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感動海南”品牌的實踐與思考
□ 文/杜 穎
作為有著65年辦報歷史的省委機關黨報,《海南日報》如何在新媒體高歌猛進的大勢之下,打造出以多媒體形式呈現(xiàn)的“感動海南”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及其頒獎晚會,有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出知名度?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有哪些重點實踐與思考?
2015年1月15日,“感動海南十大年度人物”頒獎晚會在海南省歌舞劇院召開。數(shù)千觀眾從四面八方涌來,為能再次目睹曾于心中留有深刻印記的一位位英雄的名字。海南省省委書記親自到場激勵草根英雄。至此,經(jīng)過3年磨礪,由《海南日報》精心打造的“感動海南”品牌已經(jīng)成為海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新引領平臺,評選出的年度感動海南人物,如牛開成、周經(jīng)發(fā)、吳春忠等先進典型,近年來相繼獲得中央及有關部委授予的國家級稱號,感動海南人物逐步走出島嶼,走向全國。
三年磨礪,從無到有,從有到精?!案袆雍D先陙碓睫k越好,越辦越精?!边@是社會對評選活動及其頒獎晚會的基本評價。
2015年1月15日頒獎晚會,聽到講述三沙趙述島“最美夫妻哨”故事時,現(xiàn)場上千觀眾被吳忠燦曹烈珠夫婦質(zhì)樸的愛國情懷深深感染,不約而同高唱國歌,有的群眾邊唱邊流下熱淚。三年時間盡管步履匆匆,但人們對“感動海南”品牌越發(fā)肯定。
3年前,創(chuàng)辦評選平臺和辦晚會的最初想法并不是為謀劃某項品牌,而是想對曾經(jīng)報道過的好人好事做一次比較貼近市民的“歸納梳理”。2012年,由海南日報報業(yè)集團旗下《南國都市報》總編輯牽頭,從新聞中心挑選4位年輕人組建了工作室,初始運營階段,大家都沒有任何辦會經(jīng)驗。
在完成第一年評選活動及頒獎晚會后,集團策劃團隊反思了一個問題:海南雖然是小省,卻能涌現(xiàn)出如此多的凡人善舉,這些人物故事彰顯的精神,正是黨倡導的核心價值觀的要義所在,遺憾的是,卻猶如一顆顆散落的珍珠沒有辦法凝聚起來。如果能夠有個高規(guī)格平臺,以年度為線,將這些“珍珠”串聯(lián),集中給予褒獎,那么這些耳熟能詳?shù)牡赖驴1貙硗苿由鐣M步的正能量。
思路既定,《海南日報》策劃團隊的設想很快得到海南省委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從那時起,“感動海南”品牌開始受到省委層面的支持,步入了一個新時期。海南省委書記多次為見義勇為、敬業(yè)奉獻等凡人善舉批示點贊,發(fā)揮了積極的助推效用。
全媒體介入,多視角展示,品牌化思維,“感動海南”在這樣的主導思路之下迅速壯大,伴隨著對核心價值觀認識的不斷深化,這個“善講故事的平臺”站在了更加廣闊的空間舞臺之上,開始發(fā)出引人注目的精神光亮。
□ 海南日報報業(yè)集團2014年感動海南十大人物頒獎晚會現(xiàn)場。
每一年從年初開始就有意識地對先進典型人物加強報道,在海南日報報業(yè)集團派出記者采訪時,就有意識地為年終策劃做準備;評選活動往往提前數(shù)月開始啟動籌劃,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做到一絲不茍;整臺頒獎晚會的方案都會經(jīng)過反復琢磨,精心提煉其精神主題。
在精心助推“感動海南”品牌走向成功的道路之上,海南日報策劃團隊打破常規(guī),進行了各方面大膽探索嘗試。
