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海青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隨著籃球運動在我國高校的蓬勃開展,培養(yǎng)大學生籃球裁判員不僅有利于大學生素質的提高、文體課外活動的開展,而還有利于減輕體育教師的工作負荷量。筆者結合工作實踐經驗,分析了高校培養(yǎng)大學生籃球裁判員的可行性,并從五個方面探討了培養(yǎng)對策。
關鍵詞 籃球裁判員 大學生 可行性 對策
一、前言
相關研究表明,由于專業(yè)裁判員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籃球運動的蓬勃開展。因為以前我國沒有設立培養(yǎng)籃球裁判員的專門學校,此情況下,加大高校大學生籃球裁判員的培養(yǎng)力度,構建普通高校大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yǎng)體系顯得尤為重要。而高校大學生本身綜合素質起點高,學歷層次高,知識結構合理,具備良好的個人修養(yǎng)和牢固的自律意識。學生在學校的時間長,有一個系統的有利條件。一方面,他們年輕、好奇、好學好問、文化素養(yǎng)高、接受能力強、有很大的可塑性;另一方面,校園內籃球運動開展普及,參加人數是其他體育項目所不能比擬的。這樣良好的氛圍和條件為培養(yǎng)高校學生從事籃球裁判員工作打了一個良好的基礎。通過對大學生裁判的培養(yǎng),既提高了校園籃球水平、豐富大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又錘煉了大學生動手、懂腦、學以致用的能力。
二、高校培養(yǎng)大學生籃球裁判員的可行性分析
籃球運動是高校開展較多的體育競技運動項目之一,能否調動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組織好一場既好看又激烈的籃球競賽活動,都離不開籃球裁判員的公正、公平的執(zhí)裁。調查顯示,《全民健身綱要》實施以來,家庭對孩子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在提升,大學生的籃球基礎與往屆相比,也在逐年地提高。由于高校大學生籃球比賽頻繁,籃球體育教師工作繁忙,不可能場場蒞臨,為此,籃球裁判員的缺位就成為制約高校課余籃球比賽順利進行的一個發(fā)展瓶頸。因而,培養(yǎng)大學生籃球裁員,一方面可以減輕籃球教師的工作壓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高校推進素質教育工作,培養(yǎng)大學生的籃球裁判能力與素養(yǎng),同時也是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
(一)高校大學生中有可培養(yǎng)籃球裁判員的人才資源
高校是大學生集中的圣神殿堂,大學生是高素質的社會群體之一。他們朝氣蓬勃、精力充沛,一方面有學習的時間和學習的文化基礎,在培養(yǎng)籃球裁判員方面有著很好的智能優(yōu)勢。另一方面,各院系班級中均有一大批籃球運動愛好者,在他們中間活躍著一些熱愛籃球裁判工作的“業(yè)余籃球裁判員”,盡管他們對于籃球規(guī)則和裁判法還沒有熟練掌握,但仍然積極參與校級的各種籃球比賽的“執(zhí)法”工作,且深受大學生群體的歡迎。況且他們出于對籃球運動和裁判工作的愛好,具有良好的學習動機。
(二)高校有專業(yè)籃球師資作指導
各高校在籃球方面都具有國家一級和國家級籃球裁判資格的體育教師,他們不僅在籃球理論、裁判理論方面有較深的造詣和深厚的學術功底,而且由于他們能夠有機會經常去參加一些全國、省市、高等院校及地區(qū)性的籃球比賽的裁判工作,一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場實踐經驗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另一方面能了解和掌握國際籃球裁判工作的發(fā)展動向。其次,高校籃球教師長期從事籃球教學與訓練工作,在本專業(yè)有多年教學經驗與體悟,在籃球裁判員的培訓工作中能夠車熟路、得心應手。
(三)高校有培養(yǎng)籃球裁判員的教學與實踐環(huán)境
高等學府的籃球教學環(huán)境為我們培養(yǎng)籃球裁判員提供了良好的教學與實踐平臺,無論是師資還是場地、器材都可以得到基本的保障。特別是當前高校都非常注重大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文體活動舉辦頻繁,每年都會舉行一系列的籃球賽,這就為我們培養(yǎng)大學生籃球裁判提供了良好的臨場實習機會。校內比賽的規(guī)模、球員的水平與層次都非常有利養(yǎng)籃球裁判員的教學實踐。大學生籃球裁判員在籃球教師的指導下臨場吹哨執(zhí)法,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上升到理論,在實踐中歷練、在歷練中進步,失誤逐漸減少,鳴哨及時、裁判手勢越來越準確到位,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籃球裁判員[1]。
