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年豐
摘 要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部分經營者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取利益,而采取一些不正當的有獎銷售手段。由于有獎銷售不僅成本很低,而且見效特別快,這對于經營者來說無疑不是一種誘惑,于是大量不正當的有獎銷售行為逐漸進入市場,經營者利用這種方式來吸引和欺騙消費者,這種不當抽獎式的有獎銷售行為,不僅違背了道德規(guī)范和誠實信用的原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給市場競爭的秩序造成了混亂和威脅,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因此我們應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制定相關的法律制度來約束和抵制這種行為的泛濫。
關鍵詞 有獎銷售 抽獎式 法律規(guī)范
中圖分類號:D923.6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10.068
Legal Analysis on Improper Sales Practices with Lottery Prizes
XIA Nianfeng
(Yiyang RIV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some of the operators in order to maximize access to benefits, and to take some prizes improper marketing tool. Since the prize is not only the cost of sales is low, but effective particularly fast, it certainly was not a temptation for operators, so a lot of improper sales practices prizes gradually enter the market, operators to use this way to attract and deceive consumers, such improper behavior with lottery sales, not only contrary to the principles of ethics and good faith, and to some extent to the market competition order caused confusion and threats violate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 Therefore, we should actively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develop the relevant legal system to restrain and resist the spread of such behavior.
Key words Premium Sales; Lottery formula; legal norms
1 對不當抽獎式有獎銷售的認識
1.1 不當抽獎式有獎銷售的概念
抽獎式的有獎銷售主要指的是用搖號、抽簽、競猜等偶然性的方式進行銷售,使購買者通過這種方式決定自己是否獲得獎金或獎品的一種銷售方式。它主要是利用消費者博弈的心理來進行商品的推銷,通過這種方式來刺激消費者來購買商品,它不僅可以使經營者的成本降低,進一步獲取利益,還可以給消費者帶來實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活躍了市場,促進了消費。但是在利益的驅使下,會出現一些不正當的抽獎式銷售方法,在違背道德規(guī)范和信用的前提下,打著有獎銷售的幌子對消費者進行欺騙,通過這種方式推銷一些違法的或者質量低劣的商品,這不僅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滋生了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而且極大地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1.2 不當抽獎式有獎銷售的特點
不當的抽獎式有獎銷售具有三個特點,主要表現為:首先是通過物品金錢的給付給消費者帶來利益實惠,從而增加自己獲得交易的機會。其次是為了爭取活得更多的交易機會,運用不正當的手段來進行銷售,并以此來排擠競爭對手作為銷售目的。最后是這種不當的抽獎銷售行為是以服務的經營者和商品作為實施主體的。
這種不正當的抽獎式銷售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使自己以更有利的方式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優(yōu)勢地位,在違背道德規(guī)范和誠實信用的原則下進行銷售,通過不正當的形式影響消費者購物的決策,刺激消費者進行不理性的消費,破壞了正常的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秩序。
2不當抽獎式有獎銷售行為的具體體現以及不利影響
