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俊
2011年,民豐農商行引進德國“微貸工廠”模式,實施標準化流程,解決了長期存在的小微企業(yè)融資難、農村金融機構經營難的“兩難”問題。
“貸”來微貸投放新起點
宿遷華章肉雞養(yǎng)殖廠經理王玉福說,他原本被拒絕在銀行大門之外,但現(xiàn)在也能順利從民豐農商行微貸中心拿到貸款了。一位民豐農商行的微貸工作人員也說,以前辦理小額農戶貸款只有幾千元、幾萬元,后來面對小微企業(yè)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的貸款需求,競不知道怎么貸了,現(xiàn)在有了“微貸工廠”標準化的操作流程,3天時間內就能發(fā)放貸款。
“貸”來小微企業(yè)新希望
“我也能貸款嗎?”,農戶李想向一位信貸員詢問。2011年9月,李想貸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筆貸款,金額為20萬元,此時距李想的首次貸款申請僅僅過去了2天。談及第一次申請貸款,李想記憶尤深,當時跑了好幾家銀行,都以沒有營業(yè)執(zhí)照、銀行流水、正規(guī)的財務報表及合規(guī)抵押物為由婉拒。
從被拒絕到順利獲得貸款,李想境遇的轉變還得益于民豐農商行“微貸工廠”模式的實施。“微貸工廠”以產品標準化為基礎,實行批量化生產、“流水線”作業(yè),規(guī)范化質量控制并連續(xù)性生產。這意味著在貸款市場營銷、申請受理、貸前準各、實地調查等諸多環(huán)節(jié)中均可實行標準化操作,不僅貸款處理效率高,而且標準化的貸后管理也更加便捷,更直接的結果是信貸員“敢”放貸款了。
。貸。來服務模式新變化
民豐農商銀行微貸中心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掃街”永不停歇,天天跑客戶、周周跑市場。四年半以來,微貸中心客戶經理累計拜訪客戶20.8萬次,接待上門咨詢和電話咨詢共計28639次,受理申請21528筆。初次登門拜訪時,大多數(shù)客戶第一反應都是“你是銀行的嗎?銀行還會主動問我要不要貸款???真能貸下來嗎?”
幾年來,民豐農商行微貸中心用一次又一次的實際行動打消了客戶的疑慮,幫助他們完成了事業(yè)騰飛的夢想。
“貸”來產品創(chuàng)新新局面
2012年,微貸中心牽頭民豐農商行“個貸轉型”。經過長期掃街摸底進行市場調查,微貸中心針對專業(yè)市場、專門人群,研發(fā)了十一類、41個貸款產品,形成了專攻重點市場、覆蓋所有需求的產品序列。在縮短了貸款申請時間,更好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也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繁榮。
截至2015年8月末,民豐農商行微貸中心已累計發(fā)放貸款17063筆,金額41.1億元,戶均貸款24.09萬元,服務13742戶種養(yǎng)殖戶、個體戶、家庭小作坊主以及微型企業(yè)。歷經四年七個月,民豐農商行“微貸工廠”終于將普惠金融的橄欖枝延伸到了過去鮮有觸及的領域。
談及民豐農商行微貸工廠,王玉福與李想都表示,他們也向一些金融機構提出過貸款請求,但只有農商行微貸中心滿足了需要,這也讓更多的像他們一樣的微貸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看到了貸款融資的希望。為了給更多的王玉福和李想帶來美好生活,民豐農商行微貸中心一直在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