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萬章
近日,筆者赴浙江湖州參加“張珩與中國古代書畫鑒藏國際學術研討會”,與會代表每人獲得一套點校本《木雁齋書畫鑒賞筆記》。在這套由書畫鑒定家張珩(1915-1963)撰寫的書畫著錄與鑒藏筆記中,提及明清時期廣東籍畫家有顏宗、鐘學和居廉。明代顏宗的《湖山平遠圖》(廣東省博物館藏)是目前所見廣東籍畫家中最早的作品,從事廣東美術史研究的人幾乎人人皆知;居廉(1828-1904)是晚清時期嶺南花鳥畫壇的重鎮(zhèn),也為大家所熟知。唯獨鐘學及其傳世唯一作品《壽萱圖》(廣東省博物館藏),則很少有人知曉。
鐘學是明代天順、成化年間(1457-1487)的花烏畫家。他字雪舫,廣東順德人,以善畫春草著稱,天順間與林良名重于世。關于他的生平,史籍所載甚少,僅見于《廣東通志》、《順德縣志》、《廣州人物傳》等書,每書敘述簡短幾筆,幾乎無從查考其藝術生涯。
《廣東通志》說他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廣東“仕宦有聲者”、廣西太平府知府鐘順之長子。鐘順,字必華,由鄉(xiāng)舉知湖北沔陽州,善斷獄,體察民情,以至于鄰郡監(jiān)利縣的老百姓常常越境來他所管轄之地區(qū)訴訟。當地人民很愛戴他,專門為他立了生祠。其他方面的資料,就微乎其微了。
理學家陳獻章(1428-1500)曾有詩題鐘學的春草云:“蘭兮蘭兮翳灌莽,棘刺蒲芽遞消長。野竹抽梢一千丈,巨石盤云覆仙掌。鶴鵪三三兼兩兩,鼓翼飛鳴齊不上。仰視元空極高廣,稊稗瓦甓皆真賞。半酣一爬誰老癢,五羊城中鐘雪舫。”對其所作花鳥畫之意境作了生動描述,并對其繪畫藝術給予很高評價。
據說鐘學所畫的春草,與這一時期廣東馬遠所畫的山水,劉鑒、何浩所畫的松以及陳瑞所畫的驢并駕齊驅。在這些畫家中,除鐘學外,僅何浩有《萬壑秋濤圖》兩卷(分別藏遼寧省博物館和廣東省博物館)傳世。由于年代久遠,加上廣東氣候濕熱,書畫收藏不便,故明代早期的廣東畫家,極少有作品行世。在此情況下,鐘學有—件《壽萱圖》流傳下來,也算是不易了。
此圖是一件紙本水墨畫,作者并無款識,只在畫心右側鈐二朱文方?。骸把场焙汀扮妼W”。詩堂有天臺夏塤、新喻胡榮、江浦張碹題記。從胡榮題識可知該圖乃鐘學為王宗吉母周安人(康寧人)七十壽辰而作,故名“壽萱”。夏塤的題詩也印證了此點:“叢叢花萼百年開,知是慈闈手自栽。得并靈椿看蘭苣,更無憂向北堂來?!焙鷺s的題識更確切指出是圖作于明成化庚寅,即公元1470年。從風格上講,該圖水墨寫意,畫怪石粗略幾筆,而清新氣韻已躍然紙上;寫萱花玉柄裊風,雙勾花葉,且墨韻明凈。后來“吳門畫派”的畫家如陳道復(1483-1544)等人之畫風與之頗有幾分神似。正如張珩在《木雁齋書畫鑒賞筆記》中所說:“畫法近似石田,雖非高手,然可覘當時風格,固不特為吳中專美,而白陽、青藤之崛起,亦非偶然矣?!笨磥?,一種畫風的形成,在不同地域的畫家之中,總有一些暗合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