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小雯 沈 軍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護理學院,重慶 400016)
2006第2次殘疾人口普查表明,中國殘疾人從5 270萬(1987 年,4.9%)增長到 8 460 萬(6.5%)〔1,2〕。60 歲及以上的殘疾人約有4 416萬人,占全部殘疾人口的53.2%。老年殘疾人增長占殘疾人增長人數(shù)的75.5%〔3,4〕。60歲及以上的殘疾人面臨老年和殘疾的雙重劣勢,健康狀況令人堪憂,健康需求高,健康教育可以極大程度地滿足老年殘疾人身體、心理和社會交往方面的健康需求〔5〕,本研究通過德爾菲法探索制定老年殘疾人健康教育需求問卷。
1.1 研究對象 本課題邀請了15名專家;入選條件:①大專及以上學歷;②從事健康教育、康復、老年護理、心理、老年殘疾人行政管理領域,5年以上工作經(jīng)歷,并且較熟悉老年殘疾人、健康教育相關的知識;③具有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愿意參與本研究。發(fā)放問卷15份,回收13份。其中男2人、女11人;學歷:大專3人、本科5人、碩士及以上5人;職稱:中級7人、高級6人;年齡:30~39歲3人、40~49歲6人、50~59歲4人;工作年限:5~9年3人、10~19年7人、20~30年3人。
1.2 研究方法 ①成立協(xié)調小組:由護理學研究生3名,護理學教授5名,康復醫(yī)生2名,協(xié)調小組的主要任務是查閱文獻、編制專家函詢問卷并對結果分析討論和處理等。②設計函詢問卷:函詢問卷包括二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研究背景、填表說明、問卷的條目和維度,每個維度、條目都有6個選項,分別是很需要(5分)、需要(4分)、無所謂(3分)、不需要(2分)、很不需要(1分)、修改意見;第二部分是專家的基本信息,包括一般資料、專家對咨詢問卷的熟悉程度及專家填表的判斷依據(jù)。③實施函詢 將編制好的第一輪函詢問卷發(fā)給各位專家,問卷回收后,根據(jù)篩選指標并結合專家的意見對咨詢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后,擬定第二輪專家函詢問卷,第二輪函詢后專家意見基本趨于一致,結束函詢,條目篩選指標原則(同時滿足篩選重要性賦值均數(shù)≥4.0,變異系數(shù)≤0.25的指標)。
1.3 德爾菲函詢 德爾菲專家函詢的可靠性和科學性主要是通過專家的積極系數(shù)、權威系數(shù)、協(xié)調系數(shù)指標來評價〔6〕:①專家的積極系數(shù)是通過問卷的回收率來判斷,研究表明,回收率>60%是可以接受的,回收率>70%是比較好的標準〔7〕;②專家的權威程度(Cr)是由專家對問卷的熟悉程度系數(shù)(Cs)和專家的判斷系數(shù)(Ca)共同決定的〔8〕,權威系數(shù)就是二者的算術平均數(shù),通常權威系數(shù)≥0.7是可以接受的;③專家意見的協(xié)調程度主要是通過協(xié)調系數(shù)和變異系數(shù)來評定的,協(xié)調系數(shù)是指專家們對問卷所有條目的意見的一致程度(W)在0~1之間,W越大表示協(xié)調程度越好,通常,兩輪函詢后協(xié)調系數(shù)>0.4,是一個比較好的結果,可結束函詢〔9〕。
1.4 變異系數(shù)(CV)是專家們對某一指標意見的一致程度,越小說明專家的意見越一致,CV<0.25是一個較好的指標〔1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χ2檢驗。
2.1 專家的積極系數(shù) 第一輪發(fā)放15份,回收13份(86.7%),第二輪函詢問卷發(fā)放13份,回收13份(100%)。
2.2 專家的權威程度 由專家對問卷的熟悉程度和判斷依據(jù)決定:①專家的判斷依據(jù)為4個方面的問題,見表1。②CS賦值為:很熟悉0.9為3位;熟悉0.7為8位;較熟悉0.5為2位。Ca賦值:0.9為3位、0.8為9位、0.7為1位。Cr賦值:0.85為3位,0.80為1位,0.75為6位,0.70為3位。
2.3 專家的協(xié)調程度 兩輪專家的協(xié)調系數(shù)(kendall W)有明顯差異(P<0.05),說明專家對指標的咨詢意見協(xié)調性好。
表1 判斷依據(jù)及其影響程度的賦值
表2 專家意見的Kendall W及χ2檢驗結果
2.4 專家修改結果 刪除條目:①刪除條目“需要自理能力的訓練指導”,刪除原因:條目已包含在“康復訓練指導”的條目中。②刪除條目“需要康復護理”,刪除原因:條目太籠統(tǒng),范圍太大,不具體。③刪除條目“合理運動(如運動時間、形式、強度等)”條目包含在“功能訓練指導”。④刪除條目“角色適應不良指導”,此條目包含在“心理指導”條目中。添加條目:①添加條目“了解殘障的預防,早期康復優(yōu)勢”,添加原因:大部分老年殘疾人由于進入老年期,各方面的失落,致使對康復持有消極態(tài)度,應讓他們了解早期康復的優(yōu)勢,預防殘障的發(fā)生。②添加條目“了解提高自身抵抗力的指導”,添加原因:老年殘疾人由于受殘疾和衰老帶來的雙重打擊,身體素質很差,抵抗力很低。③添加條目“了解康復服務人才的相關信息”,添加原因:我國康復服務人才較少,老年殘疾人很想了解康復人才的相關信息。