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丹陽
富平縣城市地下管網建設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
□ 徐丹陽
地下管網因其在地下,無法展示建設成果,歷來被各界政府所忽視,即使被重視,也因建設資金等原因無法高標準、高質量規(guī)劃、建設地下管網。富平地下管網規(guī)劃、建設、經營、管理也存在這種問題。
城市地下管網作為城市的“生命線”,擔負著信息傳遞、能源輸送、排澇減災、廢物排棄等功能。但全國好多城市的地下管網因設計不合理或年久失修,已失去或部分失去它的功能。就拿排水管網舉例,全國大部分城市一遇大到暴雨即發(fā)生內澇,造成人民財產的損失。像武漢、深圳、南昌等就是我國內澇災害頻發(fā)的典型城市。尤其是2015年5月份以來廣西賀州葛坡鎮(zhèn)、福建福州、湘南的永州江永縣、廣東東莞、江蘇南京等地先后受到暴雨侵襲,洪澇災害嚴重,部分民房被淹或損毀,農田也不同程度遭受損失。糾其原因,除了雨勢太急,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排水管網滯后,不能滿足排洪需求。而青島作為一個特例,經歷多次暴雨,但從未被淹過,這不僅得益于青島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還得益于青島超前的排水管網。
總之,城市地下管網建設超前還是滯后,對一個城市的影響何其之大,經歷過暴雨、臺風洗禮的城市對此應該有明確的認識。
陜西省富平縣地處關中北部臺塬地帶,北有溫泉河,南有石川河,遇暴風雨雖不至于造成內澇,但因地下管網建設落后和管網清淤不及時,車站大街東延和蓮湖路中段遇到暴雨即造成交通中斷,需要搶險突擊隊進行清淤疏導,確保群眾出行和財產安全。
富平縣城市地下管網建設相對滯后,上世紀90年代還只是車站大街和蓮湖大街加老城周邊發(fā)展較好,但僅是達到排澇減災的功效。整個城市地下管網僅僅只能說是雨污管網。所有的電力電訊管線不論強弱均布置地面之上。當時天然氣尚未貫通,城市居民所用不是煤炭即是罐裝煤氣。進入21世紀后,原有地下管網根本無法滿足需求,加上西氣東輸天然氣入富,天然氣管網僅是就地挖溝敷設,導致安全堪憂。現具體分析如下:
富平縣給水管網:全長約30公里,輸水主管道5.76公里,配水主管道15.56公里。管網管徑主管為∮100-600,支管僅∮20-30。車站大街為混凝土管,人民路為球煤鑄鐵管,三秦巷、秦西巷、秦東巷、財政局到煙草局段為灰口鑄鐵管。目前是東西兩個水廠并網供水,輸水管線采用平行管道,合適位置設有連通管??h城供水管網采用環(huán)裝管網布置形式。
規(guī)劃(《富平縣城市總體規(guī)劃》(2011-2030))設計采用生活—生產—消防統(tǒng)一的供水管網系統(tǒng),管網采用環(huán)—枝狀管網相結合的體系,沿主要道路,供水量大的區(qū)域、城市中心地帶管網采用環(huán)狀布設,支路、居住區(qū)、邊緣地帶、需水量小的地帶管網采用枝狀布設。供水管道的布設遵照國家2006年即廢止的《室外給水設計規(guī)范》(GBJ13-86),未采用最新規(guī)范《室外給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3-2006)(建設部第410號公告)。
排水管網:目前大約有70公里,管徑在∮500-1500不等,舊管多為鋼筋混凝土管(大多為開挖Ⅰ級,頂管Ⅱ級)和鑄鐵管,新修的多為球煤鑄鐵管。多采用雨污分流體制。我縣目前已建成日處理1.5噸的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日處理率達到60%。規(guī)劃排水管網以保護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為目標,完善區(qū)域內城鄉(xiāng)排水設施建設,保持區(qū)域內人和自然的和諧發(fā)展。規(guī)劃期內城鎮(zhèn)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鄉(xiāng)村污水處理率達到70%以上。
天然氣管道:目前有城市輸燃氣管道約200公里,其中中壓管道74公里,管材為焊接鋼管,主管道口徑為PE250,支管口徑為DN38-61,低壓管道121千米。管道口徑為DN25-108,管材為焊接鋼管與PE管相結合。過路管網進行套管敷設,其他為直接挖溝。規(guī)劃從莊里引入次高壓輸氣管和從閻良引入次高壓輸氣管復線。
電力電訊等設施則是沿路架設,未進入地下管網工程。截止目前,金龍大道提升改造工程中將移動、聯通、鐵通、電信等弱電管網用∮110波紋管集中布設地下,每100米設檢查井一座。蓮湖路弱電管網入地正在進行。規(guī)劃未提出管網敷設情況,僅提出合理配置及普及。
供熱管網:目前僅敷設430多米。規(guī)劃沿城市主要道路布置熱力管網。
一是管網規(guī)劃設計時限過短,近期10年遠期20年,實際情況卻是往往不到10年,即發(fā)展到了遠期20年的水平,規(guī)劃設計前瞻性和可持續(xù)性低。
