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信良
若干年前的農村,家家戶戶都養(yǎng)雞,雞是農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雞與農民結成了一個生活共同體。在那個時代成長的人,記憶中都會有許多 “雞事”。歲月流逝,這些雞事,已經成了消失的背影,便因此有了追記的必要。
傍晚時分,村子里喚雞的聲音,東一聲,西一聲,遠一聲,近一聲,此起彼伏,連綿不斷。喚雞的基本音為 “雞喔——篤篤篤……”猜度那意思,大概是:雞呀,快來吃食吧。 “篤篤篤”是雞啄食時發(fā)出的聲音。這種基本音,由于呼喚者發(fā)聲器官物理性能的不同、心情好壞的不同,而呈現(xiàn)出高低長短粗細各不相同的特色。有些喚叫聲經過喚叫者有意無意的藝術處理,聽起來婉轉悠揚、圓潤甜美、聲情并茂,叫得比唱的還好聽,充滿著藝術的魅力。在這種魅力下,雞們邊“咯咯咯”地應答著,邊愉快地跑攏過來。這種好聽的聲音,簡直也能把人喚叫過去。當時的農村,一般人家之間沒有圍墻相隔,鄰居之間的雞常在一起尋覓、嬉戲,初聽到叫喚聲時,所有的雞以為有食物吃了,都會激動一陣子,但等弄清了只是叫喚它們中的一部分時,另一部分則變得踟躇起來,偶有膽大的會勇敢地上去偷吃食物,則會招致喂食者的吆喝和驅趕。那些被驅趕的雞并不走遠,它們站在一邊,眼睛盯著食物,等待和尋找著偷吃的空隙。于是,拿著一把掃帚,不讓別人家的雞來吃自家的食物,也就成了孩子們的日常家務。
為確保母雞把蛋下到自己家,許多農家主婦早晨將雞放出籠前,對那些當天可能下蛋的雞“摁蛋”, “摁”為 “用手按壓、用手探摸”之意。方法是:捉住雞,手摁雞屁股,或者把手指伸進雞屁眼里探摸,如果摁到硬物則此雞當日必生蛋,就對這雞采取特別的措施,如一直關著,直到下完蛋,或者隨時盯著。有時候,早上忘了摁蛋,雞已經放出籠了,咋辦?如果雞還在屋里頭,則趕緊關門;如果已經跑出屋子,就撒幾把米,把雞都召進屋子里,再關門。然后全家動員人人參與,目標是捉住那些疑似有蛋的雞。盡管雞在屋子里,但要捉住目標雞,也著實不容易:它們短時間里的飛跑速度比人快,且足跡能到夾縫里、旮旯間、灶臺上等人無法到達的地方;還有,你去捉目標雞的時候,別的雞以為也要去捉它們,于是每個雞都要跑、都要逃、都要飛,這無疑又增加了捉雞的難度。于是屋子里雞和人混作一團,直到雞們跑不動了,匍匐在某個角落,任你抓,任你捉,任你摁;那時候人也累了,喘著粗氣,對雞罵罵咧咧,簡直連摁蛋的氣力都沒了。如此這番折騰,那些即使當日要生蛋的雞,肚子里的蛋也會融化;即使下出來,也成了軟殼蛋。
有時候,由于雞多窩少,會發(fā)生搶窩下蛋的情況。當一只母雞遇到這種情況,一般都會繞著這個窩轉, “咯咯咯” “咯咯咯”, 急促和憤怒地叫上一陣子。如果兩只雞脾氣都平和,已經在窩里下蛋的雞會友好地挪一下身子,給后來的雞騰出點位置來,然后兩只雞擠在一起生蛋。如果先在的雞強橫后來的雞平和,后來的雞圍著窩發(fā)泄一會兒后,另覓他處下蛋。如果兩只雞性格都剛烈,則會互啄互斗起來,勝者占窩下蛋。這三種情況,第一種最為多見,第二種次之,第三種再次之。