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蘭
群文工作的核心是服務群眾
——學習《習近平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高蘭
作為一名群眾文化工作者,常常有人問我:“群文工作是做什么的?”我的回答總是很模糊。說實在的,群眾文化工作涉及面寬,很難一句話說清楚。
最近,我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對群文工作開始有了完整的認識。習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文化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途徑,文化工作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通過學習,使我進一步領會到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到中華文化的繁榮與昌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首先我們要明確文化的含義。有人提出文化就是文化人。因此,文化除了知識的含義外,還具有教化的功能。通過字面的解釋,使我明白了群眾文化工作者的職責,它不僅是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同時也是知識的傳播者和教育者。
當然,我們這里只是說文化具有教育的功能,而不是到課堂授課的專職教師。群眾文化工作者通過組織與指導,發(fā)動群眾積極參與多種藝術形式的文化活動,將黨的方針政策和傳統(tǒng)美德,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傳播。因此,也可以說群眾文化工作者,不僅是黨的政策的宣傳員,也是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文化使者。
在明確了群眾文化工作者職責的同時,我們也就明確了作為一個群眾文化工作者肩負的使命,也明確了自己肩上擔子的重量。
早在70多年前,抗日戰(zhàn)爭還處在相持階段之時,那時離新中國的誕生還有一段很長的路程,毛澤東同志就在延安召開了文藝工作座談會。在會上,毛澤東同志高瞻遠矚地提出“文藝為什么人服務”的問題。今天,在黨的十八大確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目標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又在《講話》中重申了文藝創(chuàng)作的取向問題,為我們定位了文藝發(fā)展的坐標,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文藝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這個根本方向,提出了文藝創(chuàng)作要讓人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
文化作為十八大“五位一體”總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作用日益凸現,已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途徑。作為一個群眾文化工作者,我們如何擔負起這個重任呢?
我畢業(yè)于南京師范大學,在大學期間學的是音樂教育。當時大學畢業(yè)后都由國家統(tǒng)分,按理說,我應當分在學校當教師,但是,畢業(yè)后卻分配到鼓樓區(qū)文化館工作??赡苁且驗槿罕娢幕ぷ髡呒嬗薪逃毮艿脑虬伞9臉菂^(qū)位于南京市的中心城區(qū),也是江蘇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中心,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區(qū)內藏龍臥虎,群眾的文化素質也相應較高。在這里我如魚得水,將學校所學用于工作,這些年來也取得一些成績。如今我已擔任了區(qū)文化局文藝部主任。自從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我覺得自己工作的方向進一步明確,肩上的擔子感覺更加沉重,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經過反復學習與思考,產生了新的理解:
1.文化工作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目標“五位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建設的軟實力,是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手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支撐。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豐厚滋養(yǎng)。明白了這個道理,作為一個群文工作者,我們肩負如此重大的使命,在興奮之余,能不感到擔子的沉重嗎?
2.通過學習,明確了群眾文化工作的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文藝要反映人民的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有了這個方向,我們今后的工作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即:“寫人民、演人民、演給人民看”。
為了弄清文化的含義,我特地查了詞典?!掇o?!穼ξ幕沁@樣解釋的:“從廣義來說,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每一個社會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巨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的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從以上解釋可以這樣理解:1.文化是社會歷史實踐過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也就是知識的結晶。2.文化具有社會性。也就是說,每個社會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3.文化除了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同時又以“巨大的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的社會政治和經濟”。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文化是國家建設的軟實力,它的作用日益凸顯。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首先需要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
通過對習總書記《講話》的學習,作為一個群眾文化工作者,我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面對如此光榮的工作,如此沉重的使命,我們如何擔起這副重擔呢?除了方向明確外,還要具備哪些條件呢?我認為:
1.從事文化工作首先要有文化。文化就是知識,知識來源于社會實踐。為了提高文化素養(yǎng),首先要不斷地學習,除了學習已掌握的知識外,還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學習新的知識;除了向書本學,還要從社會實踐中學;除了學政治,還要學經濟。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成為一個合格的群眾文化工作者。
2.從事文化工作首先得懂文化,即使不自己動手創(chuàng)作,但不能不懂得藝術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很難想象一個不懂得文藝創(chuàng)作的人怎么去組織文藝創(chuàng)作呢?改革開放之初,《人民文學》雜志刊登過一個短篇小說《喬廠長上任記》,描寫了一個懂管理、有開發(fā)精神的廠長。小說發(fā)表后,據說有些老干部給編輯部寫信,問喬廠長是哪個廠的廠長,他們要把他調到自己主管的系統(tǒng)來當廠長。這些老干部管企業(yè)可能有些經驗,但是,對文藝創(chuàng)作卻是外行,他們不懂得“喬廠長”只是作家創(chuàng)作的一個典型人物,不懂得文藝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外行管內行”,歷史早已證明這是行不通的。
3.從事文化工作首先要抓文藝作品的創(chuàng)作。就像一個從事農業(yè)生產的人,首先要抓農作物的生產,而從事工業(yè)生產的人,首先要抓產品的生產一樣,作為一個群眾文化工作者,我們的產品就是文化。我們鼓樓區(qū)文化局的領導對文化產品的生產總是抓得很緊的,每年除了組織各種文藝創(chuàng)作外,如小戲劇、小舞劇、廣場舞、群眾歌唱活動以及書法、繪畫等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外,還狠抓規(guī)模宏大的文化工程不放,先后編寫出版了 《攀登·足跡——圖說鼓樓改革開放30年》和 《鼓樓文化叢書·第一輯》:《鼓樓風光》《鼓樓風情》《鼓樓風俗》《鼓樓風韻》四卷本(以上作品我將專文進行評論)。我這里為什么將它們稱為工程呢?因為,它們首先工作量大,知識面寬,文化層次高,是鼓樓區(qū)文化事業(yè)的標志性“工程”。在完成這項工程的過程中,凝結著鼓樓區(qū)文化局的每一個員工的智慧和汗水,讓我們每一個人感到自豪和驕傲。
4.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是做好群眾文化工作的前提。過去流傳這樣一句話:“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這句話誕生于“陽光燦爛”的年代,今天用起來雖然有它偏頗之處,但是也有它形象的地方。確實,一列火車開的快慢,主要靠的是車頭,而一個文化部門是否能擺正方向,在于它是否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是否生產出“寫人民、演人民、演給人民看的優(yōu)秀作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這個單位一定有一個過硬的領導班子,這個班子的領導成員必定德才兼?zhèn)洹⒛苷_地貫徹黨的方針政策、把握文藝的正確發(fā)展方向,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而且是文藝工作的“內行”。作為一個群眾文化工作者,鞏固和加強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也是黨對我們的要求。
今天,改革開發(fā)已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國家的經濟實力空前發(fā)展,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國際地位也在不斷地提升。國內,隨著改革開放地不斷深入,民主進程不斷加快,反腐治吏、倡導廉潔、政治清明,我們有幸躋身于這個偉大的時代潮流之中。作為一個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通過對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學習,我們更加明確前進的方向和自身的責任,進一步增強我們的使命感,不斷推出精品力作,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yè)。面對未來,我們將自豪地說,作為一個群文工作者,我們將自己燦爛年華,毫不保留地獻給了為人民服務的壯麗事業(y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