娘于無盡等待中陷入癲狂,卻依然保持著企盼民族早日解放的渴望……等等。這些平民英雄無疑是全書的亮點。

        單本先生在《回眸》序言中盛贊其“大人物和小人物并舉,不朽者與速朽者同在”,這一評價可謂中肯。作者之所以能做到以人物折射歷史,正在于他的秉筆直書。透過紛繁復雜的歷史表象,發(fā)現(xiàn)蘊含于人物性格中的不畏強權(quán)、堅毅果決、追求獨立的民族精神。英雄主義情結(jié)和民族精神相互滲透、交融是《回眸》之靈魂,更是審視和反思當下人文環(huán)境的一面鏡子。

        三藝術(shù)追求:“情與氣偕,文明以健”的風骨之致

        《回眸》的最大特點是直呈歷史。王火先生在接受筆者采訪時強調(diào):“散文創(chuàng)作與小說不同,小說在于虛構(gòu),散文則要‘講真話。我寫散文沒有什么章法,就是如實記敘,按自己的感受寫,隨意而止?!闭缣K軾認為作文“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zhì),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答謝民師書》)“隨性”一詞,道出了散文寫作的要義。而魯迅也曾談及:“散文的體裁,其實是大可以隨便的,有了破綻也無妨。”由此反思中國傳統(tǒng)散文自“五四”以來的歷史變革,至今依然延續(xù)著“形散神不散”的內(nèi)在特質(zhì)。無論是“直呈歷史”或“隨性寫作”,從《回眸》的體例和編排中,可以看到作者為呈現(xiàn)多樣化書寫風格而試圖打破散文文體界限的努力。

        劉勰曾在《文心雕龍·宗經(jīng)》中梳理了原典影響作品的六種風格:“故文能宗經(jīng),體有六義:一則情深而不詭;二則風清而不雜;三則事信而不誕;四則義直而不回,五則體約而不蕪,六則文麗而不淫?!彼鼈冊凇痘仨分卸加兴鶎骸堕L相依我與凌起鳳的愛情故事》可謂哀婉之致、深附衷腸;《沙灣鎮(zhèn)憶郭老》《落花時節(jié)思艾蕪》行文干凈簡潔,情思舒暢;《五次見到蔣介石》《毛澤東給失敗的演員鼓掌》真實可信,不夸飾不回避;《訪江灣戰(zhàn)俘營和虹口日僑》《梅花山前談汪精衛(wèi)》可聽其杖筆之言,痛斥之聲;《夢已荒蕪》《夢回花神廟》記童年舊夢瑣事,制短情長;《“所思在遠道”》文辭有古典情懷,優(yōu)美克制……雖然風格各異,但都不掩其總體上沉穩(wěn)大氣的書寫特質(zhì),以及行文間深邃透辟的文史之思;若審視文集編排,整部作品又可細分為隨筆、札記、速寫、游記、采訪、創(chuàng)作談等。簡言之,多樣風格元素交織與多重散文體例并置,構(gòu)成了《回眸》獨特的書寫景觀。

        細察文本,可從三個方面來探查《回眸》書寫的獨特之處:

        其一是“言外之意,出位之思”。正如王火自陳其散文寫作的真實與隨性,《回眸》對史實的記敘、人物的描畫都顯出一種舉重若輕之感。盡管《回眸》是以直面、直敘的態(tài)度來記錄史實與人物,但在實際創(chuàng)作中,作者往往會跳出事實的藩籬,暗示歷史情境和人物心靈的復雜性。譬如《憶復旦教授儲安平》,寫“文革”開始的秋天,儲安平教授曾尋到北京西郊的青龍橋跳河自殺。作者沒有正面寫儲教授選擇青龍橋的原因,而是宕開一筆,寫到冰心曾連續(xù)三次創(chuàng)作“到青龍橋去”的散文。最后他發(fā)出了意味深長的感喟:“儲教授是抱著對青龍橋和古長城的向往與感慨去的嗎?誰知道,誰能說呢?”言外之意,耐人尋味。再譬如《三見黎玉》中,作者多次寫到那“不見其人,只聞其聲”的“慘叫”:“我們談著話,忽然,我聽見樓上隔壁一間房里有人厲聲大叫,聲音很高,強調(diào)很怪,聲音里充滿痛苦,是呻吟,也是一種災難的發(fā)泄……他那發(fā)瘋的兒子又在隔壁那間房里吼叫了!我沉默地聽著,他也沉默地聽著?!边@“吶喊”哪里只是瘋癲的癥狀,分明是歷史悲哀的回響!作者描寫聲音細節(jié)的“出位之思”,正是為了道出批判反思的言外之意。歷史的多向度與層次感就在不動聲色的書寫中逐一展現(xiàn)。