母雞下蛋時不聲不響,下完蛋卻要 “咯丹咯丹”地叫上好一陣子,這叫聲,你懂的,主人家也懂,他會撒上一把米,犒勞犒勞這生蛋的雞。沒下蛋的雞也想啄上幾粒,卻被主人看得死死的,很難接近有米的地方,只能繞著米粒轉圈子,眼巴巴地看著生蛋雞把米吃得一粒不剩。在雞這一類家禽中,智商也有高下,有些高智商的雞就會騙主人的米吃,它的做法是像下完蛋的樣子,也 “咯丹咯丹”地叫,主人聽見了,往往是不假思索地撒米獎賞。高智商雞陰謀得逞后,就喜歡故伎重演,可好景不長,三五次后即被主人發(fā)覺,便會遭一頓斥罵,跑得不快的話,還要挨上一腳。
農家養(yǎng)的雞群中,一般都有一只大公雞,它體型比母雞魁偉,羽毛比母雞漂亮,在雞群中有很高地位。農家養(yǎng)雞其意在蛋,公雞不下蛋,但主人很看重它,就是因為它能鎮(zhèn)住母雞們,不讓母雞往外跑,免得把蛋下到別人家的窩里。如果鄰近兩戶人家的公雞外形氣勢、啼鳴聲響不相上下,則母雞們都能安分守己地下蛋。如果公雞實力相差懸殊,則公雞實力差的一家的母雞就喜歡跑到公雞實力強的一家去,然后把蛋也下在那里。公雞處于弱勢的一家,不甘于此種地位,他們有的會從別人家借來或租來,甚至買來更漂亮的公雞,養(yǎng)在家里。也有的就會搞些小動作:趁鄰家主人不在的時候,對鄰家漂亮公雞一番窮追,讓公雞在雞群中很沒有面子;即使鄰家發(fā)現(xiàn)了,也隨便編個理由,如 “你家公雞偷食我家雞食”,將此事應付過去。但不猛打,畢竟是鄰居,以 “雞事”傷 “人事”,很不劃算。還有一種小動作是:有意無意地對著自家孩、鄰家孩或別家孩說,這公雞的羽毛,特別是雞屁股上的幾根,好漂亮,做毽子踢一定很好,唆使不懂事的孩子找機會拔漂亮公雞的毛;一旦公雞屁股上的毛被拔,就威勢頓失,就再也吸引不了鄰家雞往它家下蛋了。
村子里的雞們常到村邊的農田覓食,各種昆蟲、各種小草是它們的美味佳肴??甥溋?、稻粒將熟未熟時,其味鮮嫩無比,雞們一到農田便啄麥粒稻粒吃。為免遭農作物損失,農田主人會告知附近人家,別讓雞跑到他們的田里吃莊稼,同時,還會在田邊上扎起籬笆,阻斷雞們入侵農田的路徑。然而,雞有翅膀,稍微使點勁便可飛躍籬笆的封鎖,雞的主人總不能整天看管著自家的雞。于是雞們依舊進入農田啄食別人家的勝利果實。無奈,農田的主人便在告知別人、插上 “稻田有毒”的牌子后,在田里撒上 “藥水谷” (拌有農藥毒的谷子)。雞不識字,還是有不少雞進農田吃了 “藥水谷”。暮色四起,雞的主人們發(fā)現(xiàn)一些雞耷拉著翅膀,站立不穩(wěn),就知道雞吃“藥水谷”了。雞的主人們自知理虧,也不會太責怪下毒的人。吃了 “藥水谷”的雞,過夜便會死掉。所以得趕緊給它們手術療毒。這手術不用請獸醫(yī),一般家里的女主人都有這本事。她們捉來病雞,雙腳踩住翅膀,把雞放倒在地,然后拔掉雞脖子與雞身體連接處的雞毛 (那里有個雞胃),用剪刀剪開雞的皮肉,擠出雞胃里的“藥水谷”,然后用肥皂水清洗,再用線縫住雞身上的刀口,就算完成了手術。雞做這個手術不用麻醉,不用吃消炎片,三五天便會恢復原樣,從這一點上來說,雞體的自我恢復能力比我們人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