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景峰
?
關于技能大賽促進教學質量的思考
田景峰
摘要:本文論述了機器人競賽有利于培養(yǎng)師生的綜合能力,很好地促進學院專業(yè)建設和教學改革,避免陷入應賽教育模式,做到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技能大賽;教學質量
對于我國職業(yè)教育來說,技能大賽屬于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活動設計以及創(chuàng)新,并且也是對教學成果展現的一種重要形式。現今已經是教育部門對職業(yè)教學質量評定的重要方式。目前技能大賽對職業(yè)教育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同時也具有很重要的影響價值。全國職業(yè)院校機器人競賽是在聯合國教科文亞太地區(qū)信息技術教育組織的支持下,中國電子教育學會、中國機械工業(yè)教育協會聯合舉辦的一場賽事。我校從2007年開始,連續(xù)四年參加全國職業(yè)院校機器人競賽,通過競賽很好地鍛煉了教師和學生的能力,同時也積極促進了專業(yè)建設和教學改革。
學生在校學習不僅需要掌握專業(yè)知識,而且更需要提高學生自身綜合能力。通過機器人競賽這個平臺,給學生提供一個廣闊的施展空間,能充分鍛煉各項能力。“以賽促學”,促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相處,學會技能。
1.培養(yǎng)自學能力。在現今這個社會越來越注重個人的自學能力,在機器人設計與制作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意識到學習不能夠僅僅是在課堂上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學生自身必須不斷探索以及思考,從而來提升自身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對于機器人的制作也是一樣,必須要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要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設置出先關的問題,讓學生自行進行思考以及探索,從而來讓學生自行進行機器人的制作以及創(chuàng)造。即使是失敗但是也具有很重大的意義。只有通過這些困難和曲折,他們才能真正體驗在自主學習中帶來的快樂。
2.培養(yǎng)團隊精神。在機器人競賽的開展中,學生能夠了解到團隊的重要性,同時能夠在競賽中不斷提升自己,了解機器人競賽帶給學生的快樂。并且能夠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不斷完善自身的制作成果,提升自身的能力。一個團隊其成員之間必須要具有良性競爭氛圍,能夠相互學習相互幫助,最終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帶動學生不斷進步以及不斷發(fā)展。另外,對于團隊要進行一個科學合理的分組,并且各個小組之間可以進行相互交流以及競爭,從而來發(fā)現自身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提升能力。同時要有一個具有領導力的同學講大家組織起來,必須要具有果斷的判斷力,能夠帶領大家進步,并對自身的競爭對手進行分析,從而來充分的采取一些應對措施,學習他人優(yōu)點,改善自身團隊缺點,從而來不斷進步。
3.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要想做好對機器人的制作,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只有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那么機器人才能彰顯出自身的特點,才會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例如在某屆競賽中,我校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制作的越野機器人,車身、導向輪以及傳感器安裝板的結構都是在反復演練中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出來的,通過競賽也能證明機器人確實有競爭力。因此通過機器人競賽,確實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4.培養(yǎng)自信心。競賽用機器人如果都是學生親手制作的,那么學生將會對自身的機器人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這樣若是進行比賽,那么學生的信心也會隨之上升,最終取得良好的成績,從而來培養(yǎng)自身的信心與能力。很多機器人制作學生一些其他科目成績較差,沒有學習的信心,但是由于機器人活動的影響,其信心在提升的同時,對其他學科的興趣也會隨之上升,促進自身去主動學習,從而來帶動其他學科成績穩(wěn)定上升。
5.要求老師有充分的敬業(yè)精神和不斷提高本身專業(yè)知識的能力。指導教師專業(yè)能力的強弱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機器人的設計制作水平,所以為了取得競賽的好成績,必須得加強教師自身的業(yè)務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應讓學生“親其師則信其道”,每學習一個新內容,先由老師做實習示范,并講解結構和原理吸引學生的“眼球”,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然后讓學生自己實習,老師巡回指導,對每一個同學每一點技能的掌握都表示欣賞,對每一個同學取得的技能進步給予贊揚。再指出不足之處,學生就會在有趣的“玩”中快樂的學習。
1.實訓基地建設。實訓基地建設是專業(y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我校于2007年第一次參加全國機器人比賽,也就是在那時開始籌建機器人實訓室。機器人實訓室組建的主要內容是進一步完善已有參賽項目的場地和設施規(guī)劃,同時增加一些新的參賽項目所需的硬件設備和設施,包括參賽用機器人、比賽場地設計等內容。力爭實現包括短跑、相撲、足球、接力和越野等項目在內的綜合機器人實驗室。
2.教學改革?!耙再惔賹W”模式的教學改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就是教師要做好知識結構以及能力結構的改革,從而來進行教學。其次,就是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習慣提出一個更好地要求,從而來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最后就是要對象示的教學組織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以此來帶動學校的發(fā)展。
(1)對教師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我校教師根據職業(yè)技能要求和我校自身特點,編寫校本教材,實現教學目標;同時學校提供科研基金支持教師進行科研創(chuàng)新;定期安排教師進行專向技能培訓;鼓勵教師與企業(yè)技術人員一起進行科研開發(fā),研究教學內容。
(2)教師對學生的興趣以及方提出新的要求,那么學生能夠在競賽中脫穎而出,從而來培養(yǎng)自身的興趣,最終帶動學生對其他學科學習的興趣提升,主動進行學習與思考。
(3)對學校的教學組織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從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產生的積極效應可以看出,技能大賽對職業(yè)院校課程改革、人才培養(yǎng)、“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乃至引導全社會進一步重視和支持職業(yè)教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校參加機器人比賽的學生,都是利用平時課余時間進行機器人創(chuàng)新制作的,不占用學校的正常教學課時,不是為了大賽而賽。在機器人協會活動中擇優(yōu)選擇動手實踐能力強的學生參加機器人比賽。
參考文獻:
[1]彭年敏.對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熱的辯證思考[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0(4).
[2]陳兆芳.對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的理性思考[J].職教論壇,2011(7).
(作者單位:遼寧軌道交通職業(yè)學院)
作者簡介:田景峰(1977.11-),男,山西應縣,機電教研室主任,講師,碩士,機電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