        其二是“古典意蘊,現(xiàn)代情懷”。讀過史詩性長篇小說《戰(zhàn)爭和人》就不難發(fā)現(xiàn),王火的古典文學造詣頗深。在《回眸》諸文的遣詞造句中,古典詩詞隨處可見。譬如記敘漫長歲月中失散的友朋師長,作者引杜甫的一句“訪舊半為鬼,驚呼熱衷腸”,道盡世事無常和人生感懷;在游歷舊跡、探訪故居、出訪海外的過程中,作者發(fā)思古之幽情,盡吐“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的感喟;兩度撰文紀念川籍文學大師艾蕪先生,行文間又多有“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的知遇之恩和思慕之志。再譬如《“所思在遠道”》一文,作者刻意將古典詩詞意蘊化入其中,呈現(xiàn)唯美和哀愁:“秋蟲鳴奏,四下里一片寂靜,月光美極了,水銀般潑灑在門外,將婆娑的樹葉稀稀落落映照下來。……月光纏著山區(qū)常有的那種輕霧,周圍猶如夢境…只偶爾聽到遠處有幾聲狗吠。那夜…一個游子的心被擾亂了!月亮西沉了,星星疲倦的隱沒了,我仍輾轉(zhuǎn)反側(cè),聽秋蟲吟唱……”盡管《回眸》語言大多質(zhì)樸平實,但作者仍在動情處難掩詩意的表達,體現(xiàn)出傳統(tǒng)古典意蘊與現(xiàn)代人文情懷的統(tǒng)一,達到“情與氣偕”的藝術(shù)境界。

        其三是“存在之難,意義為先”。相較一般的紀實散文,作者很少將文本構(gòu)筑于自我封閉的感受中。換言之,作者盡力避免“自我”意識的膨脹,不以個人看法和情感干擾讀者對于歷史的認識,而是如實反映出人物的歷史處境和內(nèi)心活動。于理性史實和感性認識的對接、錯位、斷裂處,透視錯綜復雜的歷史演進和命運無常。譬如以“三反”“五反”運動為背景的《老黃被捕之時》寫作者參與“審問”老黃的一幕:“突然,他發(fā)現(xiàn)是我了,聽我語氣厲害,他竟抬起頭來朝我看了一眼,表情帶著責怪,語氣冰冷鐵硬,似說了一句:‘怎么你也這樣說?我怎么會貪污?見他這樣,我激動了,心想:你不知道快要被逮捕了嗎?……我真怕他像張子善、劉青山一樣!心里急,拍了桌子卻很傷心。”作者不回避也不美化自我,而是如實描繪復雜情勢中人性善惡的對峙與交鋒,凸顯了極端政治處境下命運的晦暗不明以及人的“存在之難”。而作者在直書黨員老黃剛直不阿的同時,揭示了隱藏在歷史長河中的“黑暗之心”,并以此反襯當下官員腐敗墮落的現(xiàn)狀和丑態(tài),以史為鑒的意圖卓然可見。

