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榮
?
新形勢下邊疆民族地方高校黨校建設創(chuàng)新研究——以云南師范大學為例
楊志榮
摘要:高校的黨校建設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就是我國黨校建設的重要部分,雖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高校黨校建設也越來越完善,但是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以云南師范大學為例,分析了在新形勢下我國邊疆民族地方高校黨校建設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創(chuàng)新措施。
關鍵詞:邊疆名族;黨校建設;地方高校
在高校建設黨校的目的是對高校教師以及學生中的黨員進行黨性教育以及黨的理論學習和思想建設,同時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在我國邊疆由于各種國際環(huán)境以及人文地理方面的因素對馬克思主義的不良影響,邊疆地方高校的意識形態(tài)斗爭形勢十分嚴峻。所以加強邊疆地區(qū)高校的黨校建設,推進黨校的思想傳播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云南師范大學是我國云南省的一座重點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一直以來致力于學校黨校的建設。首先云南大學設立了多個分黨校。據(jù)統(tǒng)計,云南大學截止2014學年之前,全日制本科在校學生大約26000余人,全日制的碩士研究生達到了4000余人,而這些學生中有24%是少數(shù)民族[1]。根據(jù)云南省的相關規(guī)定,對于這種情況學??梢砸罁?jù)自身的工作需要來建設分黨校。云南師范大學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邊疆高校的普遍情況,以基層黨建優(yōu)秀的學院為基礎,建設了8個分黨校,解決自身的情況。除了云南師范大學中的兩個獨立黨校學院之外,自2011年至2014年,其他6個分黨校一共培訓了18000余名入黨積極分子,實現(xiàn)了8成以上的合格率,使云南大學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和我黨的理論思想傳播有了強力的支持。其次,云南師范大學建設了專業(yè)的黨校師資隊伍,使黨校的培訓教育質量有了保障。云南師范大學的師資隊伍來自三部分,一部分是學校的黨委相關領導,還有來自組織部和學生工作方面的領導和黨委書記,最后是專業(y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教師為黨校教學。這樣理論與實際向結合的隊伍,不僅均具有著較高的黨性和馬克思理論水平,同時還具有良好的黨政工作實踐經驗,能夠良好的培訓黨校的學生,從各個方面提高學生們的思想素質。這樣的師資搭配在云南師范大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受到了學員們的普遍歡迎。最后,在云南師范的大學的各個黨分校中,均是以我黨《黨章》和我國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研究成果作為指導,同時將黨的歷史、黨的性質、黨的宗旨、黨的指導思想、黨的奮斗目標以及黨的紀律和黨員條件、黨員的義務等內容作為教學的核心內容。在教學中,云南師范大學的各個黨分校,不止以理論為內容,同時還結合學校的發(fā)展情況,創(chuàng)新了許多教育的實踐活動,讓學員從實踐中領悟到我黨的核心思想。并且各個分校都采取了科學嚴格的管理措施,對學員的學習進行嚴格要求,端正學員的學習態(tài)度,同時采取科學規(guī)范的考試和評測,把握考試的公平公正以及嚴格性[2]。
雖然云南師范大學對于黨校的建設擁有完善和科學的措施,但是在我國邊疆地區(qū)的地方高校黨校建設中還是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對象和教學內容過于單一
國家的邊疆地區(qū)是與各國交壤的地區(qū),是重要的外交地區(qū)。所以邊疆地方高校的黨員以及領導干部的國際視野、黨性秋陽以及政治敏銳性和理論素質業(yè)務能力的強弱以及提升,對于我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有重要的關系;對我黨的路線前進,以及我黨各項方針政策的落實有重大關系;對于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中有重大的關系;對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著重要的關系。