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遠平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湖南 婁底 417000)
?
基于社會歷史角度分析高校書法教育
柏遠平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湖南 婁底 417000)
近年來,隨著社會對復合型人才需求量的增大,以及國內素質教育全面提升的實施,書法教育的重要性在高校藝術教育中越來越突顯,其地位也越來越高。然而,我國高校書法教育當前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將通過社會歷史角度,結合這些現狀問題展開分析,以期探索有益于我國高校書法教育的途徑方法。
高校教育書法;社會歷史;現狀問題;發(fā)展方向
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發(fā)展過程中,誕生了無數極具民族自身特色的文化,而書法便是其中的精髓和代表,無論經歷多少年的演變始終光芒耀人。從歷史角度來說,書法應該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堅貞不屈精神及尊嚴的體現,帶給世人強烈藝術感,不同的字體更是審美價值差異的體現。高校書法教育,能夠讓學生領略和理解到中華文化與漢字的博大精深及豐富內涵,使其產生濃厚的民族自豪感,同時還能使其感受、感悟、鑒賞以及分析美的能力增強,促進其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作力有效提高。故而,書法教育中具有極強的社會歷史意義。
書法在我國古代地位極高,古代學生在私塾中不僅要學習詩文,更需要練習書法。而隨著時代的進步,鋼筆、圓珠筆等的流行,當代人幾乎不再使用毛筆寫字,造成毛筆書法在現代社會中逐漸邊緣化的發(fā)展現象。特別是,我國高校書法教育近況較為不盡如人意,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書法課往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甚至許多高校不將其設為必修課,再加上書法教師的缺乏,無法給予學生很好的指導,均會影響學生學習書法的熱情和興趣,進而淡化書法教育。此外,還有高校創(chuàng)辦的相關期刊中,書法類期刊鮮少可見。由于當代學生未深刻理解書法內涵,不懂得欣賞方法,長期以往便會遠離書法。其實,書法是中國獨有的一種藝術,但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忽視其教育,并沒在小學階段專門設立該課程,對大學更無明確要求。因此,導致當代學生雖精通電腦英語,卻對中華民族文化藝術一知半解,令人無奈的現狀。
2.1 書法專業(yè)設置與辦學風格的問題
針對我國高校書法教育專業(yè)發(fā)展態(tài)勢及整體布局,國家教育部門應及時考察其地域層次的分布合理性,避免隨波逐流所致的教學資源浪費現象。當然,這并非與各地高校堅持自身特色相矛盾。就當前的現狀來說,有部分高校書法專業(yè)發(fā)展相對較好,也都形成了自身辦學特色,但這主要由其相關專業(yè)的優(yōu)勢決定。比如,以傳統(tǒng)文化為基礎的文字學、文獻學等;或是極富藝術院校的辦學特色。不同風格的形成既有益揚長避短,也利于學習者根據自身價值取向選擇。
2.2 專精型人才與復合型人才的問題
當前高校書法教育面臨的關鍵問題在于,是理論研究的專家培養(yǎng),還是出類拔萃書法家的培養(yǎng),這個問題在研究生層次尤為凸顯,且很難實現統(tǒng)一。但無論是偏重于理論研究或藝術實踐其均為專精型人才,屬于社會需求中最少數的部分。因為,當前社會更需要“理+實”的復合型人才,以及能兼修更多專業(yè)的人才。而就全國范圍來分析,受素質教育的影響,許多高校紛紛開設各種形式的書法課程,并逐漸趨于規(guī)范化,故而,也就對更高層次的書法人才有所需求。再加上該層次的書法專業(yè)畢業(yè)生一般是從本科階段其他專業(yè)轉入的,所以符合復合型人才的要求,能夠被社會所接納。但針對本科的書法畢業(yè)生來說,就業(yè)方面難度相對較大,其原因便在于專業(yè)對口崗位較少。為此,書法專業(yè)的學生為了在社會中更好地生存,不得不從本科向研究生努力。這也表明我國社會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極高。首都師范大學曾通過聯合書法專業(yè)與中文專業(yè),培養(yǎng)出兩屆就業(yè)率高過單純書法專業(yè)的學生。[1]由此可見,必須全面考慮本科和研究生等層次的學生專業(yè)知識結構,以及多樣性的課程設置與專業(yè)方向,不過,就專業(yè)方向和課程設置還應隨社會需求進行調整。
2.3 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問題
當前由于匱乏書法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虛胖現象,高校書法教育所面臨的局面較為尷尬。而這個問題對學科系統(tǒng)構建以及書法人才質量都有著影響。雖然,學科系統(tǒng)相對客觀科學,然而也需要量才施教。目前,無論本科或研究生等層次書法教育,因缺少基礎教育的支撐,還存在學員基礎參差不齊的現象。但只要堅持不懈的壯大書法教育隊伍,便可形成完整書法人才層次結構。
3.1 大力宣傳推廣,形成社會共識
當代書法教育被忽視的現象要得到有效改善,必須加大書法重要性的宣傳,使社會各界均能對書法意義達成共識。為此,書法教育應起始于啟蒙教育,文字離不開書寫,而書寫離不開“美”與“丑”。[2]由于當代大學生并未從小學階段接受系統(tǒng)的書法教學,故可謂真正意義上的書法初學者,但只要運用恰當的學習方法,激發(fā)大學生書法學習熱情,提升其審美能力,自然而然便可使學生愛上書法。
3.2 做好專業(yè)布局設置
國家教育部門在針對高校書法教育設立相關專業(yè)過程中,應全面考慮開展書法教育的平衡性,以整體布局為切入點,分地域、分層次地合理設置,以防止各地高校隨波逐流,盲目設立相關專業(yè)而至教學資源被浪費。此外,對部分書法教育效果好的高校提出要求,使其形成獨具院校特色的教學風格,以便促成百花齊放的良好局勢。
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上興起的國學熱,使更多家長意識到書法教育對孩子起到的重要作用,也讓更多孩子也逐漸喜歡上書法,并開始練習和學習書法。書法既然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就應得到相應的發(fā)展與繼承,所以高校書法教育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而我國高校書法教育水平要得到提高,解決其教育現狀及問題,離不開國家教育部門的引導扶持,全社會應達成共識,加強中小學階段的基礎教育,才能讓民族書法藝術達到踵事增華之效。
[1] 白潔.對當代高校書法教育中存在問題的思考[J].藝術教育,2015,(7):98-98.
[2] 陳立壽.社會歷史的角度談高校書法教育問題[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2,(5):141-141.
J292
A
1672-5832(2015)12-00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