        作者還在書中多次表達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的敏銳見解?!段覟殛愅喇斨帧芬愅老壬脑拋碚f明寫作的要義:文章要寫得有意義。而《難忘蕭乾先生》又從蕭先生指導新聞寫作的原則中認識到“文學價值”的重要性。在《〈魔鏡〉畫家埃舍爾的啟示》中,作者談到了對文學形式的思考,文本的意義、形式的創(chuàng)新、門類的融合……這些創(chuàng)作理念,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作者的文學創(chuàng)作:“我在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中,常深切感到文字的蒼白,平淡與無能。文字表達思想感情,表達色、香、味,表達音樂旋律,表達動態(tài)……總是那么受到局限,那么力不從心。但文字又每每與音樂,繪畫藝術(shù)等領域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有時一種感情用音樂表達比文字好得多;有時一種意境和氣氛用繪畫表達比文字也美得多,如何使文字的表達與傳導有所突破,從音樂、繪畫等等藝術(shù)上得到補充,是我常常在想的一個問題。”

        《回眸》的藝術(shù)追求蘊含著反思當下的現(xiàn)實意義,全書沉穩(wěn)大氣的風格伴隨著作者情感的起伏,秉筆直書的氣度映襯著作家的思想旨趣。質(zhì)樸平實的記敘語言、深邃透辟的文史之思、多重創(chuàng)作理念的結(jié)合,共同構(gòu)成了《回眸》“情與氣偕,文明以健”的風骨之致。

        作為一名資深新聞工作者與著名作家,王火先生總能立足時代前沿,具備在場意識,經(jīng)由個人回憶敘寫歷史篇章。他以記者的敏銳視角、編輯的嚴謹態(tài)度、作家的人文情懷,對眾多的歷史人物進行多維度的審視與書寫,并以此為契機召喚新時代的民族精神。盡管歷史因襲的重負以及政治思維定勢偶爾凝滯與限制了作家情感表達的收放開闔,但瑕不掩瑜。柔腸寸斷的悲歡離合、不絕如縷的英雄贊歌、家國情懷與革命意志的雙重變奏,成為全書最突出的風格特點。

        注釋:

        ①②⑤王火:《九十回眸中國現(xiàn)當代史上那些人和事》(上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7頁、第71頁、第261頁、第230~231頁、第287頁、第152頁,第134頁。

        ③④⑥⑦王火:《九十回眸中國現(xiàn)當代史上那些人和事》(下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504頁、第357~358頁、第373頁、第488頁、第316頁、第332~333頁、第427頁、第435頁、第680頁。

        ⑧馬克思 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119頁。

        ⑨王火:《〈戰(zhàn)爭和人〉三部曲創(chuàng)作手記》,《文學評論》1993年第3期

        ⑩錢鐘書:《管錐編》(第一冊),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166頁

        張嘯虎:《英雄人物與傳記文學兼談王火的兩部作品》,《貴州社會科學》1988年第8期

        魯迅:《魯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頁

        劉勰著 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宗經(jīng)》(上),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23頁

        猜你喜歡
        風骨散文
        一座山,一杯茶(散文)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3:20
        研以一文章,讀出千風骨
        井岡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2
        風骨傲然 英雄當時
        華人時刊(2022年5期)2022-06-05 07:32:40
        散文五章
        壹讀(2022年12期)2022-03-24 06:45:20
        淡泊,在風骨之內(nèi)
        散文兩篇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2
        散文兩章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8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阿來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56
        生與死的尊嚴(散文)
        作品(2019年3期)2019-09-10 07:22:44
        直言才見真風骨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2:02
        熟妇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激情视频在线手机观看| 蜜桃视频在线看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在线中文官网在线| 99这里只有精品| 40分钟永久免费又黄又粗| 美女被内射中出在线观看 | 尤物在线观看一区蜜桃| 九一九色国产|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导航| 久久熟女精品—区二区蜜臀| 日韩中文字幕版区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亚州精品无码久久aV字幕| 成人全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国产情侣自拍一区视频| 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视|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国产成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色|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久久| 久久久人妻丰满熟妇av蜜臀| 精品国产精品三级精品av网址| 风韵饥渴少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有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女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欧美丰满大爆乳波霸奶水多| 国产高清亚洲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a一区二区三区v|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1000|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 国成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夜夜性无码| 内射交换多p国产| 国产后入内射在线观看| 熟女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国产精品系列亚洲第一| 一本久道久久丁香狠狠躁| 久久成人影院精品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