二是原有部分管網因資金問題一直未加改造。富平縣根據政府財政預算情況先后提升改造的僅蓮湖大街、關圣路、望湖路和金龍大道。車站大街則由政府與大陸橋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土地置換的方式達到了改造升級,其他的支干道基本未有改動。新修道路地下管網雖然基本上能達到城市排澇減災功能,但總體設計缺乏前瞻性,基本都是十多年,加之富平縣近幾年城市框架不斷拉大,城市品位的不斷提升,現有設計可以說是非常短視的。
三是六類管線即供排水、燃氣、強弱電等均由不同企事業(yè)單位管理,各單位之間相互銜接性不夠,甚至各自為政,往往是市政剛把路修好,其他單位就把路挖開進行維修,造成馬路拉鏈現象嚴重。2014年金龍大道提升改造過程中就因銜接不夠而致使天然氣管道被挖斷,當時因是白天,發(fā)現及時,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四是各種管網設計均是各自為政,未進行共同溝設計,錯接、混接情況嚴重。截止目前,僅金龍大道在提升改造將電信、網絡等弱電管網納入了共同溝,蓮湖路正在弱電管網共同溝建設正在規(guī)劃中,其他道路均未涉及。
五是對地下管網的掌控依據還僅依靠圖紙,未建立地下管網動態(tài)模型,更不用提維護管理信息及數據的及時更新。而現存圖紙也只是標注了管徑、標高、長度、管材等屬性。
六是由于市政基礎設施資金不到位,導致管網規(guī)劃設計缺乏前瞻性,建設滯后,不符合城市高速發(fā)展現狀,各種地下管溝維護率極高,加之維護人員不足及技術水平有限,繼而造成地下管溝維修不及時及運營維護技術含量偏低。
一是管網規(guī)劃設計必須根據縣域發(fā)展前景超前至少五六十年甚至百年,建設中做到先地下,后地上,盡可能節(jié)約投資成本,爭取一次投資,永續(xù)利用,一次動土,不復開挖,從源頭上杜絕馬路拉鏈現象。
二是各職能部門應加強通力協(xié)作,統(tǒng)籌規(guī)劃,推進富平縣的城市地下管網建設達到四統(tǒng)一,即:“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設計、統(tǒng)一建設、統(tǒng)一經營、共同維護,集中管理。”尤其是后續(xù)維護管理這塊不容忽視。僅拿排水管網舉例:由于個別環(huán)衛(wèi)工人素質不高,動輒將所掃渣土及爛樹葉等掃入排水管網,造成管網淤塞。我縣目前雖有高壓清淤車一輛,但這根本無法解決城區(qū)如此大的管網淤塞,目前我縣清淤還是以雨季前人工清淤為主。
三是政府必須加大地下管網投入資金比例,以確保高質量的規(guī)劃、建設、經營、管理地下管網。
四是必須打破傳統(tǒng)思維,廣泛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和技術,高標準、分步驟、成體系地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將六大管線納入共同溝,為城市地下管網的高效利用和職能化管理打下基礎。
五是由政府設立地下管網建設專項基金。該基金由三部分組成:土地出讓金預留,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各類地下空間使用費。所有地下管網中,市政排水可說是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像這類管網建設,只能依靠政府財政撥款解決。
六是由各管網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加強資本運作能力。搞好管網建設。此類象給水、電力電訊、天然氣等類管網均有初裝費,可將所收費用用以管網建設,政府監(jiān)督部門應確保此項資金不被挪作他用。不足部分可由各管網部門采取信托貸款、企業(yè)債券等方式融資。
七是爭取財政和金融機構的特殊支持?!笆濉逼陂g,中央財政設立了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資金,我縣管網建設可積極爭取這類資金支持。
八是可借鑒其他省市的建設經驗,發(fā)行專項建設債券。具體操作中以國家為債券發(fā)行人,由政府以未來財政收入作擔保,負責還本付息。
九是運用BT 、BOT 、TOT、PPP等模式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進行地下管網建設和營運。截止目前,富平縣的城市集中供熱和城南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即采用的PPP模式,而且運作良好。
富平政府必須充分認識地下管網對城市的重要性,制定相關法規(guī),對地下管網的建設依法推行有償開發(fā),確保城市地下空間的有效利用。要指導管網部門在規(guī)劃階段即前瞻性的搞好設計,不能因建設費用過巨而使用已取締規(guī)范。用充分利用政府宣傳平臺大力提倡綜合管廊建設和利用政府信譽度高、償債能力強來多渠道籌措資金用于管網建設,從源頭上杜絕富平地下管網后期發(fā)展隱患。
(作者單位:陜西省富平縣住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