④添加條目“需要了解心理專業(yè)人才”,添加原因:老年人進入老年期后,失去社會地位,失去一些經(jīng)濟來源,最重要的由于殘疾失去了健康,心理脆弱,存在較多、較重的心理問題,很需要專業(yè)的心理人才,進而為其提供心理輔導。⑤添加條目“了解性的健康指導”,添加原因:性是人們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專家提出,在與一位殘疾年限較長的老年殘疾人交流時,老年殘疾人需要這方面的指導。合并維度及條目:①把保健需求與康復需求合并為生理需求,專家修改意見:康復的目的是在準確評定生理心理功能的前提下,提升個人自我管理(吃飯、穿衣、如廁、個人衛(wèi)生等)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②將“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社會福利”條目”合并為“了解殘疾人的優(yōu)惠政策”。兩輪函詢后,13名專家意見基本趨于一致,結束了函詢,問卷有5個維度,41個條目,問卷條目均數(shù)、變異系數(shù)見表3,表4。
表3 維度均數(shù)及CV
表4 條目變異系數(shù)
德爾菲是通過可控制的函詢征求專家意見,研究者分析整理各專家函詢意見,再次發(fā)給專家,直至專家意見一致,結束函詢,其特點是具有匿名性、反饋性、趨同性〔11〕,Brown〔12〕指出德爾菲函詢成功的關鍵在于選好專家,函詢結果的精確度與參加函詢的專家人數(shù)呈函數(shù)關系〔13〕,但是當專家人數(shù)接近15人時,增加人數(shù)對函詢結果的精度作用不大,本研究結合研究需要選擇15名專家,符合函詢專家的人數(shù),專家的入選條件較嚴格,分別是健康教育、康復、心理等方面的專家,代表性好。
本研究第一輪函詢協(xié)調程度低的原因可能是專家們來自不同的領域,臨床的老師與殘聯(lián)的老師們對老年殘疾人健康需求的側重點不同,臨床的老師對致殘的疾病較了解,更傾向于疾病治療與康復需求。而長期在殘聯(lián)工作的老師更注重殘疾人生活方面、社會方面的需求,第二輪函詢后協(xié)調系數(shù)較高,表明專家的意見較一致,結束了函詢。兩輪專家函詢后,各維度和各條目的變異系數(shù)都≤0.25,說明專家們意見一致性高。
1 Tamiya N,Yamaoka K,Yano E.Use of home health services cov-ered by new public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in Japan:impact of the presence and kinship of family caregivers〔J〕.Int J Qual Health Care,2002;14(4):295-303.
2 Zheng XY,Chen G,Song X,et al.Twenty-year 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of disability in China〔J〕.Bull World Health orgdn;2011;89(11):788-97.
3 姚 遠.我國老年人群體的多標志特征及相關政策構建——基于北京市老年殘疾人視角〔J〕.人口與經(jīng)濟,2009;5(2):70-4.
4 劉夢琴.老年殘疾問題及其社會政策思考——基于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廣東數(shù)據(jù)分析〔J〕.南方人口,2010;25(4):45-51.
5 王 麗.美國老年人健康教育探究——基于改善老年人三大生活方式〔D〕.開封:河南大學,2011.
6 孫 琳.胸心外科病種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D〕.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2004:6.
7 李銀河.社會研究方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17-100.
8 盧泰宏.信息分析〔M〕.廣州:中山人學出版社,1998:162-72.
9 李俊勇,劉 民,周 麗.醫(yī)學科研項目全程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J〕.中華醫(yī)學科研管理雜志,2005;18(1):33-6.
10 黃敬亨.健康教育學〔M〕.上海: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7:212.
11 葉 芳.改進德爾菲(Delphi)法研究亞健康的描述性定義及評價標準〔D〕.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08.
12 Brown BB.Delphip rocess:a methodology using for the elicitati on of op inions of experts〔C〕.Rand Corp,1968:75.
13 劉臘梅.上海老年家庭照顧者健康狀況及社區(qū)護理需要的研究〔D〕.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