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斤 通信作者:白紅梅
(內蒙古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內蒙古 通遼 028000)
?
社柏圖中心小學“過程完整化教學模式”研究報告
奈曼斤 通信作者:白紅梅
(內蒙古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內蒙古 通遼 028000)
“過程完整化教學模式”是內蒙古師范大學教授二十年的研究成果。這是一個以課程標準為基礎,在新課程改革的自主學習,協(xié)助學習,探索理論的指導下,提出結構問題或交任務—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實施協(xié)作—解答疑難雜癥,這四個步驟進行的理論價值,實踐價值很高的教學模式。包頭九原蒙古族小學,赤峰林東蒙古族中學,鄂爾多斯蒙古族中學,赤峰蒙中等學校實施“過程完整化教學模式”之后獲得了豐碩的成績?!斑^程完整化教學模式”獲得了教育部三等獎,中國教育協(xié)會二等獎(2001),內蒙古自治區(qū)社科院二等獎,教育廳一等獎(2008),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府三等獎(2010)等等。
2012年我們在劉艷華教授的介紹下邀請內蒙古師范大學教授陶哈斯巴根給我們學校上了“過程完整化教學模式”課程和“小學1—2年級語文朗讀課程研究”。雖然處于學習,探索,開始的階段,但是近一年的時間里還是收獲很多。今天我以三個方面匯報研究情況。
我校建于1936年,至今擁有77年的歷史,位于科爾沁左翼后旗的規(guī)模最大的春蒙古語授課的小學。是個有36個班級,1766名學生,265名教職工的團結的大集體。多年來我們本著“以人為本,促進和諧,全面發(fā)展,建設民族特色的名?!睘槟繕?,深入教學研究,鼓勵專題研究。被選為“全國教育信息實驗學?!薄叭珔^(qū)教育研究基地”“全區(qū)效能課程實驗學?!薄叭斓掠逃龑嶒瀸W?!薄?/p>
2.1 學校促進民族教育研究。優(yōu)化蒙古語文教學,提高教學質
量是首要任務,所以建立了以校長為領導的小組和教學校長為帶頭人的研究小組。經過多次討論制定了“社柏圖中心小學過程完整化教學模式研究計劃”和“小學1—2年級語文教學研究計劃”。
2.2 堅持領導親自引導工作?!靶W1—2年級語文教學研究”
帶頭人是教務處副主任彤高娃,“過程完整化教學模式”帶頭人是阿拉木斯,包金良,包高娃,,泰愛軍等主任領導。
2.3 邀請專家,進行輔導。內蒙古師范大學教授陶哈斯巴根分
別在2012年11月,2013年5月,2013年11月進行了三次的關于“過程完整化教學模式”的專題講座,演講。為了鞏固工作基礎先后幫助42位教師備課,評價32次課堂教學。
2.4 受到了旗教育局和教務處的熱烈的支持。2013年5月,基礎教育處副處長苗七十八,副主任文巴特爾,寶海山,蔣玉榮,安薩日娜等領導光臨我校,指導工作并與陶哈斯巴根教授和參加科研的教師交流意見。
2.5 牢抓教育工作。組織教研組教師學習“課程標準”“ 過程完整化教學模式與實踐”“ 過程完整化教學模式論文集”“培養(yǎng)學生的朗誦能力”“內蒙古教育”等書本材料,并且2013年6月1日至7日派遣彤高娃,阿拉木斯等10名教師到包頭九院蒙古族小學學習。
2.6 經常舉辦“同一節(jié)課不一樣的教學方法”“共同備課”“報告會”“示范課”“研究課題報告會”“擇優(yōu)競賽”等活動,提高教學研究質量。
3.1 “過程完整化教學模式”的成果
①我校教務付副主任包金良參加2012年12月舉行的全區(qū)數(shù)學教學活動,受到參會專家和同行一致的好評。
②我校參加2013年6月舉行的全區(qū)第十屆研討會,“過程完整化教學模式研究計劃”和“小學1—2年級語文教學研究計劃”獲得區(qū)教務處副處長畢力格圖和斯日古楞,吉日嘎郎圖等領導和學者的好評。
③2013年,我校韓玉萍,海斯琴,許文翔,金百林等教師的“過程完整化教學模式”課堂獲得了區(qū),市級教師技能獎。
3.2 關于“小學1—2年級語文教學研究”的收獲
①狠抓讀寫練習。
②加強語言表達訓練,豐富學生的詞匯量,發(fā)展語感。
4.1 現(xiàn)在主力是研究組教師,對全體教師還未普及,這種情況某種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成績
4.2 建設主力教師和帶頭教師隊伍。有目標的培養(yǎng)主力教師和帶頭教師,發(fā)揮示范課等教研手段。
4.3 有些教師思想,技能還未發(fā)生變化。還未適應“過程完整化教學模式”,而占用全課堂。所以今后我們也采取,不定時聽課,定時討論,啟迪認識水平低的教師,采取多討論,點名批評等方式。
奈曼斤(1978.4-),男,蒙古族,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人,碩士研究生,內蒙古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13級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教育。留學日本八年,畢業(yè)于宮崎產業(yè)經營大學,法學部,曾任職日本大型物流公司兩年之久,現(xiàn)在是內蒙古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三年級學生。
白紅梅,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內蒙古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
內蒙古民族大學研究生科研立項“通遼市雙語教育模式演變及發(fā)展-基于歷史研究方法的研究”批號:NMDSS1469
G633.6
A
1672-5832(2015)12-00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