三、培養(yǎng)大學生籃球裁判員的對策措施
(一)學好《籃球競賽規(guī)則》理論
《籃球競賽規(guī)則》是裁判員賽場執(zhí)法的依據來源,是籃球競賽的法則,也是裁判員執(zhí)行的理論依據?;@球裁判的理論基礎主要包括: 籃球競賽規(guī)則與裁判法、技術、戰(zhàn)術知識?;@球裁判必須掌握和理解競賽規(guī)則與裁判法。作為一名合格的籃球裁判員,必須非常熟練地掌握籃球競賽規(guī)則,熟悉籃球裁判員手冊。只有較好地掌握并且理解了規(guī)則和裁判法,才能在實際的執(zhí)裁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準確果斷地做出裁定與判罰。因此,組織大學生籃球裁判員學好堅實的裁判理論,對于提高大學生的臨場裁判能力非常重要,是基礎也是前提。此外,作為優(yōu)秀的裁判員,還得對籃球的技戰(zhàn)術理論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與掌握,能夠熟諳場上隊員籃球技、戰(zhàn)術的運用情況,心中有底,執(zhí)法不慌。為此,籃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指導學生學好《籃球運動理論》、《籃球競賽規(guī)則》,使他們能夠熟練運用理論指導實踐,能準確、及時地捕捉到各種犯規(guī)與違例,對于重點和難點則可以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來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以此加深對重點規(guī)則的理解與運用[2]。
(二)加強籃球基本功訓練
籃球裁判基本功是從事籃球裁判工作所必須具備和掌握的基本知識技能。只有不斷學習其基本功、練好基本功,才能在臨場中做到臨危不亂、判罰自如。因為自身具有扎實的基本功,憑感覺便知進攻方和防守方是否“違例或犯規(guī)”。但如果體育專業(yè)學生裁判員不重視裁判基本功的鍛煉,不僅不能迅速判斷,而且還由于哨聲滯后,造成手勢、移動、吹法的不正規(guī),不僅影響了籃球的正常比賽進程,還會降低自己宣判的可信度。反之,若誤判不斷重復錯誤,日積月累,定形后,難以匡正??梢姡@球裁判員如不重視自身的基本功訓練,即使是同樣的年齡,同樣的裁判年限,同樣的機會,有的能在比賽中表現生氣勃勃,活躍而且有朝氣,有的在臨場中卻顯得無聲色、反應遲鈍。因此,體育專業(yè)大學生要想日后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裁判員,必須從籃球基本功學習開始,就從運球、突破、傳接球、投籃、技戰(zhàn)術配合等方面打下扎實的基本功,為以后準確的賽場執(zhí)法奠定良好的專業(yè)基礎。
(三)開展專題講座和觀摩活動
在籃球賽場上,比賽節(jié)奏隨著攻守雙方的情況千變萬化,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隨時都會發(fā)生,開展討論活動與專題講座提高大學生籃球裁判能力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徑,因為有賽場中出現的具體詳情在《籃球裁判法》中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且一一做出詳盡的標準。因此,聘請具有豐富賽場經驗的高級裁判員老師來針對經常遇到的疑難點問題開展專題講座和現場互動問答活動,從而使大學生裁判員不斷擴大視野,增長見識,進而達到判罰能力在理論學習中不斷地提高。大部分高校只注重學生理論學習和場上實踐練習,對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沒有引起重視。而且比賽環(huán)境有很多不可預料的因素,對這方面的教學也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學校要多開展對籃球比賽的專題講座、討論咨詢,以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判斷力。觀摩法在籃球裁判執(zhí)法中具體運用,也是最直觀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是使大學生籃球裁判員走向成熟的路徑選擇之一。