所以邊疆地方高校黨校的教育對象不能夠只存在于未入黨的入黨積極分子之中,不能夠只重視對黨員的發(fā)展,而不重視對黨員黨性的培養(yǎng),要加強對已經入黨的黨員的再教育和培訓,要遵循對黨員以及黨員干部的教育“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基本原則,黨校建設的意義也在于此[3]。此外,對于黨校的教育內容,要根據(jù)教育對象的層次以及其所處的不同階段的具體需求,進行分層教育,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例如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就是引導他們認識我黨,以及黨的路線,和黨的思想,而對于剛入黨的對象,要貫徹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對于入黨時間長的黨員,要加強其黨員基本素質的教育以及信念宗旨教育、基本理論駕馭和形勢政策教育。最后,黨校應該在適合的時間舉辦一些學術講座,并且建立一些專門技能的培訓班,使黨員具有更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能夠更加良好的為什么服務。
2.黨校職能劃分不清,黨校目標定位不準
邊疆地方的高校黨校中,普遍都不能夠完成對黨員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任務。并且由于高校的招生規(guī)模和辦學規(guī)模漸漸擴大,這個問題已經越發(fā)的突出,雖然很多高校像云南師范大學大學一樣建立了黨分校,但是這些黨分校只能夠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和培訓,其他的諸如對黨員的教育培訓,以及黨員的實踐教育都不能夠很好的進行。而黨分校的建立也導致了學校黨委的黨校不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其應有責任。
3.黨校教學方法過于保守陳舊
在大多數(shù)邊疆地方高校的黨校中,教學方法都是以講課為主,并沒有更多樣的教學方式。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都是大段的文字,對于還未入黨的學院來說很容易使其感到枯燥和無聊,從而不能夠認真聽課,造成黨員發(fā)展的效率低下。而對于已經入黨的老黨員來說,這些理論與實際本身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理論對老黨員已經沒有了比較明確的指導方向。所以各大黨校應該加強教學方式的改變和創(chuàng)新,以保證學員能夠充分的領悟我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并且方便我黨吸納各項人才[4]。
4.黨校保障措施準備不充分
自2006年,我國內地的很多學校以及國家重點的高校都將黨校作為了學校中的一個獨立的機構,使黨校不再被掛靠和監(jiān)管。并且各個學校還根據(jù)學生的人數(shù)和規(guī)模,對人員編制進行了落實。甚至一些地區(qū)學校專門建立了黨校的專管部門,并對拿出專項資金進行黨校的建設和培訓費用。但是這些情況,由于邊疆地區(qū)的諸多因素影響,在云南等邊疆地區(qū),并沒有很好的實施,對于人員編制、經費投入和體制設置、運行機制等各項保障因素的建設和投入都沒有效的落實,對于邊疆地區(qū)黨校的發(fā)展有著嚴重的影響。
1.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應用多元化教學手段
由于邊疆地區(qū)的高校黨校教學方式單一,使得教學的效率不高,為此高校應該進行創(chuàng)新式的教學,并且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首先高校黨校要對教學形式進行靈活優(yōu)化,可以采取集中講授分組討論的教學方式,還可以采取專門的主體研討會,將時政要聞與學員們進行交流,并且?guī)ьI學員在周邊地區(qū)進行師弟的考場,是學員們能夠充分的將課堂上所學的理論應用到課外的實踐中去,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實現(xiàn)黨校教育和學員自我教育的有效結合。其次,高校的教學手段要創(chuàng)新,教學質量要提高,就要緊密的結合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式,依托互聯(lián)網的各項優(yōu)勢,使黨校的教學充分的結合現(xiàn)代互聯(lián)網絡上的信息,將教育資源擴充到網絡,將教學理念通過現(xiàn)代化的手段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拓展教育的時空[5]。黨校的教學人員可以在校園的網站上設置一個專門的黨校網頁,在這個網頁上設置各種專欄對時政進行討論。并且在網站上可以讀學員進行實時教學,讓學員們在線學習,在線提問。此外,可以開展定期的網絡考核,從而掌握學員的學習情況,并且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定期給黨員發(fā)送教育報紙和黨的最新政策。
