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蔚文
37°QQ
好看,必先自在
●陳蔚文
我鞋柜里新添的全是平跟或矮跟鞋,便于步行。平日上班,穿過省府大院,步行一刻鐘即到單位,平跟鞋舒適到可忽略腳的存在,眼和耳可騰出觀塵世萬象:滿墻的爬山虎、盛開的紫玉蘭、盆里的幾株蔥、盤踞在路中的白色大狗……走到一株高大的柚子樹下時(shí),我腦子里甚至冒出一句話:“穿上平跟,立地成佛?!?/p>
這是隨歲月修正的審美——好看,必先自在。平跟鞋的美很安適,像云,像樹,像一切自在之物。鞋是腳與大地間抒情的介質(zhì)。
微博上看到一位女士贊美讀書之樂,為說明書香情境,她配了若干閱讀的照片:身穿窄幅旗袍,或倚或臥或坐,捧卷在手。畫面的確古典、婉約,我卻有點(diǎn)兒懷疑這種“讀書之樂”。在我看來,最好的讀書姿勢得著家常衣,不論款式,需得寬松,不被衣服所累。理想讀書之境,應(yīng)是身靜、心清,姿勢舒坦地翻開書頁,隨時(shí)想屈膝、伸腳或盤腿都無衣物之礙,還不能是電子書,必須為紙質(zhì)讀物,唯紙張才能與閱讀匹配。衣物質(zhì)地也以寬松棉麻為宜,佐清茶一盞,閱讀之旅便可開啟。
說來說去,其實(shí)都是說“自在”。
我在健身房見過一胖女子,穿淺色緊身練功服,坦然對鏡,不自棄也不自戀,只是客觀地接受面前這個(gè)“我”,這是自在;席中諸位熱議某獲獎作品,我問某人的看法,他一笑,“抱歉,我沒讀過”,這是自在;某意式餐廳,一年輕女孩兒獨(dú)自坐在親昵的情侶間,沉靜地吃著簡單的晚餐,吃完安靜結(jié)賬,離開,這是自在;高個(gè)兒妻子與矮個(gè)兒丈夫從容比肩,談笑風(fēng)生,不管路人目光,這也是自在……
自在是本色,是心平氣和,天真相見。
(未名摘自《讀者·原創(chuàng)版》201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