視頻拍攝方面,作為紙質(zhì)媒體,原本
在該領域并不擅長,《海南日報》充分運用旗下南海網(wǎng)多媒體視頻資源,聯(lián)合《海南日報》《南國都市報》的文字、攝影記者,與網(wǎng)絡視頻攝像記者合作,將視頻拍攝作為采訪中的重要部分,這在日后評選和頒獎晚會視頻資料使用中發(fā)出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腳本設計方面,為能夠呈現(xiàn)足以打動人心和觀眾的頒獎詞、串詞,《海南日報》精心汲取了央視《感動中國》歷年來的頒獎詞寫作手法,顛覆以往,大膽創(chuàng)新,數(shù)百次反復修改,力求簡潔、朗朗上口;《海南日報》策劃團隊還邀請了央視著名主持人擔任“感動海南”歷年頒獎晚會主持人。近年來,撒貝寧、海霞等相繼應邀主持晚會。
2015年頒獎晚會中,主持人海霞在梳理感動人物時,對感動人物頒獎詞提出修改意見,在她的提示和建議下,《海南日報》策劃團隊在晚會開幕前對頒獎詞再次進行修改,分量更加顯重,質(zhì)量更為精良,與中央最新精神緊密契合,顯現(xiàn)出辦會方向把控上的出色能力。
策劃團隊對每個環(huán)節(jié)一絲不茍,精細到舞臺流程、受訪者對答,甚至主持人的手卡等各個方面。
臺上一分鐘,臺下數(shù)年功。為一年一度的評選及頒獎晚會,策劃團隊成員徹夜奮戰(zhàn)。每篇文稿都要校正上百遍;為能在舞臺上呈現(xiàn)出最好的視頻效果,從數(shù)千分鐘視頻資料中剪輯出10分鐘甚至5分鐘、3分鐘的精華片段,精益求精。
2014年12月,由《海南日報》策劃團隊主導策劃、以“傳遞力量 分享感動”為宗旨的感動海南人物進校園活動火熱開展,第三屆“感動海南十大人物”候選團隊——海南殘友青年創(chuàng)業(yè)團隊成員以及身處逆境尤自強的大學生們,與海南華僑中學的學生面對面進行了交流,他們講述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跡,激勵青年學子拼搏向上、不畏艱險的堅定信念。更多孩子從他們的身上感受到大愛、大義,從“感動海南”進校園活動中汲取了力量。
精神之美、人性之美,傳遞感動社會的道德力量,以最生動的實例來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年多來打基礎、修跑道,在對“感動海南”品牌影響力的不斷營銷和推廣中,越來越多人認識和了解了“感動海南”,在它的感召下,積極為社會貢獻力量、發(fā)揮光熱。
海口椰島之家養(yǎng)老院院長李萍曾獲得2012年首屆“感動海南”人物,獲獎后,社會各界向經(jīng)營困難的李萍伸出援手。2014年,海南遭遇到41年不遇的超強臺風“威馬遜”的重創(chuàng),在文昌災區(qū)媒體看到了李萍的身影。她自己出錢出力購買救災物資,一村一村地拉送到災區(qū)群眾家中,把受災群眾的難事當成了自己心頭最大的事。在她看來,是“感動海南”感動了好人,感動了好人身后千千萬萬老百姓。
海南學者評價“感動海南”品牌影響力的擴大,認為其所展現(xiàn)出的誠信、友愛、互助、進步的人間真情,為一座城市,為整個海南都增添了人文之美。
3年多來,“感動海南”品牌沒有被束之“高臺樓閣”,在海南日報集團的精心培育下得以延伸,拓展到市縣,滲透到鄉(xiāng)村,在海南省基層核心價值觀構筑與建設過程中發(fā)揮著引領作用。2014年,海南的一些地方市縣也開始以“感動海南”為范本,積極開展“尋找好人”“十佳人物”“道德模范”等系列評選活動。現(xiàn)在,海南醫(yī)療系統(tǒng)、農(nóng)墾系統(tǒng)、教育系統(tǒng)等也紛紛借鑒這一優(yōu)勢平臺,吸取其策劃經(jīng)驗,在宣傳平民英雄,褒獎凡人善舉,弘揚文明向善社會風尚的行動中,卓有成效地開展傳播活動。(作者單位:海南日報報業(yè)集團)