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媛 梁興倫 陳纘珅 周文銳 (上海市楊浦區(qū)中心醫(yī)院,上海 200090)
隨著人口老齡化,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隨之伴隨著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VCI)患者的逐年增多,對患者、家庭及社會都帶來巨大的負擔。而該疾病是癡呆中唯一可逆性的類型,如果能在早期階段——輕度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mVCI),給予積極干預,可預防進一步發(fā)展為不可逆的癡呆狀態(tài)〔1〕。目前國內(nèi)外對該病的治療尚無公認的藥物及療法,本研究旨在通過對奧拉西坦的臨床雙盲隨機試驗探討該藥物對mVCI的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2009~2013年在老年科及神經(jīng)內(nèi)科住院的病人中,通過隨機、雙盲法共選取mVCI病人100例。治療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齡76~82〔平均(79.5±1.7)〕歲;病程(6.8±2.2)個月;伴高血壓28例,高血脂18例,冠心病7例。對照組 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齡79~84〔平均(80.9±1.6)〕歲;病程(7.6±1.5)個月;伴高血壓 32 例,高脂血癥16例,冠心病8例。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 所有病人均符合美國精神醫(yī)學會的“精神障礙診斷和統(tǒng)計手冊”第四版修訂版(DSM-Ⅳ-R)的診斷標準〔2〕。參照2002年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VCI診斷標準〔3〕,納入標準:①年齡70~80歲;②有認知功能障礙主訴或代訴;③有血管危險因素(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癥等)或腦血管事件(腦梗死、腦出血和慢性腦缺血等);④12個月內(nèi)有腦血管病影像學證據(jù)(腦CT或MRI);⑤Hachinski缺血量表(HIS)得分≥7分;⑥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CSS)在18分以下;⑦有足夠的視覺和聽覺分辨力接受神經(jīng)心理學測試。
1.3 排除標準 ①腦血管病以外腦部疾病史患者;②神經(jīng)系統(tǒng)變性性疾病、先天性、遺傳性疾病史患者;③阿爾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路易體癡呆等腦血管病以外因素導致的認知障礙及假性癡呆;④嚴重的心、肝、腎及造血系統(tǒng)疾病;⑤重度神經(jīng)功能缺損、意識障礙、嚴重癡呆或其他原因不能完成量表及事件相關電位測試患者;⑥篩選前30 d內(nèi)使用過精神類藥物史。
1.4 治療方法 兩組病例均通過抗血小板,改善腦循環(huán),應用腦保護劑積極治療基礎病。治療組給予靜滴奧拉西坦注射用(石藥集團生產(chǎn))4.0 g,每日1次。對照組給予胞二膦膽堿注射液(長春大政藥業(yè))0.75 g加入生理鹽水250 ml靜脈輸注,每日1次。兩組病例均以連續(xù)補液2 w為1個療程,停用靜脈補液2 w作為一個療程,再進入下一個療程,觀察時間為3個療程。病例中合并高血壓、冠心病者運用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所有入選病人治療前后均進行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和心電圖檢查。
1.5 療效評定 評分采用統(tǒng)一調(diào)查表和標準化調(diào)查用語進行測試〔4〕,每人份限制在15 min內(nèi)完成。其中MoCA總分為30分,對受教育年限在12年及以下的被測試者加1分,mVCI患者的MoCA<26分。治療后比治療前MoCA評分增加超過4分為顯效,增加1~3分為有效,增加1分以內(nèi)為無效。3個月復查頭顱CT-MRI。用Barthel指數(shù)(BI)測定患者日?;顒幽芰?總積分為100分):獨立:100分;輕度依賴:75~95分;中度依賴:50~74分;重度依賴:25~49分;完全依賴:0~24分。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0.0軟件行t及χ2檢驗。
2.1 臨床療效 觀察者治療顯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n=50,分〕
2.2 療效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MoCA評分及BI較治療前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患者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1)。見表2。
2.3 不良反應 治療組1例,有輕微頭昏、惡心、食欲減退,但癥狀不影響繼續(xù)用藥,繼續(xù)用藥后不良反應消失,其臨床與實驗室指標未見異常。
表2 兩組患者療效指標比較(s,n=50)
表2 兩組患者療效指標比較(s,n=50)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
MoCa BI治療前 治療后 差值 治療前 治療后 差值觀察組 16.01±0.83 22.14±0.991) 6.12±0.302) 73.30±12.11 83.04±11.71) 9.74±1.722)組別4.40±1.39對照組 15.92±1.04 18.44±1.451) 2.51±1.49 71.76±11.81 75.16±11.301)
mVCI是控制疾病進一步發(fā)展至癡呆的黃金階段,也是唯一一種可以有效防治的癡呆類型〔5,6〕。作為VCI的高危人群,mVCI的有效控制能更好地改善腦血管病的預后。