第一,經營者通過巨額的利益來引誘消費者進行消費。部分經濟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yè)往往會采用這種銷售方式,企業(yè)經營者會利用消費者的心理,在出售自己的產品時附贈巨大的額外利益來吸引消費者,從而影響消費者的判斷能力,優(yōu)先選擇此類具有巨大的額外利益的商品,這種銷售手段有效的排擠了其他強勁的競爭對手,擴大了自己商品的市場占有率,而且給消費者在短期內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實惠,但是對于一些中小型的企業(yè)來說,這種競爭手段使他們在市場競爭中無法立足,而那些大型的企業(yè)在使用了這種銷售手段之后提高了自己的市場競爭力,控制了整個市場的發(fā)展趨勢,進而就會不斷地提高商品的價格,長此以往這對于消費者和整個市場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第二,經營者用欺騙性的行為來進行銷售。所謂欺騙性的銷售行為就是經營者會抓住消費者的心理,用虛假的不存在的利益來引誘消費者進行消費,當消費完之后卻沒有所承諾的相應的利益,消費者往往容易被利益的表象所迷惑,從而產生了極大的消費欲望,做出不理智的消費行為。如一些經營者會運用一些購買商品就可以免費抽獎的銷售行為,夸大了抽獎的幾率性,用不存在的利益使消費者產生消費,但最終并沒有任何獎項,這種欺騙消費者的行為極大地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第三,經營者通過不合理的方式處理質次價高的商品。這種銷售行為也是為了迷惑消費者,使消費者被其他額外的利益所吸引,經營者會把一些幾近滯銷的產品進行附贈式的銷售,使消費者在購買時注重利益而忽略了商品本身的質量和價格,這一方面導致了消費者利益的損害,另一方面也使那些真正質優(yōu)價優(yōu)的商品無法銷售出去,長期下去,這將會極大地影響經濟市場健康有序的發(fā)展。
這三種不正當的抽獎式有獎銷售行為,都嚴重破壞了市場競爭的秩序,影響了消費者合理正常購買商品的決策,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都屬于一種不正當的利誘性的銷售行為。
3 我國不當抽獎式有獎銷售法律規(guī)定的現狀以及不足
3.1 我國抽獎式有獎銷售相關的程序問題
關于抽獎式有獎銷售的程序方面,我國至今并沒有明確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這不僅容易造成對消費者利益的損害,還會使一部分不合法的經營者趁機鉆了法律的空子。對于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手段來說,消費者是處于弱勢的地位,他既沒有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對于抽獎式有獎銷售其中的環(huán)節(jié)和程序并不了解,在遇到虛假信息或者暗箱造作的時候,消費者是處于一種被蒙蔽的狀態(tài),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消費,從而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另一方面作為消費者的群體都比較零散,消費者對于進行完消費之后的程序不甚了解,關于中獎的情況也一無所知,即使是受到欺騙和隱瞞,消費者也無從舉證,難以判斷自己的利益是否真正受到損害。因此,我國應加快制定抽獎式銷售程序方面的規(guī)定和制度,使整個銷售過程更加透明化和細分化,在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同時進一步約束經營者的行為。
3.2 我國抽獎式有獎銷售的最高獎金額問題
我國現有的法律規(guī)定抽獎式有獎銷售最高的金額不得超過5000元,超過5000元的抽獎式有獎銷售行為就是不正當的競爭。這種法律規(guī)定在適當的時代背景下是可以行得通,但在如今的時代已經不合時宜,有極大的滯后性。我國是在1993年實行的《反不正當競爭法》,距離現在已經有二十多年,當時的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與現在相差太多,我國的經濟水平和發(fā)展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制度已經完全不適應與現代的國情,不能夠有效的解決現在面臨的一些新的問題,也無法完全保障現代社會公平的市場競爭,因此相對于之前所頒布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來說,存在著許多不足和漏洞。物價飛漲、通貨膨脹的當今社會,與過去的經濟水平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每個地區(qū)間的經濟也有著很大的差別,最高金額不得超過5000元的規(guī)定已經完全不能符合現實的實際情況,它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抽獎式銷售的方式產生了極大地影響,會減弱有獎銷售積極的效果,違背了我國法律法規(guī)對于對于有獎銷售鼓勵性的立法態(tài)度。
3.3 地方性法規(guī)存在著范圍的局限性
對于抽獎式有獎銷售的行為規(guī)范,有些地方的政府部門也做出了相關的規(guī)定和法律約束,對那些不正當的抽獎式有獎銷售行為也有明顯的法律規(guī)范,但這些法律規(guī)定只是限制在這個地方的范圍之內,對于那些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或者跨地區(qū)進行交易的行為沒有實效性,這極大地放縱了跨地區(qū)性的不當有獎銷售行為,而且對于本地區(qū)合法的經營者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來自外部的不正當競爭者的影響和威脅,導致了市場競爭秩序的混亂,破壞了平等合理的競爭機制。