2.明確黨校教育職能和目標
高校中的黨校,不止是高校的一個部分,也是高校中的另外一個學校,所以在管理上不能夠根據(jù)高校其他部門一樣進行管理。要通過一套完善的黨校和分黨校管理體制來推動高校黨校的建設,并且要根據(jù)高校黨校的實際情況,明確黨校的教育職能和教育目標,以及黨校與分黨校的各自職責。首先,學校的黨委黨校是學校黨校的基點和根本,是負責黨校的建設和發(fā)展方向的地方,是對黨校的工作進行設計和把控的地方,是負責制定完善的培訓方案和教學計劃,并且負責建立考核的評價體系,審定教學內容的地方,是分黨校人物和監(jiān)察的統(tǒng)一部署和協(xié)調的地方。黨委黨校還要明確其對黨員和領導干部的再教育工作責任。其次,要明確分黨校的職能,要發(fā)揮分黨校的自我主導作用[6]。分黨校是學校發(fā)展黨員的地方,是培訓入黨積極分子以及學生黨員和預備黨員的地方,分黨校要在遵從學校的制度的基礎上,充分的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承接好上級黨校的管理,并且管理好自身的培訓工作,良好的實現(xiàn)培訓工作。同時分黨校還要做好基層部分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黨建工作。
3.加強完善和落實黨校保障措施
要加強完善和落實黨校的保障措施首先要加強組織領導的工作。學校的黨委應該講黨校與分黨校的各項工作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并且定期開會進行討論,研究對黨項保障措施的完善,解決黨校工作中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并且親自進行視察和監(jiān)督,從頂層保證黨校的各項工作順利展開。其次要加強黨校的師資隊伍建設。黨校的教育離不開教師人才的參與,而建設一個具有充足數(shù)量,具有優(yōu)化的結構并且專業(yè)素質和教學素質過硬的師資隊伍,才能夠有力的保障黨校的建設,才能夠保證黨校培養(yǎng)出具有較高思想素質的黨員干部。最后,邊疆高校要對黨校的人員編制和工作經費進行有效的落實。我國《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和云南當?shù)氐呢瀼貤l例中都有規(guī)定,對于黨校和分黨校都要有專門的組織人員和工作人員配備,所以邊疆高校應該廣泛的吸納人才,來補充黨校的人員編制。此外,高校應該建立一套專項經費機制以滿足黨校和分黨校的培訓和工作需求。我國的一般收費水準是在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10元的年度經費,學校要落實經費的實際用途,利用經費展開黨校的正常培訓工作[7]。
總而言之,我國的邊疆民族地方高校的黨校建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相較內地高校來說還是有很多問題,例如教學方式和內容單一、保障措施不能落實、黨校目標劃分不清等。邊疆地區(qū)的高校要充分的創(chuàng)新自己的黨校培訓模式,利用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新教學,并且通過高層會議明確黨校和分黨校的培訓目標,加強完善黨校的保障措施,這樣才能夠讓我國的邊疆地區(qū)對黨充滿自信,從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甘小軍.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加強高校黨校建設[J].思想教育研究,2010,(6):68-70.
[2]王國賢,張世杰,岳婭等.新時期加強與改進高校黨校建設的理論思考[J].黑河學刊,2015,(3):38-40.
[3]耿繼原,韓雪峰.探討加強高校黨校建設工作的新思路[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2):221-222.
[4]易紅聯(lián),冷云飛.黨建科學化視閾下加強高校黨校建設的幾點思考[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14,12(5):135-137.
[5]叢茂國,齊迎.高校黨校建設的困境及提升路徑--以遼寧省省屬本科高校為例[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304-308.
[6]楊會清,文玉婷.高校黨校建設的科研問題研究——以江西省為中心的考察[J].南昌高專學報,2011,26(5):6-7,27.
[7]楊會清,文玉婷.高校黨校建設中的經費問題研究——以江西省為中心的考察[J].萍鄉(xiāng)高等??茖W校學報,2011,28(5):19-21.
(作者單位:云南師范大學黨委組織部)
作者簡介:楊志榮,就職于云南師范大學黨委組織部,職稱:助理研究員,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