MoCA是目前在VCI研究中最常用的認知功能檢測量表,它彌補了MMSE量表在執(zhí)行功能障礙檢測中的不足,能篩查出更多的輕、中度認知功能損害患者,尤其適用于mVCI患者。MoCA是Nasreddine等〔7〕在MMSE基礎上為篩查MCI患者而設計的,其包括視空間執(zhí)行能力、命名、記憶、注意、語言流暢、抽象思維、延遲回憶、定向力等8個方面的認知評估,共計30分,用時15~20 min。在住院患者中使用顯示MoCA具有很好的信效,重測信度0.92,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83。而中文版的BI重測信度和評定者間信度佳,內(nèi)部一致性好;使用方便,易于掌握,可廣泛應用于腦卒中的評定〔8〕。國內(nèi)外學者運用多種神經(jīng)心理學測試工具證實,奧拉西坦可以有效治療輕、中度AD和VD〔9,10〕,也對改善癡呆患者、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記憶力、定向力、注意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高級精神活動等大腦的認知和行為活動有明確效果,本研究結果與以上結果一致。
奧拉西坦是近年來研制開發(fā)的新型促智藥,是一種新的GABA的衍生物,主要通過作用于 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NMDAR),而NMDAR正是興奮性氨基酸谷氨酸(Glu)的特異性受體,屬配體電壓雙重門控的離子通道,主要分布在神經(jīng)細胞的突觸后膜,以海馬、大腦皮質(zhì)和小腦最為豐富,這些部位與多數(shù)學者認為的與VCI發(fā)生密切相關的病變部位相符〔11〕。奧拉西坦可以通過血腦屏障,分布在上述關鍵部位,激活腺苷酸激酶〔12〕,升高大腦皮質(zhì)和海馬部位乙酰膽堿的轉(zhuǎn)運,增加對膽堿攝取的親和力;同時促進腦代謝,提高大腦對氧、葡萄糖的利用,有效改善記憶障礙,具有激活、保護和修復神經(jīng)細胞的作用,對缺氧的大腦有保護作用。近期研究發(fā)現(xiàn)〔13〕,奧拉西坦還可以促進大腦皮層聯(lián)絡纖維突觸的可塑性,調(diào)動未受損腦功能重組及功能重建,恢復神經(jīng)功能。胞磷膽堿是內(nèi)源性合成磷脂酰膽堿的中間體,是構建生物膜的重要成分。中樞神經(jīng)損傷后胞磷膽堿參與修復和再生,起神經(jīng)保護作用;在神經(jīng)介質(zhì)的轉(zhuǎn)移和生物電的傳導中也起重要作用。
早在90年代初該藥物就在國外通過了臨床隨機雙盲試驗〔14〕,證實了奧拉西坦的臨床療效,但當時只是針對安慰劑患者,本研究與胞磷膽堿膽堿相比,更突顯了該藥物對認知功能的改善,同時無明顯臨床毒副反應〔15〕,本研究主要針對mVCI患者的研究,而重度癡呆患者認知功能的評定和治療是今后研究的另一方向。
1 吳 越,程灶火.輕度認知障礙的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9):2215-7.
2 Ameri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Ⅳ)〔M〕.4th.Washington: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143-7.
3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癡呆與認知障礙學組和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協(xié)會(ADC).中國癡呆與認知障礙診治指南:輕度認知障礙的診斷和治療〔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0;90(12):2887-93.
4 孫云闖,秦 斌.中文版MoCA和MMSE在診斷遺忘型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中的應用〔J〕.中國神經(jīng)免疫學和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11;8(2):91-3,97.
5 Hemandez Karen,Viswanathan Anand,Reyes Sonia,et al.Diagnostic criteria of vascular dementia in CADASIL〔J〕.Stroke,2008;39(3):838.
6 Hachinski V,Iadecola C,Petersen RC,et al.NINDS-CSN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harmonization standard〔J〕.Stroke,2006;37(11):2220-41.
7 Nasreddine ZS,Philips NA,Bedirian V,et al.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a brief screening tool fo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Am Geriatr Soc,2005;53(5):695-9.
8 侯東哲,張 穎,巫嘉陵,等.中文版Barthel指數(shù)的信度與效度研究〔J〕.臨床薈萃,2012;21(3):219-21.
9 韓 穎,崔 鵬,王嬌蘭,等.不同治療方法對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1):2509-11.
10 Demaerschalk BM,Wingerchuk DM.Treatment of vascular dementia and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J〕.Neurologist,2007;13(1):37-41.
11 周 穎,王愛民,譚 紅,等.神經(jīng)影像學檢查對血管性癡呆46例的臨床評價〔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1):4264-5.
12 Arboix A.Lacunar infarct and cognitive decline〔J〕.Exp Rev Neurother,2011;11(9):1251-4.
13 羅成義,柯以銓,徐如祥,等.注射用奧拉西坦治療顱腦損傷的隨機、雙盲、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J〕.中華神經(jīng)醫(yī)學雜志,2011;10(2):192-6.
14 Bottini G,Vallar G,Cappa S,et al.Oxiracetam in dementia:a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study〔J〕.Acta Neurol Scand,1992;86(3):237-41.
15 張微微,李小剛,王默力,等.奧拉西坦治療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13;46(7):4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