學術界認為有兩種組織觀摩學習方法:一是親臨賽場組織學生觀看一些不同水平的籃球比賽,同時結合比賽向學生現場解惑;二是進行多媒體教學,在階梯教室收看國內外像奧運會和世錦賽等國際級高水平的籃球賽況,使大學生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清楚領略國際級裁判員在臨場執(zhí)法時對“度”的把握,引領大學生厘清理論與實踐中遇到的不能立刻鳴哨裁定的猶豫問題。事后強調勤思多練是觀摩籃球裁判員學習的核心所在。根據調查得知,大部分高校在這一方面做的比較差,指導教師沒時間盡量多尋找觀摩學習的機會,同時在觀摩時也沒有讓大學生帶著問題去認真地觀摩,教師和大學生在每次觀摩后也很少立即組織討論與分析,然后再寫一點心得體會,相互交流[3]。
(四)加強心理素質的訓練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籃球裁判員正常發(fā)揮水平的重要保證。教學中發(fā)現,不少大學生籃球裁判員,在臨場前或在臨場中,大部分都會產生怯場或恐懼的心理,表現為猶豫不決,哨聲滯后。有學者在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看作是一種情緒過分興奮而無法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相關研究認為是由過度緊張引起的。裁判員的怯場心理,直接影響著裁判員的判罰水平和效果,克服怯場心理的最好方法就是有自信心。自信心是發(fā)揮裁判員技術、技能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裁判員應該對自己充滿信心,堅信自己能夠完成好執(zhí)法任務。加強意志品質訓練,培養(yǎng)自己沉著、堅毅、頑強、勇敢、果斷的性格。要經常鍛煉學生在強刺激的情況下進行裁判,在困難的情況下完成正常的比賽,想提高學生在臨場中的心理素質,必須要提高自身的抗干擾能力,鎮(zhèn)定自若地完成工作。教師要在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的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可根據學生自己的個性進行不同應變能力的練習,增強排除抗干擾的自信心和干擾自控的能力,克服心理障礙,使他們在心理上具有自信心、動作上具有敏捷的反應時[4]。
(五)多參加賽場實踐,積累裁判經驗
“實踐出真知”。為此,要指導大學生多參加賽場實踐,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先將裁判理論學熟悟透,但不能與實踐相脫節(jié),否則大學生所學,將永遠停留在理論水平之上。古語又云“口說千遍,不如登山指點”??梢?,大學生籃球裁判員欲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籃球裁判員,校方應在國慶節(jié)、元旦、五一勞動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多組織一些院系、班級之間的籃球賽事。組織好此項工作,帶領這些裁判員多參加賽場實踐,臨場執(zhí)法,以此積累裁判經驗。賽后籃球教師要及時地與他們交流,反饋執(zhí)法過程中的優(yōu)點與失誤,及以后需要提高的地方等?!扒уN成利器,百煉變純鋼”。為此,多給他們提供參加賽場實踐的鍛煉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反復練習,做到裁判手勢能瞬間正確做出,且標準規(guī)范、瀟灑自如,形成動作技能的固化,實現裁判動作的動力定型,為以后籃球裁判工作的出彩,而勤練出專業(yè)性很強的籃球裁判基本功[5]。
參考文獻:
[1] 史海鵬.對培養(yǎng)高校大學生籃球裁判員幾個問題的探析[J].新西部.2007.8:183.
[2] 杜子陽等.湖北省高校體育院系學生籃球裁判員的培養(yǎng)研究[J].貴州體育科技.2011.6:78-79.
[3] 王崇.貴州高校大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yǎng)的現狀和策略[J].安順學院學報.2012.4(2):70-71.
[4] 楊靜.對普通高校大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yǎng)的探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4:110-112.
[5] 楊士榮.普通高校學生籃球裁判員的培養(yǎng)[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1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