3.4 難以通過相關法律規(guī)范達到理想的救濟效果
我國目前對損害賠償方面的法律規(guī)定沒有明顯的效力,《反不正當競爭法》里所規(guī)定的相關損害賠償的內容只是對于經營者來說的,當他們正常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通過此規(guī)定提出請求,但是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大多數的經營者為了避免自己卷入糾紛,在遇到此類的糾紛問題時都會選擇私下解決,而不是通過相關的法律手段進行解決,并且如今的經營者絕大多數都正在采取或者之前曾經才去過這些不正當的有獎銷售行為,這就導致了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根本沒有用武之地。此外對于消費者來說,盡管也有相關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但是在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遇到糾紛的時候,由于他們的盲目和不知情,他們沒有充足的理論或者證據來證明經營者的不法行為,此時他們是處于相對劣勢的地位,甚至有一部分執(zhí)法機關在遇到此類的案件或糾紛時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此,想要通過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來達到及時懲治不當的抽獎式有獎銷售行為的目的是非常艱難的。國家應重視這些問題的存在,不斷地完善和創(chuàng)新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加強監(jiān)督和控制,進一步增強救濟手段的實效性。
4有關完善不當抽獎式有獎銷售行為法律規(guī)制的思考
4.1 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
一方面要對抽獎式有獎銷售的最高額度進行合理的限制和調整。雖然在相關法律中最高額度不能超過5000元的規(guī)定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現狀和情況,但對于最高額度的合理調整和限制還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對于經營者來說,如果不對最高額度加以限制,經營者就會利用不正當的手段通過巨額利益來吸引消費者,進一步誤導消費者的行為,影響消費者的決策,他們通過這種方式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當獎勵的金額越來越高時,就扭曲了原本正常的市場競爭,使消費者越陷越深,進而形成了一種類似于賭博性質的消費行為。這種行為長期下去不僅會造成消費者巨額的經濟損失,還會使市場競爭秩序紊亂。因此,要加快完善相關的規(guī)定制度,對最高額度進行合理的限制,經營者應該以正當的方式,用產品的質量和價格以及優(yōu)質的服務來吸引消費者的購買,而不是通過這種不正當的抽獎式銷售行為來刺激消費者的消費。還需要制定相關的法律來明確的規(guī)定,在抽獎式有獎銷售中,經營者所設置的額外的獎項是不允許納入商品成本的范圍內,經營者的利潤是通過合理銷售商品所獲得的,而不是變相的競爭而獲得。這樣一來就避免了一部分經營者會把成本合計到額外的獎品中,從而大幅度提高商品本身的價格,然后利用抽獎式銷售的行為變相地把商品連同獎品銷售出去。其次,對于最高額度還要做出合理的調整,由于現在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消費水平、物價水平以及工資水平也在不斷地變化,最高額度5000元已經不再適應現代社會的形勢,也不能滿足市場競爭的需求。對于一些規(guī)模較大、經濟實力較強的大型企業(yè)來說,最高額度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商業(yè)實踐需要,而對于一些小型的公司來說,5000元或許已經超出了他們的經濟承受范圍之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巨大的差異,因此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中應進一步明確最高額度限定的范圍,對現行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調整和完善,要根據商品的價值、企業(yè)的規(guī)模以及所提供的服務的價值來衡量和調整最高額度,而且最高額度還不能達到影響消費者的行為和決策的程度。
另一方面要制定相關行之有效的抽獎式有獎銷售的程序性規(guī)定。我國目前的抽獎式有獎銷售行為存在著不規(guī)范、無限制的問題,任何一個經營者都可以采用這種銷售手段,不需要向任何部門申請或報備,這樣一來就使一些不法的經營者獲得了機會,使這種行為蔓延滋長。因此,國家應該設立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制定一套完善的抽獎式有獎銷售的程序性的規(guī)定。首先,要設立一套完整的申報機制。經營者在決定進行抽獎式銷售之前要向相關的單位和相關的部門進行申請和報備,要詳細具體地把銷售環(huán)節(jié)中設置獎品的數量、等級、金額、價格、概率、方法以及領獎的時間方式等等,進行一一的描述并作出相關的記錄,在相關的部門進行確認之后,保證此項抽獎式有獎銷售行為不會影響到正常的市場秩序,不會損害到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才能夠通過審批,然后經營者進行實施。其次,要建立相關的公正制度,保證其公平性和合理性。為了減少由于在抽獎式有獎銷售過程中引起的一些不必要的糾紛,相關部門應建立一套完善的公證制度,為其做出法律的保障,對抽獎式有獎銷售的行為實施公正,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避免不必要的糾紛,促進市場秩序的正常運行。
