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來
Point
在對國民素質提出更多要求的當代社會,關于教育層面的體育教學也實現了巨大的進步。換句話說,如今的體育教學最注重的是素質。但是,在素質教育的大前提下,體育教學過程中仍隱藏著許多弊端,也就是所謂的誤區(qū)。本文主要針對誤區(qū)進行了論述,并基于素質教育視角下提出了一些改進高校體育教育的方法。
二十一世紀是全面發(fā)展的時代,人才對社會所起的重要作用,在當今的中國將會越來越突出。而開展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培養(yǎng)高素質高修養(yǎng)的新型人才來實現中國崛起的目的。因此,在體育教學的歷史進程中,只有順應當代社會教育發(fā)展的總體趨勢,牢牢把握住體育教學的核心思想,才可以符合時代的發(fā)展,推動社會的進步。
就當前的社會現狀而言,以培養(yǎng)人才為目標的高等院校中,受到多方面的影響,體育教學過程分布著諸多不足。
所謂體育,就是以人的身體活動為媒介,通過各種規(guī)律,實現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全面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完善的人才。所以體育教學,并不是簡簡單單的完成訓練,而是,在鍛煉的同時,實現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達到完善人才的最終目的。但是,現實意義上的體育教學并不如理論上的那么完美,反而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為學生制定統(tǒng)一的運動標準,忽視學生的自身實際;教學的過程只重視結果,降低過程的影響力等等。
實際上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種種誤區(qū)與中國的基本現狀有著重要關系。許多高等院校以幫助學生應對考試為主要目標,把學生的日常體育活動作為主要手段,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許多經歷高等教育的學生在校期間被動的參加體育活動,喪失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離開學校以后很少存在學生繼續(xù)保持體育運動的情況,這樣的行為違背了最初素質教育的初衷,并未起到促進學生體育素質的作用。
體育素質教育是新時代觀念進步下的產物。它區(qū)別于過去的那種注重整體的模式,把教育的焦點放在個體的身上,重視個體的發(fā)展與進步。如今社會公眾對于素質教育的認知度越來越高,這也要求從事體育教學的工作者應該提高專業(yè)水平,增強對素質教育的認知程度。武裝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要明白素質教育對于高等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意義,確定素質教育的正確地位,深入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思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對于學生而言,在學校學習的時間占據了成長的大部分,因此,教師就成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參與者和陪伴者。對于體育教師而言,督促學生定時參與體育活動,增強自身身體素質并不是教學的全部,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其他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打造全面的符合國家要求的高素質人才。所以,高等院校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也一定要符合要求,一定要有強硬的專業(yè)功底,并且深深理解教師的任務以及責任。只有教師切實認識到自身責任的嚴重性,同時愿意承擔教育學生的責任,體育素質教學才能更好更快的發(fā)展。
體育教學的改革不僅僅是思想層面上的改革,還應該在教學活動中付諸實踐,具體表現在對教學方式的設置以及教學的內容上。改善以往傳統(tǒng)老式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中添加新時代的素質教育內容,在增強專業(yè)基礎知識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另外,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對教學模式和內容進行更新和改革,以求順應時代的潮流,符合時代的變化。
所謂的素質教育,其最終的落腳點位于素質二字,就是指通過教育,促進人的綜合素質。身體素質只是體育素質教育的一個小小的方面,除此之外,心理素質、道德素質等等也屬于體育素質教育的內容。但是,立足中國的現實,中國從開展素質教育以來,并未真正的把目光放在素質二字上,只是一味的強調技能,這就是中國高等院校體育素質教育現存的弊端。所以,素質教學的主要任務應該是由表及里,層層遞進,在加強身體素質鍛煉的同時,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代替以往的呆板無味。
徹底推行體育素質教育是當代乃至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要想使體育教學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就必須秉承素質教育的理念,以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為目標,放眼長遠,把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避免傳統(tǒng)的重競技輕素質的誤區(qū),把體育素質教育的思想貫徹到底,真正意義上實現體育素質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