4.2 要加強相關部門的執(zhí)法監(jiān)督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是整個市場經濟監(jiān)管和檢查的綜合性執(zhí)法機關,對于經營者不正當的經營行為,相關的工商管理部門應該有權進行制止和監(jiān)督。因此,對于抽獎式的有獎銷售來說,工商行政部門也是主要的監(jiān)管和檢查機關,由于現在社會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導致了市場經濟的復雜性和多樣性,致使一些不法的競爭行為開始滋生蔓延,而作為抽獎式有獎銷售行為,這種銷售行為具有隱蔽性而且極其泛濫,這就導致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也不能對此行為進行及時的監(jiān)督和制止,通常都是在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極大的損害之后,消費者才會通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舉報,這樣一來就很難及時制止那些不正當的經營行為。因此我國應該專門建立一些相關的執(zhí)法機關,設立完善的監(jiān)管制度,在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中加強對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的監(jiān)管和懲罰,更加細化相關的規(guī)定,一旦出現擾亂市場秩序的不正當的有獎銷售行為就要及時進行嚴格的制止。
4.3 要完善相關的法律責任
現有的法律法規(guī)中規(guī)定的關于不正當抽獎式有獎銷售行為的民事責任主要是來保護其他競爭者的合法權益,而對于消費者利益的損害和市場經濟秩序的破壞卻沒有相關的規(guī)定。因此首先,我們應完善相關的民事責任,在抽獎式有獎銷售的過程中,由于獎品的質量或者其他問題給消費者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甚至造成人身傷害時,經營者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或者在經營者承諾的獎品范圍內卻沒有任何的兌現,致使消費者造成了額外的消費,而且遭受了欺騙,這種情況下經營者也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所以對于相關的民事責任要進一步地完善和明確,使消費者由于在此過程中造成經濟損失以及糾紛的時候能夠得到相應的解決,或者得到相應的賠償,從而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其次,是要進一步明確相關的刑事責任。對于那些不正當的抽獎式有獎銷售行為,必要時利用法律的手段追究其刑事責任,對于性質較輕的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實施一定的懲罰和制止,而對于行為極其惡劣的應加以制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5 結束語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經營者應該以一種合理的競爭方式提高產品在市場的占有率。而不是通過不正當抽獎式有獎銷售行為來刺激消費者的消費欲望,影響消費者的決策。國家應加強對此種銷售行為的監(jiān)管和制約,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規(guī)范市場競爭的秩序。
參考文獻
[1] 李昌麒.經濟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 黃綺.反不正當競爭法實例說[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 種明釗.競爭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4] 張靖.不正當有獎銷售法律問題探析[D].西安:西北大學,2011.
[5] 董智斌.論我國有獎銷售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D].重慶:重慶大學,2011.
[6] 肖靈敏.論對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2).
[7] 王宗玉.不正當低價銷售行為的若干問題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1).
[8] 胡燕.論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經營者概念的完善[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2).
[9] 燕永波.淺析真實性比較廣告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A].當代法學論壇(C),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